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沸沸扬扬传起了传言,寿安公主受命于天来邺城平叛,安禄山反叛寿安公主必定会遭天谴。
邺城守将尹子奇听到城中流言,大怒,命令人在城中压制流言,只是流言猛于虎,这个流言还是浩浩荡荡流传了起来。
但是还不够,邺城毕竟属于河北道,邺城大部分百姓只是从旁人口中隐约听说过寿安公主的名字,这一点好感还不足以让他们做出放弃抵抗弃暗投明的行动。
尹子奇怒了,他也采取了措施。不是自称受命于天嘛,他倒要看看上天会不会保佑这个该死的寿安公主。
是夜,月光如水。
几队巡逻的将士围绕着军营中间几座营帐穿插巡逻,火篝将他们的影子投射在帐布上,明暗不定。
“什长,我尿急,实在憋不住了。”一个面貌普通,扔进人堆里都找不出来的士卒一只手捂着腹部低声向长官告罪。
什长瞥了他一眼:“
第一章的第一句,他曾给族中幼年弟妹开过蒙,八岁开蒙的弟妹一日能认识这一句话中的所有字就算不错了。后来他知道李长安已经识字以后改了规划,打算教李长安熟读学而篇的前三章。
只是某人并不是真小孩,在颜真卿教她念过一遍之后李长安就告诉颜真卿她之前已经学完了《论语》,会读会背知道文章意思的那种。
于是颜真卿问李长安学过什么。
“《论语》会读会背,《诗经》会读大部分会背,《尚书》看完了但是只会背一部分句子……”李长安数着。
其实她会的更多的是五言诗和七言诗的发展脉络、词的发展脉络,各类文学体裁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以及它们的意义……这些东西。毕竟她学的学科叫做古代文学史而不是儒家经典文学。
颜真卿沉默了。
他看着面前的小姑娘,真情实感发问:“公主到弘文馆中寻我等是想要学习什么呢?”
“我阿娘觉得我字写得跟狗啃的一样。”李长安沉痛道。
然后颜真卿就看到了李长安狗啃一样的字。
颜真卿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于是颜真卿就自己写了一行字,再让李长安照着他的字临摹,李长安写的十分认真,只是一天下来进步不大。
李长安:颜真卿当我老师我能赖着他一辈子!要是进步太快往后他觉得我能出师了怎么办?在我把他全家男女老少祖孙三代都搞到手之前我是绝对不会出师的!
如此又过了三个时辰,中间李长安还在颜真卿家中吃了一顿饭,颜真卿对自己这个新学生颇为赞赏,特意给李长安亲手熬了碗茶汤。
颜真卿钟爱吃茶,还有《五言月夜啜茶联句》传世。李长安一边回想着她知道的东西,一遍痛苦地咽下了这碗加满了花椒和盐的茶末汤,还要含着眼泪夸好喝。
直到天色将黑,李长安才依依不舍地起身告辞,临走之前还摸出了一张白纸眼巴巴看着颜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