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虽然痛惜不舍,这次他们还是趁势提出南迁了。
可惜楚帝误会了他们,更误会了项善,他沉默了许久后问宋济,“宋济,你可认罪?”
宋济冷汗淋淋,连忙跪下道:“陛下,臣冤枉啊,臣送去的粮食中是有陈粮,但都是能吃的,何况其中还有七成是新粮。臣真的不知道怎么粮食到了大营却都变成了这样。”
“既如此,那就招项善回来问话,军中事务暂由陈象代理。”
众臣皆惊,连忙劝诫,“陛下,阵前换将是大忌,切切不可啊。”
“之前宋济为主将,也是在前线,众卿不是提议换了项善,不也什么事都没有吗?”
“那如何能一样,项善声威极高,又有才能,所以一到军中便能收拢人心,但陈象人缘极差,他又才战败,怎能接手项善?”
“既如此,就由宋济先前往大营领军,待事情查明后再说。”
众臣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宋济本人就是当事人之一,怎么能让他去接手?
最关键的是,当初就是因为他指挥不当才换人的,现在又把他换上去像什么话?
有人还要反对,便有机灵的扯了扯他的袖子,示意他去看楚帝的脸色。
楚帝一向刚愎自用,最听不得人在朝中对他说不,他们已经说了两次,再来第三次,只怕楚帝就要发火了。
他们知道,楚帝这是忌惮项善呢,可是,现在大敌当前,何必再去计较这些?
众臣信中疑惑,却不知楚帝一回到后殿便招来楚太子,“朕打算让你去领军,你可能胜任?”
第四百七十章 召回
楚太子惊诧,“父皇不是想让大舅舅去吗?”
楚帝冷哼,“你这舅舅太过妄为,连粮草都敢换,我如何放心将大军交给他?你是储君,由你去领军也可鼓舞士气。”
楚太子不是很想去,前线刀枪无眼,且现在的局势也太坏了,“父皇既然知道粮草之事是宋大人所为,那为何还要召回项将军呢?”
“项善桀骜不驯,朕初登基时他便口出不逊,后来更是仗着手中的兵权为所欲为,若不是前线危急,朕哪敢用这等反叛之人?”楚帝道:“本以为他离朝多年,影响力已不再,朕只用他的才能,却没想到时至今日他依然能蛊惑大半朝臣,若再将兵权集于他手,焉知将来亡我的是梁国还是他?”
所以楚帝想来想去,这兵权还是握在自己手里最安全。
他是不可能去前线的,但他可以让他的太子去。
太子抿了抿嘴,知道父皇主意已定,他说再多也改变不了他的想法,只能低头应下。
见他儿子不反对,楚帝用过午饭后便招了大臣们来商议,将兵权交给了太子,让他立即启程去前线把项善换回来。
同时,宋济被革职,等待项善回来与他对质。
众臣心中复杂,虽然接替的人不是宋济一事觉得高兴,可换回项善,总有一种脖子上的刀要落下的错觉。
太子年纪不大,又没有打仗的经验,他真的能带好兵吗?
在家里洗棋子的姬元听到消息愣了好一会儿才叹道:“时也,命也!”
“老太爷,局势已定,我们也走吧。”
姬元搓了搓棋子,将它们一颗一颗的从水里捡起来,摇头道:“再等等。”
“老太爷……”
“我想见一见美琪,不求他与我一同离开,好歹能保住一条性命。”
“楚帝此时召回项将军,那他的命就算保住了,宋济处理军粮的手段并不干净,还是能查的出来的。”
“查得出来,却不一定会认,”姬元淡淡的道:“总要再看一看才安心。”
下人便微微一叹,躬身退下。
夜里,姚时悄悄地上门来劝,“老师,局势已定,您不走,楚帝若是想起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