明朝实行海禁,但这也导致海上贸易更加发达。大量的钱财,因为海上走私被运了回来,而朝廷,半两银子都收不到。
这些大族,是海禁最坚定的支持者,他们不允许任何人出海贸易,不论是寻常百姓,还是大明朝廷,都不得下海。因为一旦朝廷开了海禁,他们将会损失大量的钱财。
在五年之前,白莲教的人进入闽南之地传教,为了争夺生存地盘,不可避免的和当地人发生了冲突。一边是地头蛇,一边是过江龙,双方一旦有了矛盾,自然打的不可开交。
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白莲教势大,不仅有自己的私兵,信众也极多。而闽南大族拥有钱财无数,双方闹起来,那真是没完了。为了各自的利益,双方便开始和谈。
闽南各族的派人加入白莲教,成为其中的高层。而闽南的大族则让出了自己的利益,给白莲教分了一杯羹。
实际上,双方看似都吃了亏,但却是一个共赢的局面。白莲教得到了立足之地,可以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而各大族则是借助白莲教的力量,大肆的扩张,获得了更大的利益。
双方虽然偶尔还有一些摩擦,但大体上来说,还是各自相安无事的,迅速增长的财富,暂时的遮掩住了内部的矛盾,达到了一种巧妙的平衡。
可是,前段时间的两封信,却打破了这种平衡。第一封信,是圣女召集各大坛主去往太原,说是有要事相商。白莲教原来的高层不敢耽误,听了命令,赶紧就赶过去了。但闽南一系的人却不愿意去,除了担心有危险之外,更多的还是对圣女的轻视。他们有着自己的家族撑腰,并不如何惧怕白莲教。而白莲教,也不会因为这点事情,就与他们大动干戈的。
所以,闽南一系派出的都是各自的副手,算是意思了一下。
而第二封信,更是离奇,圣女竟然让所有人贩卖掉教中的商铺,折换成金银,为了防止有人以低价买的商铺,假公肥私,她还必须要让人先把账本送过去,杜绝了作假的可能性。
此事一传来,在闽南一系之中,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白莲教变卖商铺,这事看似简单,很多人以为,各大族再将铺子买回来就好了,反正也不会赔本。但是,问题不能这么算的。闽南之地商贸发达,不少外地人也看中此地,却一直没有进来的机会。
若是白莲教卖了商铺,那些外地人拼了命的也要将其买下来,这样一来,闽南本地的财富,就得被外人给瓜分了,这让那些大族如何愿意?
尤其是江浙之地的那个大商人安国,生意遍布江浙,如今正打算进入闽南,白莲教这次大肆贩卖商铺,不正是给了他机会。安国的财富,闽地少有人能敌,一旦他进来,别人的生意肯定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第四百七十章 王家的心思
王家,乃是闽南大族,族中子弟,数以千计。当代的家主,在户部担任户部侍郎一职,族内不少主家旁系的人,也在各地为官,如今正是最鼎盛的时候。
在外人看来,王家乃是书香传世的大族,行事颇有善名,每逢灾年,都会赈济灾民,不少百姓和官员都交口称赞。
而在暗地里,王家却是掌控了海上贸易的一股很大势力,他们贩卖丝绸茶叶以及陶瓷,卖到南洋之地,满剌加国、三佛齐国,南掌国,都是他们倾销商品的地方。
白莲教来到了闽南之后,他们的势力再一次的扩张。白莲教是有自己私兵的,将士兵加入船队之后,不仅他们在海上通行更加安全,还让他们面对南洋土著的底气更硬。他们在好几个地方,甚至都发动了大屠杀,掠夺了大量的金银。
王家凭借着这个,赚的是盆满钵满,可是,前几日圣女的一封信,却给他们浇了一桶凉水。
“平儿,你五弟什么时候能回来?”在王家的庭院之中,坐着一个富态的老者,精神矍铄,满脸红光,说话之间,有一股子威严的气度。
此人看着像是一个富家翁似得,但实际上,却是王家权势最重的几个人之一。这人名叫王礼,是当代王家家主的堂弟,王家上下的生意,皆是由其负责。
他面前的这个人,名叫王平,是王家家主的三儿子。虽然行三,但却是大妇所生,乃是嫡子,在王家的地位极为尊崇。
这也是闽南的一个特色,中原大地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乱,胡人数次攻破中原,真正的汉人传承,反倒往南方偏移。所以,这就导致了一个后果,南方的这些家族极为重视宗法,对于长幼尊卑看的很重。
他们口中的五弟,就是说的王敖。王平是白莲教的坛主,而王敖是副坛主。王敖自从去了太原之后,就只传回来一封信,说是让王家变卖教中的商铺。
对于这一点,王平自是嗤之以鼻的。虽然信中字迹和王敖的很像,但书写的习惯很陌生,熟悉的人一眼就能瞧出问题来。所以,他们敢笃定,王敖肯定是出了意外,说不定是被软禁住了。
“二叔,五弟尚未回来,不过恐怕凶多吉少。”王平站在王礼面前,一脸忧色的说道。他虽然是嫡子,但不是嫡长子,家业不会被他继承,不然他也不会加入白莲教了。王家的家主之位,是不会给一个反贼来当的,必须要根正苗红。所以,他和王敖的关系走的很近,当听到王敖可能出事后,他也替其担忧。
“不论吉凶,他的事情我们是管不了了,如今白莲教在四处贩卖商铺,可不能真的让其得逞了。”王礼并不如何在意王敖,他也就是随口这么一提,一个庶子,死了也不会有多大的损失,他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