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安村的人哪里不知道,这读书的机会肯定是先紧着小子,才有可能给闺女的。
只不过王家没有小子,这村塾又是村子里出钱建的,那王家肯定是要有人来上课,不然以王老太那性子,指定会来闹。
卫淑兰压根不担心这个村塾是让小子还是让闺女来读书的问题,她那婆婆是什么性子,她能不晓得吗?
村塾开了,就算允许闺女来学习,王老太也不会同意的。
家里的活,王老太全部都交给几个闺女来做,要是闺女们来学习,那王老太肯定会骂说,都去学习,那家里的活谁来干?最终还是会骂到几个孩子的身上去。
卫淑兰虽然也想要生个小子,好改善自己在婆家的地位,但闺女那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她也是会心疼的。
除了叹气,卫淑兰也不能做些什么。
旁边的人,瞧着不能安慰到卫淑兰,也识趣的闭嘴。
别人家的家事,他们管不了那么多。
这时,邓村长和村子里的几位长老,还有教书先生沈三良从村塾里面走出来。
邓村长拱了拱手:“感谢大家的支持,才能让我们这村塾建起来。未来,我们洛安村村塾,一定会教书育人,培养出人才来。还有还有,村塾是咱们村所有的,所以你们家里不管是小子,还是闺女,都能送到村塾里面来学习。免学费。而请教书先生的钱,就由咱们村子里来出。”
村民们纷纷鼓掌。
虽然他们要集体出请先生的钱,但他们村这么多户人家,其实一户人也不需要花多少钱。反正绝对比把孩子送去外头的私塾学习要划算的。
这时,有一人反对:“村长,这钱,咱们王家可不出啊。”
此人,正是王老太。
建村塾,村长用的是以前村子里留下的钱,但未来请沈三良的钱,则是还要再由他们各家各户来出的。
别人家有小子能去上学,他们王家又没有,做什么要白花这个钱。
沈三良虽不常在村子里,但是王家的事情他还是听过不少的。
邓村长看着王老太这样子:“王老太,方才我已经说了。不管是小子还是闺女,都能到村塾里面来学习的。所以……”
“什么小子闺女。”王老太打断了村长的话,反驳:”谁要花钱送闺女去上学啊。咱们家活多着呢,他们全都要留在家里干活,没有时间来你们这村塾学习。反正这个钱,咱们王家是不出的。”
家里还有这个余钱,王老太也要留着等家里有孙子出生的时候,给孙子买好吃好喝的,养的白白胖胖,然后供他读书识字。
至于闺女?
那以后都是要嫁人的,读书识字来做什么啊。
浪费钱。
王老头站在旁边,感觉自家媳妇特别的丢人。不过他心里其实也认同媳妇这说法。但是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不是叫人看笑话吗?
李老太听着王老太这话说的:“行了行了。也不是多少钱。你们王家要不想送人去学习,那这钱你们就别出。以后你想送孩子去读书之后,你再交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