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甘坚信十三本属灵书籍 > 第18讲 士师记和路得记一(第2页)

第18讲 士师记和路得记一(第2页)

是不是很感人的一首诗?可怜的参孙,他死前五分钟为同胞所做的,多过他生前所做的一切。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士师记》的人物,《圣经》是一本很诚实的书,不会隐瞒人的软弱,很多人物其实很软弱,甚至胆小,他们不是勇者,也不圣洁。但是上帝却使用他们,他们身上都有属灵的恩膏,因为圣灵降临在他们身上。但是旧约时代,虽然人的软弱有上帝的大能帮助,可是圣灵的恩膏只临到少数几个人的身上。严格说起来,两百万人中,只有12个人被恩膏,圣灵只是暂时降临在他们身上而不是永久的,圣灵的恩膏触摸到他们,但是没有内住在他们里面,这一点很重要,旧约圣经中的圣灵都是如此。

“士师”到底是什么?英文翻译成“审判官”。审判官,很可惜,这个译名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处,意思也不对。名词“审判官”并不合适,动词“审判”倒比较合适。《圣经》上说参孙审判以色列,基甸审判以色列,《圣经》没有称他们为“审判官”,而是说他们施行审判,严格说起来也不是审判,而是在解决问题。他们负责拯救百姓,或者像我们前面说过的力挽狂澜,几乎可以称他们为救主。这个动词的原意,其实就是挽救困境,每个士师都拯救全国脱离一个恶劣的情况,这些英雄的出现是因为有坏人。当坏人来攻击的时候,上帝就膏抹他们出来挽救情况,在《士师记中》只有上帝可以称为“审判官”这个名词,各位,是不是很有意思啊?我再说一次,上帝是救主,祂差这些士师挽救困境,所以“审判官”是上帝,祂透过士师施行审判,让那些人来执行,了解吗?《圣经》中的上帝就是用这种方式动工,祂是救主,但方式是透过人来执行,了解吗?所以上帝是救主,只有祂能挽救,但祂是透过人来挽救,祂的工作大多是透过人做的。人只要有了圣灵的膏抹,就能够完成神才能做得到的事。所以施行医治的是上帝,但祂能透过祂所膏抹的人来医治,一个被圣灵充满的人,能够做上帝所做的事,

当时的以色列有很多敌人,像是亚玛力人、亚扪人,这些敌人是来自四面八方。可见这个应许之地原本就住了很多人,以色列人当初进来的时候,这里并不是空地,而是住了很多人,当地人不欢迎他们进来,听起来跟今天的情况很像。从1948年以来,同样的情况又发生了。以色列人住在那里只有一个理由,那个理由就是那是上帝赐给他们的地,直到今天还是这个理由,没有别的理由,毕竟地上和地上一切的丰盛都是上帝的,上帝要给谁就给谁。这地不是我们的,上帝要给谁就给谁,所以敌人从四面八方过来,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这卷书是在讲以色列全国的情况,不是只讲几个人物的故事,不只是收集一些英雄的故事来让大家崇拜,这是在讲上帝历史中,一个民族的故事。

那么,上帝为什么容许这些敌人进来攻击他们?祂不是应许要保护他们吗?接下来我们就要谈到这卷书的重点了,如果你把这些士师治理的时间全部都加起来,有的40年,有的80年,全部都加起来的话总共有400年。但是《士师记》只涵盖了200年而已。这样计算起来有问题对吧?请看,这个士师治理40年,这个士师治理80年,等等等等的,最后是参孙,全部加起来有400年,可是从《圣经》上来推算,这卷书只涵盖了200年的历史。

现在我们需要地图的辅助了。以色列各支派这个时候已经定居在不同的地区,迦得支派在这里,流便支派在这里,偏雅悯支派在这里,犹大支派在这里,但支派本来要定居这里,可是《士师记》告诉我们,他们没有能够占领那地,就往北边定居在黑门山上,西布伦、以萨迦、玛拿西这两个半支派已经定居在约旦河东岸,其他支派定居在约旦河西岸。

关键就在这里,我们读基甸和参孙的故事时,常会以为他们拯救的是整个民族,其实不是。这个时候整个以色列民族已经分成了各支派,散居在各地,有的40年也许是指北边,有的40年也许是指南边,时间上有重迭,了解吗?也就是说各个地方的年代加起来总共是400年,可是时间总共才200年,各位知道吗?

这里有两座大河谷横切过来,把以色列民分成了北部、中部还有南部,耶斯列谷是这里主要的河谷,各支派分别居住在北部、中部和南部。要知道参孙当时是拯救南部的支派,基甸则是拯救北部的支派,所以他们并不是拯救全国。

各个支派散居在各地,地理上横切的这两座河谷,让敌人可以长驱直入,因此就威胁到了各支派的安全。另外还有一个政治因素,让他们也产生了抱怨,就是全国没有一个领袖。当年有摩西和约书亚带领他们,摩西带领他们出埃及,约书亚带领他们进入应许之地,他们已经习惯有一个领导人,但是约书亚之后没有接班人。所以上帝才会在各地兴起士师来解决当地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士师担任全国领袖的地位,所以这是一个政治空窗期,也就是说当时的以色列没有王,没有一个人的能力足以担当全国的领袖,这个政治因素让他们心中有怨,但是还有一个道德因素,这正是《士师记》这卷书的中心信息。

先来看整卷书的轮廓,也就是它的大纲。显然可以分成为三个部分,这很明显,不需要用到太多大脑就可以了解了。各位,我定了几个标题,希望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

第一章到第三章六节,我称之为“不可原谅的妥协”,他们进到应许之地以后,在立场上大大妥协,这个我们等一下会谈。

中间这个部分从第三章的七节到十六章的三十一节,占了整卷书的大部分,这里都在讲“无可救药的行为”。四个阶段不断地循环,就是内忧——人民的动乱,再来是外患——敌人的侵扰,于是向主求救,最后得到了拯救,在这卷书中间的部分,这个现象一共循环了七次。

最后这个部分叫做“无可避免的败坏”,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无可避免的败坏,带出的结果是北方拜偶像,南方犯淫乱。但支派拜偶像,便雅悯支派犯淫乱。我在便雅悯这里画一条底线,要请你们特别注意。这卷书最后一句话在书中不断出现,这句话就是,“那是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好,我们现在先来看第一个部分。以色列人他们在两方面妥协:第一,上帝差他们进去消灭那地所有的居民。我们都知道,那地的居民生活是多么地糜烂、多么地邪恶、多么的偏差,这些人罪大恶极,以至于迦南全地性病肆虐,越了解他们就越看清他们是应该被消灭的,那些人的行径真的很可恶。上帝让犹太人在埃及待了400年,一直等到亚摩利人罪大恶极,恶贯满盈,也就是要等亚摩利人罪该万死才灭掉他们。上帝差他们进去,藉此审判那个罪恶的社会,可惜以色列人并没有遵照上帝的指示去做,他们容许很多原来居住在当地的人留下来,尤其是住在河谷的人。以色列人只占领山上的地区,没有占领河谷地区,所以上帝的百姓住在山上,那些罪恶的外邦人,则住在河谷地区,结果是以色列人和外邦人开始交往,尤其以色列年轻人会在夜晚下到谷中寻欢作乐。自从罗得选择住在所多玛和蛾摩拉以后,后果如何可想而知。所以我们看到上帝的百姓住在山上,而谷中的居民为非作歹,上面是圣洁,下面是污秽。因为以色列人没有洁净那地,这就成为所有问题的根源了,结果就是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因为信与不信的人结婚的时候,洁净的和不干净的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圣洁的和洁净的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

各位,有人说和魔鬼的儿女结婚,就会常常和公公或岳父争吵,有多少的基督徒姐妹嫁给了非基督徒,希望她的先生有一天会信主,结果却是后悔一辈子。连新约圣经都反对信与不信的人结婚,一定要和主内的肢体结婚,信与不信的人结婚就好像是我站在桌子上,而你站在地上,然后我想拉你到桌上来,你想拉我到地上去,谁会赢呢?你有地心引力的优势,不是吗?如果信与不信的人结婚,不信的一方,有属灵地心引力的优势,所以以色列人才会那么快的就开始悖逆上帝。于是上帝便惩罚他们,让敌人从谷中上来压迫他们,抢走他们的地,他们在绝望中进入第三阶段,向主哭喊说:主啊,我们错了,请你拯救我们。

于是上帝便拯救他们,但是不久他们又开始重蹈覆辙,就好像你救起一个快要溺水的人,为他做人工呼吸,救活他,他向你道谢,接着又转身跳河,你再次把他拉上来,他说:你救了我两次,我欠你双倍的人情。但是却转过身又跳进河里,你会拉他上来几次?七十个七次吗?我不救了,我会说:你根本不想被救。

以色列人的情况就是这样,他们循环了七次。在这段期间,上帝不断兴起大能的勇士来拯救他们。上帝的儿女有可能陷入这种循环。我要把重点放在最后这个部分,因为你们很熟悉这部分,如果你只看参孙的一生或基甸的一生,就看不出这个循环模式。但是这卷书就是要教导你看清这个模式,因为上帝的百姓很容易陷入这种循环,连个别的基督徒也会陷入这种循环,犯了罪,痛苦煎熬,向主求救,主就拯救他,12个月以后再来一次,陷入同样的痛苦,有没有人认识这样的人?人很容易陷入这种远离上帝的循环,这个循环不但永无止境,还会不断地走下坡,一旦陷进去,不止是循环,而是往下循环。

《士师记》最后这部分的故事告诉我们,罪大恶极的人将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这两个故事,一个是北边的但支派,一个是南边的便雅悯支派,两个情况都是上帝的百姓被一个利未人带入歧途。他是一个祭司,是属神的仆人,不但自己遇到麻烦,还将百姓带入歧途,属灵的领袖带上帝的百姓走入歧途实在很可悲。

好吧,我只剩五分钟,要讲快一点了,你们回去再自己读这个故事吧。

这两个例子都是讲到了堕落、悖逆、败坏、道德污染,一般不会在儿童主日学教这种故事。北方有一个人叫做米迦,他偷了母亲1,100舍客勒银子,后来因为他的母亲咒诅偷钱的人,他吓到了,就把钱还给母亲,母亲就称赞他是个好孩子,这么有良心,所以她就决定请银匠雕刻一个神像让儿子收藏,因为儿子向来喜欢收藏神像。所以这个母亲把儿子还的钱,拿去铸个神像给他收藏。各位,母亲这样宠儿子简直是自找麻烦对吗?这个儿子就叫自己的一个儿子来当祭司,他说:儿子啊,你看这些神像,你来当祭司照顾这些神像。这小男孩根本不是利未人,这家人的情况就是这样。这个时候有一个利未人祭司在犹大伯利恒惹了祸而逃走,他逃到北方,在这户人家留宿了一晚,他对那个米迦说:你收藏了好多神像啊。这个米迦就对那个利未人祭司说:我每年付你四英镑,包吃包住,请你当我的私人祭司。他心想,这是利未人,可是一个如假包换的祭司。那个利未人就接受了这份工作。不过当时但支派没能占领上帝给他们的南方土地,就往北走,他们的首领在这户人家过夜,看见那些神像,又看见那个利未人,就问他说:你只是这一家人的祭司吗?你愿不愿意来当我们整个支派的祭司?我们会付你更多钱。利未人就接受了,各位,但支派就这样成了拜偶像的支派,就像十二使徒中的加略人犹大被除名,在启示录中,但支派也被除名,罪魁祸首就是这个利未人,这个人本是属神的仆人,却为了钱去担任一户人家的私人祭司,后来又为了钱担任一个支派的祭司,真是很悲哀的一个故事。

另外一个故事还要更糟,讲完我们就结束这个单元。有另外一个利未人,他是从以法莲山地来的人,他娶了一个妾,那个妾也是犹大伯利恒的人,真巧,这个妾受不了他,就离开他回娘家。四个月后他去带这个妾回家,他的岳父想尽办法拖延,到了最后不得已,终于只好放女儿走。那天他们太晚出发,只能走到耶路撒冷,这里当时还是一个外邦城,利未人说:我们不能留宿在外邦人的地方,一定要留宿在以色列人的地方。于是赶路前往偏雅悯支派,日落时来到基比亚,正当他们准备搭棚过夜时,有个老先生经过对他们说,不要睡在帐篷里,我家有床给你们睡。于是就接待他们留宿,利未人和妾一进门,就有一群男同性恋来敲门,指名要那个利未人,叫他出来跟他们交合,基比亚那个老先生说:不行,他是我的客人,你们可以要这个妾或甚至我的女儿。于是把这个妾推出去,那些人就轮暴她直到早晨,经过整夜的凌辱,第二天早上这个妾死在门口。他们早上开门一看吓坏了,利未人把妾的尸身切成十二块,分送到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这就是便雅悯支派发生的事。可笑的是,这是十二支派第一次团结起来,人团结的理由实在奇怪,各支派在米斯巴聚集,决心给便雅悯支派一个教训,这是以色列这个民族第一次发生内战,起因正是这个可怕的事件,根源就是因为一个祭司娶了妾。很可怕,因为一个人而导致民族内战,他们屠杀了便雅悯支派,战乱中也死了很多以色列人,在这场内战中,以色列人死了十分之一,便雅悯支派很不高兴其他的支派插手来管这件家务事,就跟他们打仗。我们从《圣经》上可以看到,结果是便雅悯支派的男人几乎被杀光,只剩下了600个男人,没有妇孺生还,全被杀死,这600个男人逃掉了。这个时候大家才想到,我们这个民族怎么了?我们原来有十二个支派,现在只剩下十一个支派,我们到底造了什么孽?他们清醒过来,于是就去攻击基列雅比人,带回来400个处女,给存活的便雅悯男人做妻子,好来延续这个支派。但是400个还不够,还少200个,于是他们就耍心机,设计让便雅悯人在示罗的节庆时间,去绑架一些以色列女子,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们之前起誓不让便雅悯人娶他们的女儿,所以设计让他们去绑架,就不算主动把女儿嫁给他们。各位,这真是一个很典型的钻漏洞的做法。

这些故事都是走下坡的恶性循环,但支派拜偶像,下场是被除名,然而最可怕的是便雅悯支派的下场,因为一个人的淫乱,而导致属神百姓的一个支派差点被消灭。

《士师记》就结束在这里,那个时候以色列当中没有王,各人行自己认为对的事。是他们自己认为对,不是神认为对,是他们自己,是行自己认为对的事。但是圣洁是行上帝认为对的事,所以《士师记》的结局很可怕,请记住这一点,非常的重要,下场很凄惨。

结局就是有一个支派坏到极点,差点被消灭,其他以色列人也死了十分之一,是不是很悲哀呢?感谢主,在希伯来圣经中这卷书不是停在这里,一本书有这样的结局,真的很可怕,可惜在圣经译本中,这卷书的结局就是这样。

好了,我们先停在这里,下个单元可以谈比较好的事。《士师记》还没有讲完,下次再继续补充其他重点,然后再看这卷书的下半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路得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