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印光法师楞严经讲解全集 > 第26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二十六(第2页)

第26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二十六(第2页)

我小时候不努力读书,到老了一无所知,偶而就你所问的问题,随自己的意思来说说,其中的对错是非,任他人指责评论吧。另外,我年纪将近七十岁了,精神衰颓,又加上事务繁多,简直是不能支持。祈望不要再以这种事来问我,再来问,就原信寄回,绝对不回复了,免得对于他人无益,对于自己有损,祈望慧察,是为庆幸。复庞契贞书

道济禅师,乃大神通圣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显不思议事。其饮酒食肉者,乃遮掩其圣人之德,欲令愚人见其颠狂不法,因之不甚相信。否则彼便不能在世间住矣。

道济禅师是一位有大神通的圣人,想使一切人生正信心,所以常常显示不可思议的事情。他饮酒吃肉,是为了掩盖他圣人的德行,目的是使愚痴的人看到他颠狂不规矩的样子,因此就不太相信他是圣人这回事,否则他便不能在世间住了。

凡佛菩萨现身,若示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绝不显神通。若显神通,便不能在世间住。唯现作颠狂者,显则无妨,非曰修行人皆宜饮酒食肉也。

凡是佛菩萨现身,如果示现的是凡夫,就会以道德教化人,绝对不会显现他的神通。如果显示神通,便不能在世间住了。只有表现出颠狂的圣人,显示神通也是可以的,并不是说修行人都可以饮酒吃肉。

世间善人,尚不饮酒食肉,况为佛弟子,要教化众生,而自己尚不依教奉行。则不但不能令人生信,反令人退失信心,故饮酒食肉不可学。

世俗的善心人士,尚且不饮酒吃肉,更何况作为佛弟子,要教化众生,如果自己都不能做到依教奉行,那么不但不能令人相信,反而会使人退失信心,所以饮酒吃肉不可学。

彼吃了死的,会吐出活的。你吃了死的,尚不能吐出原样的肉,何可学彼吃肉。彼喝了酒,能替佛装金。能将无数大木,从井里运来,汝喝了酒,把井水也运不出来,何可学他。

他(道济禅师)吃了死的,能吐出活的。你吃了死的,连原样的肉都不能吐出,怎么可以学他吃肉呢?他喝了酒,能替佛装金,能把无数的大木头从井里运来。你喝了酒,连井水都运不出来,怎么可以学他喝酒呢?

济公传有几种,唯醉菩提最好。近有流通者,云有八本,多后人敷衍之文。醉菩提之若文若义均好,所叙之事,乃当日实事。

《济公传》有好几种,只有《醉菩提》最好。最近流通的听说有八个版本。大多是后人敷衍出来的故事。《醉菩提》这本书文字和义理都好,里面所记叙的事,都是当时确实发生的。

世人不知所以然,不是妄学,便是妄毁,妄学则决定要堕地狱,妄毁则是以凡夫之知见,测度神通圣人,亦属罪过,比之学者,尚轻之多多矣。见其不可思议处,当生敬信。见其饮酒食肉处,绝不肯学,则得益不受损矣。祈洞察是幸。

世人不了解道济禅师这些事的所以然,不是妄加模仿,就是妄加毁谤。妄加模仿的人决定要下地狱。妄加毁谤的人,是用凡夫的知见,揣度神通圣人的意图,也有罪过。不过比起妄加模仿的人,罪过轻多了。我们见到他不可思议的事,应该心生敬重虔信。见到他饮酒吃肉的事,绝对不要学,这样就会只得到利益而不受损害了。祈望洞察为幸。复袁闻纯居士书

接大圆书,谓居士与夫人,并令郎,皆欲皈依于光。夫光一迂腐不堪之粥饭僧,大圆不详察而谬为皈依,何居士又踵袭其谬,而不以为浼(měi)乎。

接到唐大圆的信,说你和你的夫人以及儿子,都想要皈依我。我是一个迂腐不堪,只会吃饭的僧人,唐大圆不详细观察而错谬的皈依我,为何你又沿袭他的错谬,而不担心受到玷污呢?

虽然,泥塑木雕之佛,敬之亦可生福。汝既发心,且即将错就错,一旦翻然悟其非真,不妨再转而敬真佛,固未始不可也。

即使这样,不过,泥塑木雕的佛像,如果恭敬地对待,也同样可以让人得到福报。你既然已经发心,姑且就将错就错,先恭敬泥塑木雕的佛像吧。等清醒觉悟到那不是真佛的时候,不妨再转而恭敬真佛,也未必不可以。

今为汝取法名为智纯,令夫人为智本,以众生本具佛智,由烦恼夹杂,则如金在矿,不得真实受用,则此本具之智,变而为妄知。

现在为你取法名叫智纯,为你的夫人取法名叫智本。因为一切众生原本就具备佛智,只是这智慧和烦恼夹杂在一起。就如同金子在矿石中,就不能得到真实受用。同样,这个被烦恼所夹杂的本具之智,也就变为妄知了。

虽此妄知依本智而起,而本智之体用全失,若反而念佛以自摄其心,则其智渐归于纯而得其本矣,此与令夫妇命名之大意也,不知有合于汝心否。

虽然这个妄知是依于本智而生起的,而本智的体和用却都完全丧失了。如果反过来用念佛的方法,来收摄这颗心,那么这个智就渐渐归于纯净而回其本原了,这就是给你们夫妇所取法名的大意,不知道是否符合你们的想法。

又智本既能持月十斋,年三斋,何不长斋。食彼之肉,养我之身,人固习而安之,试一反思,则将战惧不安,况实杀之食之乎。

另外,智本既然能够每月持十斋日,每年持三斋月,为何不吃长斋呢,吃众生的肉,来养活我们的色身,人们因为习惯了就安然处之,如果试着反思一下,就会战兢惧怕,惊恐不安,更何况真要杀死而吃掉它们呢?

孟子谓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夫与子皆长斋,汝何忍不长斋。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第一。

孟子说:“一旦知道了自己的某种行为不合乎道义,就应该马上停止。”丈夫与儿子都吃长斋,你如何忍心不吃长斋呢?净业修持的正因,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第一条。

食肉之人,虽不自杀,亦难免杀业。以非杀无肉故,以钱雇人代杀故。扶球当名福球,以环球之祸,由于不知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事理,遂致任自己野蛮心,行弱肉强食,互相残害之惨事。

吃肉的人,虽然不是自己亲自杀,也难免有杀业。因为只要有肉就一定有杀害,只不过是用钱来雇人代杀而已。"扶球"应当改叫"福球",因为全球的灾祸,是由于不知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事理,于是导致随任自己的野蛮之心,做弱肉强食,互相残害的惨事。

汝既皈依佛法,当以此事此理,由自行而渐及于他,俾一切内而眷属,外而乡党邻里与一切相识之人,同知此理,同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吃素念佛,则杀业消而风俗淳厚,神人和而天下太平矣。

你既然已经皈依佛法,就应当自己先遵循和实践因果报应轮回的事理,进而用这些道理逐渐的教化他人,使得一切家里的眷属,外面的乡亲宗族,附近邻居乃至一切认识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都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吃素念佛。那么就会杀业消除而风俗淳厚,神人和谐而天下太平了。

诸恶莫作二句,乃三世诸佛之略戒经,切勿浅视,当从举心动念处审察。若能推致其极,尚可以上成佛道,况其余福慧果位乎哉。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二句,是三世诸佛戒经的要略,千万不要粗浅的看待,应当从举心动念之处来自我审察。这两句话如果推到极致,尚且可以上成佛道,何况其余的福慧果位呢?

佛于大乘经中屡言之,非出于阴骘文,乃文昌帝君引用佛经耳。其余修持净业之说,文钞中具说之,此不详书。

这两句话,佛在大乘经中多次说到,并不是出自于《阴骘文》,而是文昌帝君引用佛经里面的话。其余修持净业的言说,在《文钞》中已经具体的说过了,此处不再详说。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若不以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为依怙而常念之,则祸患之来,或所不测,及其卒遇,徒唤奈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