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工程项目大部分是这样,买一送一,一个赚钱的,带上一个不怎么赚钱的。
想要赚钱,得带上另一个低利润项目——总不能什么好处都让你占了。
星辉因为慈善的专业度,竞标成功。
花锦听得好奇:“八卦你们打算怎么做?”
“有好几个方案,目前但最看好的是‘虚拟匿名社区’,和微信联动。以亲友网为社区支点。”
“匿名?”花锦意外。匿名很容易出问题的,给人一种说话不用负责任的错觉。
张琳:“本来就是做八卦的。”爆料越多,用户越开心。
“相当于把现在的偶像体系搬到一个软件上,但这个和现实不一样,这更容易被监督。”毕竟只是一个软件,方便可控。只要监管者到位,不会发展到像现在一样的情况。
花锦:“这可不好做。”
张琳摇摇头:“慢慢试水吧。反正,做了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花锦和张琳谈了不少时间,基本把星辉的计划弄懂了。
他们承包了政府改造偶像行业的其中一个项目,目标是驱邪扶正,让偶像真正回归偶像的位置,让八卦待在八卦的位置。
星辉找她,要她做的是前者。
让假偶像跌下神坛。
让偶像真正回归偶像的位置。
花锦说了兰医生的事情,张琳想了想:“正好可以。”
合作的第一个案例,用这个医生,还是很合适的,不说结合了民生实际。还是个很优秀的,对社会做出了极大贡献,且家人配合工作的医生。
很适合成为新生代“偶像”的第一例。
说难听点,这个医生已经过世,甚至都不会有什么“塌房”的风险。
花锦提醒:“你们先去做做背调。”
背调,背景调查。
一些大企业会对入职员工做背调,涉及到员工本人的学历信息,是否刑事犯罪,有没有不良信息,有什么对外投资等一系列个人问题。
张琳意外地看着花锦,听她说起兰医生的事情,多有感慨,还以为她心里是对这件事万分信任了。没想到,竟然让她去做背调。
张琳:“如果背调做出来有问题呢?”
花锦:“有问题当然就不能用了。换人。”
张琳:“知道了。”没想到,这人还挺谨慎的。
最后张琳拿出合作项目合同。
花锦接过了合同,看了看上面的《偶像产业重塑项目合作意向书》,笑了下。
还挺有意思,从艺人合同,到了项目合同。
花锦抬眼:“我现在还在经纪公司名下,不能随便签合同。”
“知道。这份是初稿,你回去看看,又要改的地方随时跟我说。另外,你那边的艺人合同我这边也会跟进,买到公司来。应该三天能办完。这笔费用从你的工资里扣。”
·
解约并不顺利,花锦觉得,说好的三天估计是不行了。
《老艺人》播出了。
这部综艺像原著写的一样,在网上引发了极大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