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街送国士无双,稻穗佑山河无恙。】
【皆知谁真把人民放心上。】
这一次,古人都未在视频播放中途发表看法,而是全神贯注地聆听这首为袁隆平而作的歌。
倘若说先前介绍袁隆平的视频让他们对这位再世神农的认知达到了八成,那么此刻这首歌词让他们对袁隆平的认知已近乎九成九。最后的那一点差距,只因他们与袁隆平并非同一时代之人,无法真正完全了解他的一切。
“享珍馐配酒搭茶,叹佳肴千种做法。并非帝王家,亦有煎炒或烹炸。未想饥荒之可怕。翻开古书史话,查阅科普资料。字句间血泪交织,长辈所言并非浮夸。能饱食,便已是奢华。”仅听这开头几句歌词,他们便能猜到,自袁隆平研究出高产的杂交水稻后,中国便不再缺粮,后人也难以体会父辈所经历的苦难与艰辛。甚至,饥荒仅存于史书与长辈的描述之中。
至于后面的歌词,无疑是对袁隆平老先生的赞扬与缅怀。那句“长街送国士”,清晰地表明了袁公在后世子孙心中的崇高地位,他简直就是在世神农。
李世民静静地凝视着天幕,眼中泪光闪动。他心中感慨万千,思绪如潮水般翻涌。
他想到自己的大唐现在还处于百废待兴的时期,周边虎狼环伺,一个不好就可能成为秦朝跟隋朝那样的短命王朝。
所以他必须事事小心,如履薄冰的发出每一条关乎民生的国策。
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肩上扛着天下苍生,所以不能做错任何一件事,尤其是粮食的问题。
要知道国家稳定的基石。
一旦粮食出了问题,这个国家也就会变得大乱。
也是知晓粮食的重要性,所以袁隆平的事迹才让他既羡慕又惋惜,羡慕后世有如此大贤能解百姓饥饿之苦,惋惜自己的时代未能有这样的人物。
他仿佛看到了如果袁隆平在大唐,那广袤的田野上将会是怎样的丰收景象,百姓们将会过上怎样富足的生活。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幻想,他心中涌起一股无奈之感。他担心着大唐的未来,若再有天灾人祸,粮食是否还能充足供应?他深知自己必须更加努力地治理国家,发展农业,才能让百姓免受饥饿之苦。
朱由检紧握着拳头,身体微微颤抖。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绝望与不甘,又夹杂着对袁隆平的渴望。
他深知大明已在风雨飘摇之中,内忧外患不断,百姓生活困苦,饥荒肆虐。他无数次在深夜中辗转反侧,思考着如何拯救这个国家。袁隆平的出现,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然而这曙光却照不进他的时代。他感到无比的痛苦和自责,作为皇帝,他却无法让百姓吃饱穿暖。他害怕成为亡国之君,害怕辜负祖宗的基业,更害怕华夏文明在他手中衰落。他想象着如果袁隆平在大明,那土地将会是怎样的肥沃,粮食将会是怎样的充裕,百姓将会是怎样的安居乐业。
可是,现实却如此残酷,他只能在这无尽的痛苦中挣扎,默默地祈祷着上天能给大明一丝转机。
刘邦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而悠远。他回想起大汉初建时的艰难,战争的创伤让这片土地满目疮痍,百姓们食不果腹。他深知粮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每一次看到百姓挨饿的场景,他的心都如同被刀割一般。
袁隆平的事迹让他羡慕不已,他想象着如果袁隆平在他的时代,那大汉将会迅速恢复生机,国力将会日益强盛。他不必再为粮食问题担忧,可以放心地发展军事,抵御外敌。
不对。
不是只抵御外敌,而是他刘邦要再次率军北上草原找冒顿打打猎。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刘邦深知自己现在的情况,没有高产粮食的大汉,根本就只能依靠现有的条件努力发展农业。
这种局面没有几代人的积累,大汉是没法跟匈奴决战的。
所以他刘邦也只能想想这些事,剩下的就留给子孙来做,作为他们的祖先,刘邦还是很愿意相信后世子孙的智慧。
晚年的汉武帝刘彻站在宫殿的高处,俯瞰着他的帝国。心中充满了骄傲与自豪,同时也有着深深的忧虑。
卫青、霍去病的离世让他感到无比的悲痛,而国家的粮食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他。
他深知战争需要大量的粮食支持,百姓的生活也离不开粮食。袁隆平的出现让他看到了希望,他想象着如果有像袁隆平一样能力的人为大汉提供高产的粮食,那么他就可以更加放心地发动战争,扩大疆土,让大汉的威名传遍四方。
然而,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
他感到无奈,最后叹息道:“为何袁隆平没有生在朕的大汉呢。”
同样有这样想法的皇帝中还包括了秦始皇嬴政。
此时的嬴政正负手而立于宫殿前,望着那已经讲解完毕的天幕视频。眼神中透露出威严与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