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三十三面,我们看子二的“颂合能生所生”。
在〈药草喻品〉,佛陀用草木的生长来说明我们每一个人在佛法当中的进步情况。作为一个草也好,树也好,它要生长,是需要雨水的。如果你是干燥的,你老是不学佛法,你这个树就干枯,可能就死掉了。所以我们一辈子都不能离开佛法。
那么佛法到底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增长呢?两种增长:
一个是因缘上的增长。首先,雨水掉到地上,树跟草吸收水分以后往空中生长。就是它会顺着你的善根,让你的善根快速地成熟。你喜欢人天快乐,佛陀会让你的快乐果报快速地出现;你喜欢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会让你快速地成长。
第二个是我们看不到的,就是大地方面的安住。其实,你的树向上发展的时候,你跟大地更加地紧密,因为你的树根蔓延的范围更大,就是理观的智慧。你离真如更近了。其实我们回顾一下〈药草喻品〉。作为一个流浪的穷子,他一开始被长者带回家干什么?他是带回去工作的,带回去扫厕所的。但是诸位,我们看他整个情节过程,穷子不断地扫厕所,越扫越干净的时候,其实他跟这个家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了。当他把厕所全部扫干净以后,经文出现了四个字:“心相体信”,他跟父亲的距离拉近了,我相信你,你相信我。佛陀知道他闻大不谤;穷子知道父亲所言不虚,你答应我的东西我都得到了。
所以,我们表面上看到阿罗汉证得阿罗汉果了,其实这个阿罗汉果的背后有一种强大的大乘的力量。佛陀是把这个秘密力量放在阿罗汉果,佛陀知道这个阿罗汉迟早有一天要遇到《法华经》的。所以佛陀刚开始不说,他把那种大乘的能量放在阿罗汉果里面,等到法华会上开权显实,把权法打开;这个表相打开以后,实法的善根就出现了。所以,佛陀每做一件事情,都在为以后大乘做布局。这就是佛法殊胜的地方,“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因为现在佛陀不能够去违背你的善根。如果你说,我要得到人天快乐,佛陀却说不行,那你就不学佛了,你就学外道去了。
佛陀对众生从来不说不行。你只要肯学,只要愿意进步,佛陀都满足你。但是,满足你的当下,其实佛陀有一种秘密的力量,叫做“常为大乘,而作因缘”,这是其他法门没有的。就是说,当树在增长,它的根也在向下蔓延,跟大地(跟真如)更加紧密、更加坚固。
子二、颂合能生所生
前面是从理论上来论述佛法的施设,这以下讲到实际的操作。看子二的“颂合能生所生”。看经文。
我观一切普皆平等
无有彼此爱憎之心
我无贪着亦无限碍
恒为一切平等说法
如为一人众多亦然
常演说法曾无他事
去来坐立终不疲厌
充足世间如雨普润
这地方讲到佛陀的心是平等的。“我观一切,普皆平等。”佛陀看每一个众生,他看到的是他内在的真如本性。由真如本性虽然现出五乘的善根,但是佛陀对于这种善根是尊重的,“无有彼此,爱憎之心”。这个“彼”就是比较远,跟佛的因缘比较疏,就是,可能你不是佛陀的长子,可能是庶子或者外子,就是三乘的根机叫做“彼”。如果你过去栽培的善根是大乘善根,那就是“此”,佛陀的长子。不管你是“彼”也好,“此”也好,佛陀的心是平等。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无贪着,亦无限碍”。佛陀在施设法门的时候,他不会悭法,他不会把好的留下来,所以对众生没有任何的设限。“恒为一切,平等说法”,你喜欢深的就给你讲深的,你喜欢浅的就讲浅的。“如为一人,众多亦然。常演说法,曾无他事。”我们看佛陀度化众生,佛陀除非不得已,他才显神通。因为你要破障,要启发你的专注、好乐,佛陀放光显神通。其实佛陀真正的目的是要说法,因为只有说法才会让你进步。
佛陀说法采取四个重点:去、来、坐、立,终不疲厌。佛陀知道对你这个人必须要示现灭度,因为你老是在佛陀身边,自己就生起懈怠,所以佛陀示现灭度,叫做“去”。有些人必须要紧紧跟随佛陀,佛陀就“来”,就出世。什么是“坐”呢?“坐”就是直说大法。你善根成熟了,佛陀就不耽误你时间了,直接讲《华严经》,让你广修六度,直说妙法。“立”,就是方便等待,佛陀站在这边等待。就是你善根不成熟,佛陀先用五乘的或者人天乘法门来摄受你。所以佛陀说法有去、来、立、坐这四种方便。
总而言之,目的就是“充足世间,如雨普润”,就是满足所有众生的需要。就像一片的雨水,下一场雨,小草、小树、大树各得所需,每一个人都进步。这个就是佛心平等。
这个佛心平等,也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无作妙德”。就是佛陀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他没有设定目标,说我一定要把你度化成什么样,没有。佛陀的心就是无作妙德。无作妙德,简单地说,讲一句白话就是,佛陀是被动配合。
我们看感应道交。我今天往生了。怎么往生的呢?佛陀把我带走了!如果你认为佛陀把你带走,你这个人是不会往生的,你因缘观错了。怎么佛陀把你带走呢?如果佛陀可以把你带走,那佛陀为什么没有把他带走呢?就是说,如果佛陀度化众生,佛陀是扮演主动的角色,那一切法就不是因缘生,那一切法是佛说了算了,佛有主宰性了。如果佛陀可以把某一个人带走,那整个佛教的因缘观全部被推翻了,那一切法就不是因缘生,就是某一个人可以主宰因缘了。有一个人可以在因缘之上去操纵因缘,那你佛教的根本思想就全部推翻掉了。
记住!你会往生,是你准备好了你才会往生的,是因为你“众生心垢净”,然后“菩萨影现中”。我们净土宗很多人会颠倒因果,我们净土宗很多人会认为说,因为“菩萨影现中”,所以我“众生心垢净”。说,佛陀出现了,所以我保持正念了。这样解释净土宗,你把因果都颠倒了。
我们再讲一次。感应道交,能感的是谁?是你的信愿持名。佛陀是应哪!感,能感的是主动。当你念这句佛号的时候,你对佛号的信解、发愿是追求人天的快乐(很多人念佛是为了追求快乐,他希望家庭平安,他希望子女考试考得顺利,他念佛,他这种意乐是为了得到快乐的信解跟发愿),当然佛陀没有意见,佛陀说我心平等。这句佛号也会给你快乐,因为你的信解是这样子。如果你今天为了往生,你有往生的准备,你要有念想西方。
所以我们看佛陀整个“去来坐立,终不疲厌,充足世间,如雨普润”,佛陀的角色,我们从这个地方看得很清楚,佛陀是被动的。就是,你可以成功,是来自于你的努力、你的准备,佛陀是个被动的配合。你是什么根机,佛陀就顺你的根机满足你的需要。佛陀没有任何意见的,他也不主导任何事情。
这段是说明佛陀的平等大悲。
子三、颂合能润所润分二:丑一、颂合能润;丑二、颂合所润
我们看下一段的“法”,子三的“颂合能润所润”。当然,前面的能生所生是佛陀面对众生,这以下能润所润是讲法雨怎么面对众生。
丑一、颂合能润
先看能润,“颂合能润”。
贵贱上下持戒毁戒
威仪具足及不具足
正见邪见利根钝根
等雨法雨而无懈倦
在前面是讲佛陀,这以下讲佛法。
首先,佛陀说的法没有分你是“贵贱”的。这个贵贱就是你的发心:你是发增上心,你是发出离心,你是发菩提心。这各种的五乘种性差别,佛法没有贵贱的差别。你只要能够信解发愿,你就可以修。
其次,它也不管你的“持戒毁戒”,你的福德资粮是不是有亏损,威仪是具足还是不具足。“持戒毁戒”是约根本重戒,“威仪具足”是约微细戒。这个牵涉到福德资粮。
第三个,“正见邪见,利根钝根”。如果你今生是个外道,但前生有佛法的善根,你修习四谛,你照样成就初果。佛陀的阿罗汉弟子里面很多是外道过来的。所以法门也不拣别你是什么根机,只要你相应,你就能够受益,不管你是“正见邪见,利根钝根”。这个牵涉到智慧的浅深。
佛陀“等雨法雨,而无懈倦”。前面讲佛陀,叫做“无作妙德”,佛陀是被动配合,这以下讲法雨。法雨的摄受有四个过程,就是欢喜、生善、破恶、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