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沂水某秀才,课业山中。夜有二美人入,含笑不言,各以长袖拂榻,相将坐,衣软无声。少间,一美人起,以白绫巾展几上,上有草书三四行,亦未尝审其何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秀才扪金,则乌有矣。丽人在坐,投以芳泽,置不顾,而金是取,是乞儿相也,尚可耐哉!狐子可儿,雅态可想。
友人言此,并思不可耐事,附志之:对酸俗客。市井人作文语。富贵态状。秀才装名士。信口谎言不倦。揖坐苦让上下。歪诗文强人观听。财奴哭穷。醉人歪缠。作满洲调。体气若逼人语。市井恶谑。任憨儿登筵抓肴果。假人余威装模样。歪科甲谈诗文。语次频称贵戚。
白话文:
沂水县有个秀才,在山中温习功课。夜里,有两个美女进来,含笑不说话,各自用长袖拂了拂床,然后挨着坐下,衣服柔软没有声响。过了一会儿,一个美人起身,把一条白色绫巾展在桌上,上面有三四行草书,秀才也未曾仔细看写的是什么词。另一个美人拿出一锭白银,约有三四两的样子,秀才便把银子收进自己的袖中。美人拿过绫巾,拉着手笑着出去,说:“俗不可耐!”秀才一摸袖中的银子,已经不见了。美人在座,送来迷人的情意,他却不理会,只把银子拿走,这是乞丐的样子,还能让人忍受吗!狐女可爱,优雅的姿态可以想象。
朋友讲了这件事,并且想到一些不可耐的事,附带记在这里:面对酸俗的客人。市井之人写文章用文绉绉的话。摆出富贵的样子。秀才装作名士。随口说谎不知疲倦。作揖坐下时苦苦推让座位的上下。写歪诗硬让人看。财奴哭穷。醉汉胡缠。学满洲腔调。说话时口气像要逼迫人。市井中的恶俗玩笑。任由傻孩子上筵席抓菜肴果品。借别人的余威装模作样。没有功名的人谈论诗文。说话时屡次提到显贵的亲戚。
《聊斋志异》之卷七《阎罗薨》的原文与白话文:
原文:
巡抚某公父,先为南服总督,殂谢已久。公一夜梦父来,颜色惨栗,告曰:“我生平无多孽愆,只有镇师一旅,不应调而误调之,途逢海寇,全军尽覆。今讼于阎君,刑狱酷毒,实可畏凛。阎罗非他,明日有经历解粮至,魏姓者是也。当代哀之,勿忘!”醒而异之,意未深信。
既寐,又梦父让之曰:“父罹厄难,尚弗镂心,犹妖梦置之耶?”公大异之。
明日,留心审阅,果有魏经历,转运初至,即刻传入,使两人捺坐,而后起拜,如朝参礼。拜已,长跽涟洏而告以故。魏不自任,公伏地不起。魏乃云:“然,其当商之。”
阅数日,果别无闻。公复跪泣请之。魏筹思再三,始许之,遂为作牒,烧与城隍。数日,公梦父来云:“幸赖大恩人,得免地狱苦矣,但贫乏不能自存,尚须大恩人赒济,望勿忘。”公醒,大骇。
及暮,又梦父曰:“我来,我来!我冥中喜得佳儿,今又不全矣!”问:“何故?”曰:“明日有一幼子来,本应得八十二两之数,以我讼而损其半。”“何以损半?”“以汝为我哀请也。”公既醒,而思幼子之来,果有应者。后至,果验其数。公由此岁岁周济之,用此名大着。
白话文:
某巡抚的父亲,先前曾是南方的总督,去世已经很久了。一天夜里,巡抚梦见父亲前来,面容凄惨悲戚,告诉他说:“我生平没有太多的罪孽过错,只有一支镇边的军队,不应调动却误调了,途中遭遇海寇,全军覆灭。如今在阎王爷那里打官司,刑罚牢狱极其残酷,实在可怕。阎罗不是别人,明天有个经历解送粮草来,姓魏的就是。你应当替我向他求情,千万别忘了!”巡抚醒来后感到很奇怪,但心里并未深信。
睡着后,又梦见父亲责备他说:“父亲遭受苦难,你还不放在心上,难道把这当作荒诞的梦吗?”巡抚非常惊异。
第二天,留心查看,果然有个姓魏的经历,转运粮草刚到,立刻传他进来,让两人按住座位,然后起身下拜,如同上朝参拜的礼节。拜完,跪在地上泪汪汪地把缘故告诉了他。魏经历不相信自己能办这事,巡抚趴在地上不起来。魏经历这才说:“好吧,应当商量商量。”
过了几天,果然没有别的消息。巡抚又跪着哭着请求他。魏经历再三考虑,才答应了,于是写了文书,烧给城隍。几天后,巡抚梦见父亲来说:“幸亏有大恩人,得以免除地狱的苦难了,但贫穷不能自己维持生活,还需要大恩人救济,希望不要忘记。”巡抚醒来,非常害怕。
到了晚上,又梦见父亲说:“我来了,我来了!我在阴间高兴得到了好儿子,现在又不全了!”问:“为什么?”说:“明天有一个小儿子来,本来应该得到八十二两银子,因为我打官司而损失了一半。”“为什么损失一半?”“因为你为我哀求的缘故。”巡抚醒来后,想着小儿子到来的事,果然有应验的。后来小儿子到了,果然应验了所说的数量。巡抚从此年年周济他,因此名声大着。
三、用周易哲学从几个方面对上述诗词的深度解析:
阴阳平衡与科举仕途
在《周易》中,阴阳平衡是核心观念之一。在科举仕途的情境中,学子们追求功名的热情与努力可视为阳,而他们所面临的挫折、无奈和世态炎凉可视为阴。
如“科举场中岁月长,莘莘学子梦黄粱”,学子们积极进取的梦想是阳,但最终可能梦想破灭如黄粱一梦,这是阴。阴阳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学子们在阴阳的交替中经历起伏。
变化无常与仕途兴衰
周易强调万事万物的变化无常。“兴衰荣辱皆成史”体现了这种观点,科举仕途的兴衰并非固定不变,如同卦象的变化。
有时学子一举高中,仕途顺遂,是为“吉”;有时遭遇挫折,官场失意,是为“凶”。但吉凶并非绝对,而是在不断变化之中。
顺应时势与入仕选择
周易主张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在科举仕途的道路上,学子们需要审时度势。
“入仕方知官道险,为官始觉世情凉”,若能在入仕前洞察时势,明白官场的规则和变化,做出明智的选择,或许能更好地应对仕途的挑战,避免陷入困境。
中正之道与为官操守
周易倡导中正之道。在为官过程中,应秉持公正、正直的原则,不偏不倚。
“唯愿清风满庙堂”表达了对清正廉洁的期望,只有官员坚守中正之道,不被权力和利益所迷惑,才能使官场风气清正,社会和谐。
自强不息与科举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