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秦帝国 · 第二部国命纵横(下)书籍 > 第93章 自取灭亡(第1页)

第93章 自取灭亡(第1页)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战后,秦国大将王翦留守洛阳,见到了优哉游哉的蒙毅,气得差点给他一顿老拳。

“大帅,或者说,王老将军,这事也不能怨我啊。大王一意孤行,非要分兵合进。我也曾经进言,奈何大王主意已定。况且,我看您当初也曾反对分兵,如今事情已经成了对局,如之奈何?”蒙毅见状,自然叫苦不迭。

“哎,可惜啊,此战秦军损失不下八万人马。幸亏赵国也损失了四万多人马,否则真不知道如何向大王交代。”秦国大将王翦感慨道。

“大王是聪明人,这次完全是他想要尝试击败名将李牧、胡乱指挥。哪里料到李牧谋定而后动,行军作战丝毫不按照常理进行。所以他只会略微申斥一下。毕竟他也是心中有愧。”蒙毅忍不住开导道。

“赵国飞骑果然名不虚传,居然硬生生靠着血肉击垮秦军大阵!老夫征战数十载,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不怕死的敌人。”秦国大将王翦也不禁称赞道,可惜此次未能全力交战,否则岂会如此轻易落败。

“大帅也不必担忧,赵国骑兵总共也就十万人,历经数次大战,如今死伤大半。而我秦军骑兵虽少,但步兵还是大占优势。我猜想李牧经过这次战役后,一定会学习当年廉颇的坚守政策,不会再冒险以命换命。毕竟赵国民少,经不起消耗了。”蒙毅想了想,才点明秦赵实力差距太大,根本不是数场战役就能扭转的。

秦在动攻赵之前,即依李斯、尉缭之谋,以间谍挑拨活动,挑起燕赵两国之间的战争,待燕赵战起,秦国即借口援燕抗赵,开始对赵进攻。秦军从西面、西北面、南面三路攻赵,但把进攻的重点指向赵国南部,以陷赵军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的困境。

可惜赵国在廉颇出走之后,出现了李牧这样的名将,在宜安之战、肥之战、番吾之战中接连数次击败强秦,杀得秦军望风而逃。

不要以为强悍的秦军就不会逃跑,昔年被李牧在肥之战和番吾之战中两次击败的秦军逃窜的度远比关东六国地军队来得‘出色’!只不过,正常来说,秦军强悍的攻击力足可应付绝大部分战役,被打得大败而逃的例子实在少之又少,这便使得世上皆认为秦人无所畏惧了!却不知,只要是人,就会有恐惧感,就会有盲从心理。当己方军队崩溃的时候,再强的勇士也会丧失作战的意志,随波逐流、一溃千里!

韩桓惠王韩然软弱可欺,当年就有割让上党的先例。再加上疏远韩相张平父子、公子韩非、大将韩腾等人,反而亲近平山侯韩闯、莫成、游吉等奸臣。韩桓惠王之子韩安继位韩王后,非但没有选贤任能,反而听信平山侯韩闯、莫成、游吉等奸臣的谗言,想要谋害曾经得罪过自己的大将韩腾。

韩国大将韩腾本是韩国宗室出身,起初并不支持公子韩安继承王位,因为公子韩安骄奢淫逸、宠幸小人,奈何韩桓惠王韩然偏偏最喜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等到韩安继位韩王后,自然巴不得弄死大将韩腾。

公元前231年,韩国内乱,韩王韩安打算献出南阳地区,讨好秦王嬴政,顺便借助秦国的大军干掉宗族将领韩腾。

大将韩腾也不是吃素的,见韩国已经无可救药,立刻带领麾下人马归顺了秦国。

同年九月,秦王任命韩国降将韩腾为南阳城守。韩腾在南阳布文告,抚定百姓之心,严防不法的行为,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韩王韩安把柱国将领当做心腹之患,却不知这样加了国家的灭亡。

心腹之患,是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也泛指最大的隐患。史料记载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准备出兵讨伐齐国,越王勾践率领众臣子携带丰厚的礼品朝见吴王阖闾,吴王和许多官员都得到馈赠,上上下下一片喜悦,惟独伍子胥对勾践此举感到忧惧。他认为,勾践的行为不过是“豢养吴人而已”。言外之意是,勾践表面殷勤,实际是想宰杀吴国。伍子胥认为出兵伐齐,作用不大,当前越国才是吴国的心腹之患。夫差根本不听。没过几年,越国趁吴国北上伐晋国时出兵伐吴,将吴国彻底打败。

韩王韩安是公元前239年继位的,此时的韩国已是七国中最弱小的国家。他在位共九年,是韩国的末代国君。韩王韩安对秦国既怕又恨,怕的是秦国的强大,恨的是秦国的骄横。秦军兵攻赵后,韩王韩安是以这样的心情关注着秦、赵战事的:既希望秦军战败,又担心赵军难敌秦军。

韩国本来就是三晋中最弱的一方。到韩王韩然时,韩就已臣服于秦国。秦始皇初年,韩国的疆域更加缩小,只剩下都城阳翟与其周围1o多个中小城邑,基本上已是名存实亡之国了。韩国在七国中为最小,而所处地位却最重要。它扼制秦由函谷关东进之道路,秦要并灭六国,必须先灭韩,因而形成了秦韩两国间的连续战争,经过秦国的多次打击,韩的土地日渐缩小,韩于是向秦表示愿为藩属。

纵观战国七雄,每个国家都有强大昌盛的一段时期。战国初期,魏国独霸天下;战国中期,齐秦楚三国鼎立;战国后期,秦赵两国争霸;就算是不出彩的燕国,在燕昭王时期也强横一时,疆域扩张千里,一度打得齐国差点灭亡。唯独韩国例外,2oo多年里,地盘最小,实力最弱,就算在实力最强大的李悝变法时期,也只是勉强力保国门不失。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实力最弱的韩国,竟然有“劲韩”的称号。

诚然,韩国是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的国家,但这并不是它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制于天然的地理因素。它地处中原腹地,是战国时期名副其实的四战之地,何况周边都是强国,南面是楚国,北面是赵国,东面是秦国,西面是魏国和齐国。所以,韩国在领土面积上总是无法得到突破,这也是韩国积弱的根本原因,毕竟在冷兵器时代,疆域和人口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正所谓穷则思变,既然不能向外扩张,韩国想要强大,只能选择另外一条道路,那就是强化军功体系。

要想军队实力强大,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优化武器,其一是弓弩,其二是刀剑。

《史记》记载,“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就这样一句话,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对韩国的军功武器的赞美,其弩的射程长达8oo米,这是什么概念这个精密的工艺,就算在后来的三国时期也没能做得更好。

对于韩国的刀剑之利,《史记》有记载,“韩卒之剑戟皆出於……皆6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革抉簠芮,无不毕具。”更关键的是,韩国拥有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铁矿山——宜阳铁山,这才装备了令列国惧怕的近战兵器。虽说削铁如泥是有点夸张,但其精密工艺是战国七雄中最顶级的技术。

韩国凭着这些有利的武器,虽然人口不多,带甲士兵仅仅2o万,却能享国2oo多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秦国当初为什么要先灭韩国可能有许多原因,但是谋夺韩国强大的军工系统必定是主因之一。这样也许可以解释,秦国的军工科技为什么突飞猛进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解释,韩国实力明明远弱于秦国,却能和它抗衡近百年。只是可惜国力是硬伤,尽管顽强抵抗,却还是被秦国步步蚕食,直到彻底覆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