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 第68章 第68集(第1页)

第68章 第68集(第1页)

我们这次讲的是“譬说一周”。《法华经》的课程,目前全世界有两千多人来跟着我们学习。所以我们把网络班的学生跟现场学生的问题整合以后,分成四个项目,等于是透过这些问题,把前面的重点再做一个扼要的复习。

首先我们看〈譬喻品〉。师父会先对每一个问题做重点的论述,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不清楚的,可以再提出来讨论。

我们先看第一个,〈譬喻品〉的第一道题目。

【学员提问】请示师父,您在〈譬喻品·火宅喻〉中讲解“唯有一门,得出三界”时,解释此门为我空智慧,即照见五蕴皆空;而在后面师父又讲到,净土行人的我空体现在顺从弥陀本愿。同一个我空之门,体现了两种内涵,二者关系如何?我们应该如何融会贯通进行修学?

【师父答疑】三界火宅那个火,当然有内火跟外火,内有烦恼火,外有业报火。我们今天要出离三界,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修学我空。修学我空是所有的法门——不管你是圣道还是净土门,都是这样子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今生的修学不急着解决生死问题,那你就不一定要把我空列入你的生命规划。只要你来生要改变跑道……什么叫改变跑道?就是你本来是在生死的跑道,你要换到涅盘、换到净土去。大凡是你来生要做重大因缘的改变,那我空是必修的,因为只有这道门,没有其他门了。

你说,我不修我空,我靠拜忏。你就拜一辈子也不会了生死!你说,我不修我空,我就完全靠念佛。也不行!我待会会解释为什么只靠持名不能了生死。就是说,所有的人,要离开三界,你必须处理你过去的业力,没有例外。只是处理的程度——你是要断惑还是调伏业力,差在浅深的问题。

圣道门这一块我们就不说,因为圣道门的我空标准很高,它必须要有禅定力,它必须要正念、正定。我们说过,净土宗不要正定,它起码的标准是正念。

净土宗的往生,其实很多人讲往生都是忽略了重点。净土宗你讲往生,你忽略了“带业”这两个字。净土宗,你不要老是讲往生,你要讲“带业往生”!也就是说,请你不要忽略你的过去,你不是今生才有生命。你过去的业力你一概不承认,就是说,你现在不处理它,临命终就是它处理你了,你就被业带走了。所以,我们临终只有两种情况,要么你把业带走,要么业把你带走,就两种情况。所以,现在不处理业力,你临终就埋下了祸根。

处理业力,当然,你说我拜忏,可以消一点业!这个业,你要拔它的根啊!你看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就讲这个业力的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生老病死。这个无明是个开关。所以,放弃对生命的主宰,这是处理业力的关键。这个我爱执是最麻烦的。

比方说,我们今天看一朵花,这个花是没什么业力,但是你看到花以后就把这个“我”放进去,你想要主宰这个花,那这有业力了,这个就是跟业力互动了。比如你看到你儿子,你看到你儿子当下是个果报,对不对?但是你想主宰他,好,就有业力了。你说,我儿子以后得照我的规划。对不起!你儿子出生以后,他的路有他的业力在主导,你可说了不算。但是我们凡夫喜欢强作主宰,所以我们在我们各式各样的人、事、地、物当中把这个我放出来,这个是很麻烦的。就是,我们处处地去创造业力的相续。

那现在,当然,你不往生也就算了。如果你来生准备继续轮回——我今生的目的也没那么高,我只求增上生,我只是求来生更好,那就没问题。但是,你临终的时候希望你往生的愿力要强过生死的业力,那你业力就得处理了,那个“我”就要对治了。就是说,你可以打妄想,这妄想不能怪你,它是一种等流性,但是你不能主宰妄想。就是妄想生起的时候你不能主宰它,你看到人、事、地、物,你都不能主宰,就随缘度日了。这个是你的业力,自然会沉淀。

就是说,这个转动的十二因缘,你要让它慢慢调伏下来,就是把这个“无明”、这个我执拿掉,所以叫“顺从本愿”。如果你这个“我”还在,你根本没有顺从!阿弥陀佛给你规划了一个佛号,给你规划了一个往生之道,你今天用我执,就表示你根本没有投入到这个佛号。什么叫“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什么人有投到大觉海?什么人没有投进去?你不要以为你念佛就投进去。你嘴巴念佛,但心中还在规划来生的业力,还在主导业力、主导妄想,你有“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吗?你没有投进去,你就是在嘴巴念佛。所以,这个我空的思想在净土宗是很重要,但是长期被忽略。

当然,祖师讲话含蓄。印光大师说,晚年的时候少管闲事。其实“少管闲事”这四个字是有深意的,当然重点不是少管闲事。印光大师说,你什么事都不管,跑到山上去,但整天打妄想,你也是我执,你还是想主导妄想。其实,“少管闲事”的真正的解释,就是随缘度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我们一个人要往生,只有一种情况:阿弥陀佛规划出一套往生的因缘,你要把自己投进去。就是从今以后,或者我们套一句声闻人说的,“不受后有”!就是,我从今以后对我的生命不再主宰了,我交给阿弥陀佛了,一心归命。这个“一心归命”就有我空的思想。就是说,你还想主导生命,你怎么会往生呢?你要往生,你一定要从过去的业力里面走出来。你不走出过去,你怎么面对未来?你不走出过去,你就顺着过去的路子在走。

往生是要更换跑道的。从生死的跑道换到净土的跑道,那你总要把过去的业力沉淀下来吧。

所以你说这个我空重不重要?就是放弃主宰!放弃主宰,你才可能顺从本愿,否则你只是在念佛,跟往生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觉得“念佛容易往生难”,因为念佛,“念佛方能消宿业”,当然!但是你要往生,“竭诚自可转凡心”,你要到竭诚!这个竭诚就有我空智慧的成分在里面。这个一心归命就有我空的智慧。

所以我们说,念佛跟往生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就是说,我们不一定要断惑证真,但是你起码能够“临终的正念”,我们不要求正定。这个“临终的正念”里面要有我空的成分,当然还要有念想西方。也就是说,你一个人会往生,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第一个,你要脱离娑婆的业力。虽然业力没有断,但是这个业力一定要带得走,要“可带性”,就是放弃主宰。你要怎么样厌离娑婆。第二个,你要怎么样欣求极乐。所以一方面你要处理娑婆的问题,你还要开创净土的因缘,就是念想西方,对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要生起欣求好乐。所以它是两种力量。

那当然,怎么样走出娑婆世界的过去,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今以后你不要再主宰你的生命,不要再规划来生了,就这样子。你不能够说,我不断地创造净土的因缘,我又同时攀缘娑婆的业力,那你临终一定是真妄交攻。生死业力现前,临终的往生的愿力也现前,那对不起,生死业力是熟境界,你一惹它,你跟它互动,它一定会强过你往生的愿力。因为它是熟境界,你这个净土宗念佛是生境界。现在的很多人是脚踏两条船,贪恋娑婆,又想往生极乐世界。但是这两个力量是不一样的,因为一个是你无始劫过去的熟境界。

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注意,就是你要告诉你自己,你只有一个选择。你不能够说我两个都要:我又想人天的快乐,我还想往生。世界上没有这么美的事情。没有一个人同时在极乐又在娑婆世界,你现在还没有办法普门示现。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告诉自己,我只有一个选择,我来生要么去净土,要么就来得人身。你现在就要想清楚。

为什么必须要胜解?就是,生命的抉择,你不能等到临终再决定,你到底怎么走,你现在要想清楚。你要往生,就有往生的样子要做出来,那我就放弃娑婆世界。当然,这个地方你不能说只是别人怎么说,你要想清楚流转的过失、往生的好处。下定决心以后,你要把一些重要的修习弄清楚,比方说怎么样放弃娑婆,怎么样能够念想西方,再配合佛号。是这么一个概念。

这个大家都很熟,那就过去,这个净土宗。看第二题。

【学员提问】佛陀在火宅喻中并没有提出消灭火的方法,而是要我们赶快离开。出离很潇洒,灭火却很痛苦。请师父慈悲开示,怎么样才能一边有效灭火,一边潇洒出离?

【师父答疑】这个〈譬喻品〉的火宅喻,它讲到火,其实是两种火,一个是内火,一个是外火。内火是由我们的颠倒妄想,就不断地打妄想,就是躁动不安;外火是由业力所变现的果报。你会变成一个人,可能是个男人,是一个女人;你扮演什么角色,你是父亲角色、母亲角色。这个就是有他的业力的牵动。

内火跟外火一般是这样子了。外火,就外在的环境,你只能离,你没办法灭。就是说,外境是非常复杂的,因为牵涉到你的业力跟众生的业力。相逢就是有缘哪!今天他会做你的亲戚、朋友,这个业力一定是非常复杂的互相牵扯。学佛你要永远知道一个问题:千万不要想去改变任何人,千万不要,包括你的儿子,千万不要。你只有放弃主宰!所以,外火是不能灭的,外火只能够远离。就是说,外火牵涉到众生的共业,所以,离,指的是外境。

当然,你说那我放弃了外境,那我就没有努力空间了。当然,就看你的年纪了。其实这个世界上就这么回事,人生就是选择,你如果要决定想往生,那你就要放弃很多东西,你要过相对淡薄的日子,因为你很多因缘就不能去启动。

这个因缘法是这样,它就像一个盒子,你要么没打开,打开以后就不归你控制了。就是说,你这个儿子一生下来,他怎么样你就没办法控制了。因缘法就是互相牵动。这个因缘你要么别惹,你惹上那就不是你的控制范围了。所以,印光大师要我们晚年少管闲事,是非常有道理的。就是说,你启动一个因缘,对你自己来说就多一道的问题。所以外火叫做离。

那内火呢,你是离不开的,你不可能逃避你的妄想,你连做梦都在打妄想!所以内火叫做灭。你要有调伏的方法,修四念处或者安住佛号,你要有一个法宝。这个我们就不说了,你学佛那么久,你心中一定有一个家让你靠的。

所以简单来说,你要是年轻,你说,师父,我现在还没有去拼事业,你就叫我远离,那生活就是个问题。就是说,你到一个年龄的时候,你就要注意,外在的火你是惹不起的!你惹不起的!你只能够离开它。说实在的,你改变不了外境,你改变不了任何人,你也改不了任何环境。诸位你想清楚,佛陀不是叫声闻人离开三界,他是叫三乘人——声闻、缘觉、菩萨,全部离开。说,菩萨不是“生生世世”吗?菩萨“生生世世”,对不起,那不是指你,是指法身菩萨,那叫历事炼心。法身菩萨来到娑婆世界,人家叫做庄严佛土、成熟众生;你现在是跟人家到处流转。我们回忆一下〈譬喻品〉,佛陀是开出三车,羊车、鹿车、牛车。这个牛车是给谁坐的?菩萨坐的,要修六度。其实凡位的菩萨,我们看《法华经》的意思,表面上在度化众生,其实重点不在度化众生,佛陀让你修六度,是让你离开三界的。所以智者大师说得好,初地以前都是在自利,你在帮助别人只是个过渡,你是靠帮助别人来增长你自己的出离。你回去把《法华经》读一读,你看看佛陀是叫谁离开三界?叫三乘的诸子离开三界,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当然,有的离开快一点,有些离开慢一点。但是佛陀的意思,你们三乘人都赶快给我离开,因为这个火你是惹不起的。谁可以回入娑婆度有情?法身菩萨可以!因为法身菩萨他是法身,他那种我空法空,他心中已安定在“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那个火是不能烧到他的。但凡夫,我们惹不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