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留住乡愁陆邵明答案 > 探寻蜀河古镇(第1页)

探寻蜀河古镇(第1页)

在旬阳下游,汉水之滨,有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蜀河古镇。

她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古蜀国沿汉水西迁途中曾在这里屯兵休整,境内有蜀王冢,蜀河由此得名。

她因水而兴,汉江、蜀河、仙河在这里交汇,船运盛极一时,曾被誉为“小汉口”。

她四通八达,沿汉江而上可达安康、汉中、四川,沿汉江东下直达汉口,陆路前往省城西安只有三百多公里。试想在交通运输极不发达的昔日,这是何等重要的一块“宝地”。

她商贸繁荣。明末清初发展迅猛,“康乾时期”达到鼎盛,“八大字号”“六十九家商铺”闹红蜀河,成为当时陕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她文化源远流长。船帮、黄帮、陕帮、回帮、武帮、江西帮、四川帮、本地帮等八大商会组织的故事广为流传;黄州馆、三义庙、清真寺、万寿宫、武昌馆、杨泗庙、火神庙、五指柏等八大文化古迹令各地游客无限神往;古街道、古民居,雕梁画栋、青石屋瓦,无不在向人们诉说着蜀河古老的历史。

船帮与杨泗庙

蜀河古镇昔日的鼎盛源于蜀河古渡。古渡遗址在今蜀河镇南街头,其前临汉江,后靠绝崖,上为汉江蜀河大桥和汉江蜀河电站,下为汉江与蜀河交汇口。

在没有铁路、公路之前,交通运输主要靠汉江黄金水道上的船运。据当地老人讲,蜀河古渡船只最多时达到百余艘,从码头一直摆到金子沟(现汉江蜀河电站处),足有一点五公里。可谓百帆林立,百舸争流,十分壮观。最为著名的船只有大摆江、大楸子船,吨位达到六十余吨,小船系列的有老鸦船、小划子等。这些船只主要是货船,专门为旅居蜀河的客商往来运送货物。

蜀河船运业的兴盛催生了船帮。船帮是由船主们自发组建起来的民间组织,主要是协调船帮内外关系,处理船帮公共事务,维护船运正常秩序和船员正当利益。

那时,船帮从蜀河至武汉往返一次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

每年桃花水(春季桃花盛开汉江第一次潮水)时就是出船的时间。每次出船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场面颇为壮观。

在出船的头一天晚上,船主要把船工召集起来,设宴款待,交代相关事项,征求大家意见,化解各种矛盾,要求一旦上船必须精诚团结,和衷共事。

船队出发叫开头。开头时第一要燃放礼炮,就像现在的鸣炮开会;第二要烧香磕头,拜敬水神;第三要杀鸡见红,就是选一只大红公鸡在船头宰杀,将鸡血洒向江面,表示吉利。据当地老者讲,船工是高风险作业,非常辛苦,触礁打船、遇浪翻船、累死淹死的事情经常发生。举行这样的仪式,寄托了人们对船工的祝福。

六十吨大船上需要船工十五人左右,普通船只需要船工五人左右。船工分太公(船长)、拦头(撑篙人)和水手(普通船工)。一般情况下,行下水船比较顺利,行上水船则十分艰险。

若遇顺风,挂起船帆,靠风力行进,只需一人掌握帆的方向,其他船工可进船休息。没有风的时候,船工们就要下船拉纤。若遇到大滩,往往要集中三四艘船只的船工联合拉纤,人手不够的话,还得找当地群众添纤。早时候,不少大滩的地方就专门有吃添纤这碗饭的人。拉纤的活路是很辛苦很悲壮的。船工肩扛纤绳,脚蹬顽石,喊起号子,弓身前行。一天下来,有的脚板都是血泡,有的肩头全部红肿,有的累得吐血,有的当场晕倒。难怪人们说船工是“三子”:出航的时候像“舅子”,拉纤的时候像“孙子”,回镇的时候像“公子”。这充分体现了汉水船工们能屈能伸、有张有弛的乐观人生。

随着船运业的发展,船帮队伍不断壮大。那时从事造船、修船、编纤、开船的船帮会员多达千余人。他们不仅为蜀河的商贸流通做出了贡献,而且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汉水船帮文化。他们在辛苦的拉纤过程中创造了恢宏悲壮的汉江号子,他们自发组织集资修建的船帮会馆———杨泗庙,更是汉水船帮文化的结晶。

杨泗庙位于蜀河镇后坡南端,坐西向东,背依山坡,南临汉江,面对蜀河,站在庙前就能直接鸟瞰到码头和船舶。其现存建筑主要有上殿、拜殿、乐楼和门楼。庙内供奉的杨泗,人们说法不同。一说杨泗将军是一个因治水有功而被封为将军的明朝人,一说杨泗将军是像晋朝周处那样的敢于斩杀孽龙的勇士;一说杨泗将军就是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杨么。不管哪种说法,民间特别是船民都把他作为行船的保护神加以膜拜。

船帮修建的杨泗庙在当时可能承载着四个方面的功用:一是祭祀的功能。在船民的心目中它能保佑船舶平安、码头兴旺。每当开船出航之际,船工们就会前来烧香祭拜,祈求平安,寄托对亲人的无限情思和美好祝愿。特别是船工的父母、妻子、儿女,他们常常站在杨泗庙前盼望远航的家人早早归来。

二是为保一方平安,庙旁横卧有镇江石龟。三是码头船舶的管理单位。庙内所存清同治六年(1867)和光绪八年(1882)的保护船户利益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据记载,当时根据船只吨位大小,每年要收取一定的管理费。有一年有一个船霸私自抬高管理费,引起船主们的不满,上告县衙,县令颁布指令,限期纠正,否则依法论处。这充分说明当时的政府是保护船帮利益的。杨泗庙还发挥着水文监测职能。庙门北端有二石窟,石窟外壁嵌有同治十一年(1872)所刻《重修朝阳古洞志碑》,古洞前石崖上有明弘治十一年(1498)、万历十一年(1583)和一九八三年汉江洪水题刻三处,为重要水文资料。四是公众文化活动场所。每逢节日庆典、重大集会,船帮都要在杨泗庙的戏楼上演出戏剧,其中有汉剧、二黄、豫剧、秦腔、地方小戏等等。演出时,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商会与黄州馆

蜀河船帮和船运业的兴起标志着蜀河商贸流通的繁荣昌盛。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蜀河吸引了大量外地客商拥入,其中最多的是湖北、关中、河南、四川等地客商,尤以湖北、河南客商居多。

这些外地客商云集蜀河,从事各种商业活动。据说当时形成规模的商家有六十九家,其中资产过万元的有十二家,有十一家商号能够自己印制货币,最著名的有八大字号,如恒玉功、元茂台等。

那时在蜀河做生意的各地客商,他们所做的并不是在街面开一个门面零买零卖的小打小闹,而是大批量购入大批量发售的大买卖。较大一点的商号一般都有商铺、货栈(仓库),并雇有船帮和马帮。他们把收购的桐油、药材等山货土特产通过船帮运往汉口,再把武汉的瓷器、食盐、白糖、绸缎、煤油、火柴等日用百货通过船帮运回蜀河,然后兵分两路,水路雇船把日用百货沿汉江而上运往旬阳、安康、汉中、四川,陆路通过马帮从蜀河古道出发,经公馆、小河、镇安、柞水,越秦岭直达省城西安。在旬阳境内的羊山和蔡家岭有两处骡马店,就是当时马帮歇息的地方。据蜀河退休老干部庹金跃讲,在他记事的时候出入蜀河的骡马有一百多头。

商务活动的繁忙和复杂,需要按照一定的规矩和章程办事,于是代表各地客商利益的商会组织应运而生。黄州客商建立了黄帮,关中客商建立了陕帮,江西客商建立了江西帮,四川客商建立了四川帮,武昌客商建立了武帮,回民客商建立了回帮,船民建立了船帮,当地商人建立了本地帮。

八大商会活跃在蜀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描绘出千年古镇的商贸繁荣景象。一业兴带来百业旺。造船、修船、编织业诞生了。旅社、茶馆、酒店、烟馆出现了。棋牌、麻将、说书等娱乐业兴起了。各种小吃遍布街头,有名的有回民的羊肉包子、羊肉火烧,还有肉包子、菜包子、锅盔、锅贴、凉粉、凉面、甜酒、油条、麻花、芝麻糖等等。私塾、公学很有规模。公学校长项老先生声名远播。项家药铺、郑家药铺十分有名。钱庄、当铺门前人流如潮。铁匠、铜匠、银匠、锡匠应有尽有。民国十年,蜀河出现了最早的电报局,它是随着船运、货运、商贸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主要是沟通市场信息,方便生意往来,由此可见蜀河当时被称之为“小汉口”是名副其实的。

八大商会不仅在蜀河从事商务活动,而且发扬了各自的文化。他们纷纷建起自己的公共聚会场所———会馆。黄帮建起了黄州馆,陕帮建起了三义庙,回帮建起了清真寺,江西帮建起了万寿宫,武帮建起了武昌馆,船帮建起了杨泗庙,本地帮建起了火神庙,加上蜀河中学的五指柏,构成蜀河古镇的八大文物古迹。在古时不足一平方公里的蜀河古镇,竟然有这么多的文化古迹,充分表明那时蜀河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盛极一时。

黄州馆位于蜀河古镇下街后坡,清代时由湖北黄州客商建立,是陕南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会馆杰作。远观,气势恢宏;近看,细节精致,无处不透着当时会馆的精雕细刻与繁华景象。黄州馆由门楼、乐楼、拜殿、正殿构成。门前和台阶上有对称的石狮和抱鼓。中柱、边柱以及次楼均为砖砌,砖面模印有阴文楷书“黄州馆”三字。牌楼与乐楼巧妙相接,浑然一体,其设计之精心,构筑之巧妙,不可多得。乐楼为高台建筑,前台不设山墙,观众可以从正面和两侧观看演出,楼上有金匾一幅,楷书“鸣凤楼”三字,相传为武昌某状元所书。拜殿在正殿之前,与正殿均为硬山式顶。

黄州客商有四种大型活动需要在黄州馆举行:一是召开年会,商讨黄州客商一年的生意大事,进行科学决策;二是通过每年定期举办广交会的形式,洽谈生意,签订订货合同,把生意做大做强;三是举办大型的文艺演出活动,活跃黄帮会员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开展黄帮的各种庆典活动。

至于黄州馆建设得如此精雕细刻、富丽堂皇、美丽壮观、气派非凡,则主要是想显示黄帮生意兴隆、实力雄厚、势力强大、领军蜀河商场的主导地位。

移民与古民居

在文物普查中,陕西省旬阳县惊喜地发现了二十六座清代民居。文物专家称,我国北方发现保存如此完整、又具有明显长江流域楚文化特色的清代民居群,在我省尚属首次,在全国也属罕见。

旬阳县清代民居零星分布在汉江沿岸的蜀河镇、双河镇、红军乡等乡镇,四周多依山傍水,地势开阔,树林葱郁,良田环绕,交通便利,连贯成一条大环线。布局以对称均衡的单体天井院落为主,屋面样式集风火墙与硬山并存,抬梁式构架与穿斗式构架同用。各具情趣的局部装饰突出整体装饰的艺术个性。

其中垛头装饰多以泥塑瑞兽、彩画百禽、人物花草为主;门窗装饰多以线刻、透刻、浅浮雕等手法反映“福禄寿喜”为主;脊饰、桃枋、撑拱、柱础等装饰亦各具特色、生动传神,集中体现了南北兼容又相对独立的长江流域楚文化特色。

据史料记载,在明清时期我国曾经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旬阳境内多为湖广移民。为什么移民看中旬阳这块地方?为什么移民主要分布在汉江两岸及蜀河沿线的蜀河、双河、红军等地?为什么来到旬阳的多为湖广移民?其原因直接与蜀河古镇昔日的兴旺发达有关。那时蜀河古镇是陕南商贸重地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而且交通便利,四通八达,适宜人群居住和开发。移民选择这块地方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战略眼光。

当时的交通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沿汉江而上到安康、汉中、四川的水路,一条是沿蜀河古道去西安的陆路,移民在汉江两岸和蜀河沿线也就顺理成章了。从地理位置看,湖广移民经汉江黄金水道直达蜀河,方便快捷;从蜀河商贸情况看,湖北客商人数最多、势力最大,在他们的作用下,湖广移民多来旬阳落户就不足为奇了。

蜀河古镇的民居也多为移民所建,且具有明显的南方建筑特色。正街均为木质结构的楼房,门面全是木板,开门时将木板一块一块地取掉,关门时又将木板一块一块地装上。木板门、木板楼、防火墙、瓦屋顶形成蜀河古镇独特的民居风格。防火墙是户与户之间的隔墙,青砖砌成,直至屋顶,以免发生火灾。古镇民居也多为单体天井院落,许多移民的后代还居住其间。那天,我们来到孙家老院,房子里面全是古老的桌椅、板凳、厨具、器皿等等。朋友想买那个古铜盆,房主说家中其他人都在外地工作,让他看家,不能卖。朋友想买屋里的一块石头,主人还是不卖,并说卖的钱用了就完了,东西放在那里就永远存在着。看来,蜀河古镇的居民还是有文化品味的。

纵观旬阳清代民居的外部特征及内部装饰艺术,与同期我国长江流域民居建筑有诸多方面的联系。它的形成历史不过二三百年,正好与蜀河古镇的鼎盛时期相一致。这些民居的缔造者多数来自我国南方,他们既不是达官显宦,亦非名门望族,却能在民居建筑中表现出一种进步群体特有的志趣和情怀,包括对祥和、安定、幸福生活的企盼和向往,对个性精神自由的咏唱和张扬,对传统道德的传承和光大,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品位。追溯清代民居的渊源,当是清代湖广等地移民文化的产物,也是蜀河古镇昔日风采的见证。

(原载于2007年6月29日、7月6日、7月13日《安康日报》,入选《百度文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