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之兵临天下主角有几个武将 > 第638部分(第2页)

第638部分(第2页)

“我不要你的猜测,是谁在给他们通风报信?”孙权有些恼火道。

罗岩无奈解释道:“这几天他们府中没有家人进出,但来了不少官员上门慰问,足有十几人,包括张军师,卑职确实不知是谁给他们通风报信。”

孙权负手走了几步,忽然恶狠狠道:“既然如此,就当诸葛瑾已背叛,立刻将他妻儿下狱审讯!”

“卑职遵令!”罗岩明知不妥,但也只得答应了。

孙权又问道:“现在官员们有什么动作?”

这也是孙权所关心之事,秣陵县城内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这个时候,官们都在各自打算了,孙权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准备背叛自己。

“回禀吴侯,这段时间官员们都非常沉默,没有人公开表达自己的态,但入夜后,官员们私下往来密切,往来很多,卑职无法一一统计。”

“有没有谁暗中召集官员密谈?”

“昨天晚上,有十几个官员去了张军师府中,都是从前和他一个派系的官员,他们在一起聚会了大约两个时辰才散去。”

和张昭一个派系,那就是北方派了,也是江东最大的实力派,包括张昭、诸葛瑾、薛综、程秉、严畯等高官,还有数十名普通官员,在目前这个情况下,这些派系聚会也是情理之中,但孙权却很想知道,是张昭主动召集他们,还是他们自发去找张昭?

想到这,孙权吩咐道:“你去调查清楚,北方派的聚会是谁发起?这很重要,一定要搞清楚。”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禀报:“吴侯,吕都督有急事求见!”

孙权让罗岩退下,这才让吕蒙前来进见,片刻,吕蒙匆匆走进了书房,向孙权施一礼,有些紧张道:“吴侯,卑职得到消息,可能吴县已经失守!”

孙权一愣,“这。。。这是哪里得消息?”

“消息从军中传来,卑职仔细盘查过,是吴郡那边有败兵逃回,带回来一些不利的消息。”

“什么。。。。消息?”

“说是黄将军偷袭汉军大营中计,被汉军伏击,大败而逃,朱恒投降汉军,献了吴县城,现在黄将军情况不明。”

孙权呆住了,慢慢颓然坐下,如果消息是真,那么吴县真的完了,每天送来的鸽信也是假消息,他就是感到奇怪,汉军为何不攻城,反而疏通运河做什么?

半晌,孙权低低叹息一声,“吕都督,如果消息是真,我们该怎么办?”

吕蒙咬牙道:“卑职听说汉军粮草屯积在毗陵县,如果我们能偷袭毗陵成功,烧毁汉军粮草,或许我们还有一线希望。”

孙权沉思片刻道:“偷袭毗陵,需要多少军队?”

“军队不在多,而在于精,千人足矣,卑职推荐丁奉为主将,率军偷袭毗陵。”

此时孙权已经没有办法了,只要有人说,还有一线希望,他都会毫不犹豫抓住,只是让他出兵,这有点让他为难,但只沉吟片刻,孙权便做出了决定,“也罢!就依吕都督之言,当丁将军率军偷袭毗陵县。”

。。。。。。。。。

江东官们各有打算,江东武将们也逐渐分化,以吕蒙为的少壮派依旧殚尽竭虑,尽一切力量击败汉军,挽救江东。

而以陈武、蒋钦为的老将则比较悲观,认为江东大势已去,虽然他们没有说出投降汉军之类的话,但也态消,不肯卖力防御。

到了江东最危急的时刻,孙权也终于认识到,他只能依靠吕蒙等少壮派,和汉军进行最后一搏。

夜晚,一支军队离开了建业,正迅速向东进发,这支千人的军队正是由丁奉率领,前去偷袭毗陵县汉军粮草重地的江东军。

事实上,吕蒙得到的消息也只是十天前的事实,十天前,汉军为了攻打吴郡,而将二十万石粮囤积在毗陵县,以毗陵县为粮草后勤重地,但现在吴郡已经被汉军主力攻下,那么毗陵县还是不是粮草后勤重地?吕蒙自己也拿不定主意。

为此,他做出两个方案,如果毗陵县还是汉军的粮草后勤重地,那么丁奉必须千方计烧毁汉军的粮草,迫使汉军因缺粮而退兵,相反,如果毗陵县已经不再是汉军的粮草后勤重地,那就由丁奉自己去寻找汉军粮草所在,想办法烧毁它。

总之,丁奉和他率领的千军就成了吕蒙安排在外面的一支奇兵,一旦汉军主力包围建业,这支奇兵将在外围作战,伺机进攻汉军的死穴。

也正是这个战术意图,丁奉率领的这千军队十分精锐,都是五六年的老兵,大多参加过合肥之战,训练充足,装备精良,除了全套的刀矛盔甲外,每个士兵还背着斗米和一只火油皮袋。

丁奉走得并不急迫,在走出五十里后,天渐渐亮了,丁奉见前方有一片树林,便下令全军进入树林休息。

士兵们走了一夜,也着实有些疲惫不堪,他们纷纷冲进树林,寻找一处干燥之地休息,丁奉也找到一块大石坐下,一边喝水,一边思着吕蒙给他的命令。

丁奉本人也认为汉军的粮草后勤重地不应该再停留于毗陵县,既然汉军拿下了吴郡,那么下一步必然是杀一记回马枪,调头进攻建业,在这种情况下,汉军的粮草后勤重地会放在哪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