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都市之超品相师 > 第297章青牛出世(第1页)

第297章青牛出世(第1页)

李吏吐出鲜血,他知道,这是反噬。

在李吏吐出鲜血的时候,白展也是一步迎了过来,想看看李吏到底是什么情况,但是白展来到跟前却被李吏一把拦住。

“没什么大事,不用担心。”

闻言,白展这才放下心来,原本他以为李吏会以此怪罪自己,认为是自己弄出来的问题,所以才前来看看,但是李吏的一句话却打消了白展所有的顾虑。

“看来这李吏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人,自己多虑了。”

白展想到。

当下,白展也不小家子模样,索性就任由李吏去了,他也看出,李吏只不过是受了一点反噬,没有什么大问题。

“老子被关在这里?”

李吏提出自己的疑惑,虽然这个问题并不是怎么合理,但是李吏也只能够这么问了,因为除了这个,李吏实在想不出还会有其他别的什么。

“可以这么说,也可以不这么说。

听李吏问完,白展脸色有些犹豫,但是还是说了出来。

闻言,李吏怀疑的看了一眼白展,你要说就说,要不说就不说,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告诉我还是没告诉我?

李吏皱了皱眉头。

白展见李吏面露不块之色,自然知道李吏想什么,当下脸色有些苦涩。

“李公子,其实我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不是老子,按照典籍上的记载,里面是老子本人,但是我研究典籍这么多年,却是认为里面的不应该是老子本人,应该是老子的一道身外化身,所以我刚才才会那么告诉你。”

闻言,李吏眼中露出思索之色,突然想起了画面最后的一幕。

“你们典籍中有关于老子化胡经的记载么?”

白展脸上露出思索之色,片刻之后,笑了笑。

“李公子可愿意听个故事?”

“说。”

“华夏自古以来儒释道三家呈现三足鼎立之势,道教和佛教作为华夏历史上两个最优质的宗教,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儒家却是修炼没落了,如今儒家的传人所剩无几,而儒家与释家在大部分时候都是和谐相处的。”

“全真祖师王重阳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不知道李公子有没有听过。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

白展朝李吏问道。

李吏点了点头,这句话他当然听过,在李吏第一次听过这句话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在他看来这似乎是一个病句,儒释道三家怎么可能是一家呢?

这在道理上讲不通啊。

见李吏点头,白展脸上一丝赞许之色闪过。然后继续说道。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儒家跟释家这两者的信仰群众实在太庞大了,圈子一大,什么鸟都有。所以这两家在宣扬自己的经典的时候,不免会产生一些冲突。其中有些冲突旷日持久,吸引了无数高人参与,成为一场横跨道、释两大圈子的千年大战,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我记得有一本书叫做史记来着,这本书里面就记载老子西出函谷关,应关守邀请留下五千言道德经,然后欣然出关,留给了世人无尽猜想。这是道家的传播之使,是释家在汉明帝时传入中土后,虽然是从波斯也就是现在的印度传播而来的,但是释家一直积极融入华夏文化,其中不免有攀附中土典故与释典之举。而中土人士对佛教理论也不是很熟悉,久而久之,传了一则奇怪的流言:“老子出函谷关后,化身为胡佛,去了印度,又开一教。”

顿了顿,白展继续说道。

当然这句话是属于无稽之谈,比如汉桓帝时,襄楷上书提到:“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到了三国时期,魏略又称:“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这则流言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始作俑者是和尚还是道士?这些已不可考。但至少可证明这个说法颇为流行,已成俗论。

“到了晋惠帝时,出了一位天师道祭酒王浮,他与和尚帛远辩论,却总是赢不了。王浮面子挂不住,遂脑洞大开,根据这些传言编了一本同人文,叫做老子化胡经。这部经文是这么写的:

是时太上老君寄胎为人……尔时老君须皓白。登即能行。步生莲花。乃至于九。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而告人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