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排两翼是火铳手,编制是是十人,中间二十人则有十五名是长枪手,五人是刀牌手。
每排左侧,有一个腰鼓手和一个旗手,一个通信传令,还有一人便是管排的正目和副目。
张守仁的军制在获得游击将军任命后,又是一变。
现在就是最基本的五人一伍,设一个伍长,每两伍为什,设一个什长和一个副什长,每三个什为一排,设正目,副目,一排的队列演换,前行,后退,由分列一排左右两翼的正目和副目负责,然后三个排为一哨,设哨官和两个帮带,每人各管一排,遇事则合议。然后四哨为一队,设一个队官和三个贴队,也是如哨官一般。
除了这些战兵的设置外,每哨鼓手若干,旗手若干,还有传令通信,然后还设医士三人,担架兵五人,队部有专门的辎重兵和战场辅兵,还有战场侦骑等等。
有很多兵种,比如医士,鼓手,旗手,这些都是设置到位,但传统通信,还有担架兵,战场辅兵,战场侦骑等等,这些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设置。
而如果预想中一个营五个步兵队和一个骑兵队一个炮兵队一个辎重队加战场辅兵全部配置完全的话,一个营的总人数,就将达到明军整整两个营的配置,也就是五千人左右。
第一百二十二章 警讯(1)
第一百二十二章警讯
这种人员配制,和现在明军一般两千人一个营比起来多了一倍多人手,和后世一千多人一个团,或是三千多人一个团的配给,仍然是要多出不少人来。
倒是和一些加强旅或乙等师的人数相差仿佛,这也是张守仁这样设定编制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浮山营能承担任何战场的独立做战任务。
就算面对优势敌人,比如说数倍之敌,或是地域广阔的战场,有自己的辅兵和辎重补给,不需依赖地方或友军,浮山营永远可以独立承担作战任务,而且,四千多人的规模拥有近三千的战兵,就算遇到数万之敌也是有一战之力,这一点,十分重要。
只是尽管早就知道可以设立营头,但毕竟没有正式下令前他不能大张旗鼓的招兵买马,所以到目前为止,除了方家集营和张家堡新丁营内又有六百余新兵在训练外,还有一些人放在胶州和白河口一带,灵山盐场也有一个小旗的人在,这么一来,在浮山所东门外奉命紧急集合待命的,也就是这眼前的六百来人。
尽管只是六百余人,但在叶曙青等老军头的眼中,这六百人何异于千军万马?
军营整齐,自有一股威武森严的强军气势,一排排的纵队和横队犹如刀削一般的整齐,放眼看去,几乎没有一丁点儿的歪斜。
这些人,都是曾经长年呆在军旅之中,现在虽然没有直接带兵,但营伍之事也是知道的。
能站着把队形保持到眼前这六百多人的水平,并且肃立无声,军容庄重整齐,刀枪林立肃穆无声,光是这一层功夫,就得把全大明多少个营头都甩在后头!
别的营头整队,没有一两个时辰不算完,站好之后,军官得把嗓子喊破了。
这还得是上头要来校阅,上下都紧张的情形下,要是平时自己人校阅列队,大兵和军官们都是懒洋洋的,除了将领的亲兵家丁之外,没有哪个营兵会正经当兵,都是应付差事。
一个月一两五的饷银是不少了,比一般百姓赚的要多少两三倍来。
可要命的是一年最多发半年,甚至只发四个月的饷,发的口粮粮食也是有九成以上是霉烂的,或是糙米,陈米,根本就不可能发新米下来。
军服和安家银子原本都是朝廷发放,现在也很少提这个事了,因为遍地都是流民,招兵容易,谁还把以前的规矩放在心上?
这么一闹,营兵的素质和军纪是直线下降,平时动辄来个小哗变,将领们只能哄着,任由他们败坏军纪,要是地方上的官员和士绅敢问,为将者还要替手下出头,否则的话,下头就会心生不满,将领的位子也就坐的不稳了。
至于打仗时残害地方,抢掠民财,强抢民妇,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就算是朝堂之上,对这些事也是心知肚明,除了少数天真幼稚的言官御史之外,根本就不会有人想起来去整顿军纪。
第一百二十二章 警讯(2)
而眼前的浮山兵却是与众人记忆中的营兵截然不同,可以说,毫无共通之处。
“这,这是张将军的兵吗?”
众人乱成一窝蜂的当口,叶曙青却是镇定下来,一边看着在列队的士兵,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