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初唐名将排名列表 > 第49部分(第1页)

第49部分(第1页)

当李恪问他能不能带着他们去章叔胤家里的时候,那个村民突然间叹了口气,然后说章叔胤如今已经不住在这里,至于去了哪里,又为什么离开。那名村民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支支吾吾的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干脆直接转身离开。

见此情况,李恪心中多多少少明白了些什么。见到在这里已经了解不到什么更多的信息,也就不在这里多做停留,而是驱车赶往另外的村子,那个村子与这里相隔不远,也有个情况与章叔胤情况类似的乡绅。

和在这里遇到的情况很类似,当李恪让村民带自己去那个乡绅家中之时,村民边找借口离开。当李恪想拉住他问个清楚的时候,对方却像个受惊的兔子似的,飞快的便跑得不见了踪影。

整整一天的时间,李恪在附近的七八个村子转了一遍,所遇到的情况都差不多。通过这次的探访,李恪整理出一条思路,那就是这些个所谓的乡绅,其实都是当地的一些个已经没落的贵族,由于各种的原因已经,不复当初鼎盛时期的风光。只不过由于这些人的家中都还有一些个田产,虽然已经没有往日的风光,却也还是衣食无忧。由于已经没有人在朝中做官,所以在遇到这种事的时候,就显得有心无力,无法讨回属于自己的田产。

那个叫做李振的家伙,正是因为这些人在朝中没有任何的势力,所以才敢如此肆无忌惮的用巧取豪夺的方式,霸占了这些人的地产。只不过他的手段巧妙,看起来他的手段都是合法的,再加上此事肯定有人在背后给他撑腰,所以才会把事情做得如此的天衣无缝。

辽王临时的府邸内,李恪一手端着酒杯,一手在桌上轻轻地叩击:这件事越来越有意思了,本王正愁此次赈灾之行太过平淡,就有人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和我唱对台戏,我又怎能错过这个机会呢!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十八章 张兴瑞的心思

第十八章 张兴瑞的心思

回到升州城内,表面之上李恪还是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暗地里却已经派出了自己的亲卫们,每两个人为一组分散到升州下面的各个村落,去给自己搜集相关的证据。即便是一时之间搜集不到什么证据,那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是一些与此事有关、类似或者听起来新鲜的事情、古怪的事情都可以回来汇报。

安排好这些事情以后,李恪又亲自找到升州的刺史张兴瑞,告诉他晋阳公主身体最近不太好,需要一些药材。晋阳公主为当朝天子最为喜爱的公主,这是所有官员都知道的事情,身体不好也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所以张兴瑞也没有多想什么,接到李恪的吩咐后立刻派人着手寻找所需要的药材。

张兴瑞在辽王李恪刚刚到达升州的时候,还是有些紧张的。尤其是当听说章叔胤曾经到辽王的住所外喊冤以后,更是心里忐忑不安,唯恐这位殿下会就此事找自己的麻烦。谁知这位殿下只是在事后不经意的和自己提了一下此事,还说让他多多注意自己治下百姓的事情。自己这次来虽说只是为了赈灾,但是作为亲王,如果发现民间真的有冤情,还是要处理的。在听到李恪的这番话以后,原本心里忐忑不安的张兴瑞,心情顿时便好了许多。如果这位辽王殿下如果真的想要严查的话,就不会告诉自己,有人来他这里告状。如今告诉了自己,那不是要打草惊蛇,提醒自己要主动的弥补上可能出现的漏洞吗!虽说眼前的这位辽王殿下,嘴里说的是有了冤情,他是会介入的。但是言外之意却是:看好你治下的百姓,不要什么事都来烦我。

心里有底,也就不用再整日里的提心吊胆,一面做着各种灾后的重建工作的表面文章,一面用心的替晋阳公主寻找所需的各种珍稀药材。他此刻的心思就是,辽王既然如此给自己的面子,那么自己也自然就要尽力做出令辽王满意的事情来回报他。

张兴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完全靠着个人的能力,从最底层一点点干起,最终在四十岁的时候成为了升州的刺史。最初,他的仕途生涯刚刚开始的时候,他曾经感叹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候。清明的朝廷使得他的才华有了用武之地,为此他把自己的大好年华全部奉献给了大唐,以报答大唐对于自己这个没有任何根基的平民子弟器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当他爬到如今的位置上以后,他知道自己的仕途将到此为止,不再有任何的提升的空间。

仕途上没有发展的空间,于是他便把精力逐渐的转移到别的方面。贪欲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一种本能,一旦有条件贪欲就会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不可抑制的生根发芽,而且一旦产生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受自己的控制。一开始的时候,他还只是小心翼翼的去做,尽量的控制着自己内心的**,不是的提醒着自己:只要稍稍比之前的生活更好一些就可以了,不要太过于贪婪。自古以来不知道有多少达官贵人,最终都是倒在越来越大的贪欲上面的。自己没有强有力的靠山,没有嚣张的资本,所以也就没有提供给自己更大贪欲的资本。

但是,这些都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有些事情一旦开始就注定没有回头的余地。当他第一次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而向别人伸出手的时候,就意味着他今后再也没有拒绝对方的理由。只要他不能满足对方的要求,那么他的最终下场就是一无所有。为此他也曾经反思过,甚至也曾经想过主动地向朝廷承认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但是当想到眼前的荣华富贵,也将随之烟消云散之后,他最终失去了坦白的勇气。从此他只能在这条没有回头的道路上,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贪官就真的是那么好当的吗?尤其是在一个总体来说非常清明的朝廷里,要想成为一名贪官,就要做出比清官还要多出几倍的工作,以用来掩饰自己贪墨的事实。因为不这么做的话,自己很可能会因为一些细微的漏洞,导致眼前的一切都会远离自己而去。因此,他曾经不止一次的感叹:早知道当一个贪官,比当一名清官还要累、还要辛苦,自己当初绝不会做出这个愚蠢的决定。

今年夏天的洪水,淹没了周围两个县的五个乡的土地。就在他准备向朝廷奏明当地所受灾情的的时候,一直以来都在和自己有利益关系的李振,却让自己不要向朝廷上报实情,而是轻描淡写的说因为接连暴雨的原因,造成当地的粮食大幅的减产。对此,他非常的难以理解。这样一来,自己岂不是得不到任何的好处,反而要为此自掏腰包来弥补由此而产生的大量亏空。

就在他质疑李振的这个决定的时候,李振告诉他该如何的从中赚到巨额的利润:如果他上报受灾严重,朝廷肯定会派来官员赈灾。这样一来,在计算受灾情况的时候,朝廷派来的官员就一定会认真的核对受灾情况,以及发放的赈灾物资。到那时他就没有什么机会,能够从这一场洪灾之中占到便宜。相反的,如果隐瞒了实际灾情,只是上报当地受暴雨侵袭,造成大幅减产。朝廷即使派出官员来视察,也不会过于认真的过问受灾情况。届时虽说要从升州的粮仓内提取大量的粮食应付灾情,却可以利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弥补上所有的亏空。表面上看,这还是一件亏本的买卖,但是真正的利润并不是出在这里。真正的利润将产生在洪灾过后的土地上。

因为没有在朝廷呈报洪水发生,那么洪水过后由于洪水所造成的大量的无主之地,便不会被记录在案。届时只要使用一个小小的手段,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把这些个无主之地变成自己名下的田产。比起损失的那点粮仓中的朝廷粮食,这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面对如此诱人的财富,张兴瑞连最起码的抵抗能力都为之丧失。马上便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李振的提议。并且在侵吞的过程中,添加了许多没有任何深厚背景,又在水灾之中丢失了田产契约的乡绅富户的上等田产。这些个富户的田产都是相对于肥沃的土地,比起那些个平民的贫瘠的田产,不知道要强出多少倍。

经过他和李振的合谋,一张张经过做旧的田契出现在了李振的手中。有了这些田契的存在,那些个没有任何根底的乡绅富户们,就是把官司打到京城去,张兴瑞也不怕。为了以防万一,张兴瑞在灾后的救治方面,以及粮食补助的方面没有做任何的手脚。完全按照朝廷的章程办事,为官多年的他深知一点,那就是只要大多数人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即便是有那么一小部分人跳出来闹事,最后就算是惊动了朝廷派人来查,而且也发现了自己隐瞒升州发生洪水的这一事实,自己也完全可以借口在自己能够解决的情况下,不愿意再给朝廷增添负担这个理由,把这件事应付过去。这样一来,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不了了之,闹不好自己还会受到朝廷的表扬也未可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