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你们说话,心里好像没憋着什么好想法。
不会真要发生暴乱?
关宁继续听着几个人的对话。
“唐国公大军出征,全城的百姓,怕是都会去看热闹、送行。”
“我等读书人,自然是不能错过的。”
“本来想借着大隋的科举制,考取功名,扬名立万!”
“可现在,群雄并起,诸侯割据,朝廷已经没心思也没精力去举办科举。”
“我等只能自己寻求机会!”
听到这,关宁隐隐有些同情读书人。
苦学多年,却出头无门。
只能四处寻找名扬天下的机会。
读书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利益。
出名也好,出名是变现的资本。
有了名声,就能换取更大的利益!
他们想在唐国公出城之时,弄出点特别的东西,让晋阳乃至天下的百姓记住?
“唐国公出兵,代表天意,顺应民心!”
“我等必要以文墨送行唐国公。”
“到时候晋阳城所有的读书人,都会写诗送别。”
“这场出征,其实也是一场论诗会,更是我们出人头地唯一的机会。”
果然!
关宁没猜错。
晋阳的读书人。
想要借助唐国公轰轰烈烈的起兵扶摇直上,攀登云霄。
可这个时间点,明显不妥。
这群人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
“大军既然出征,就会分秒必争,战场上,往往一秒就能决定胜负。”
“我们吟诗送行,寥寥几首还可以。”
“这么多读书人,上百首诗,不知道要耽搁多少时间。”
“是啊,唐国公会不会发怒?”
众人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