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难过零食关啊,看在零食的份上,攸宁从此跟陈凡走在了一条道上。
周末的时候,陈凡老是往攸宁家跑,一边督促攸宁编手链,一边玩着游戏机。两个不怎么有共同点的人慢慢变得无话不说,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以至于攸宁说她五年级要去中心小学读书的时候,陈凡也立马说服了父母,跟攸宁共进退。
“陈凡你有病啊,跟着我干嘛?”
“我怕你跑了没人给我编手链啊。”
“那你都跟许小芹不在一个班了,还怎么送手链啊?”
“对哦,你怎么不早点提醒我!”
攸宁想陈凡这智商,是彻底告别许小芹了。
“你看你一个人去中心小学,我也不放心是不。要是有人欺负你怎么办,来来来,我当你保镖,要是觉得不好意思呢就隔三差五给我送些零食。”
“滚。”
攸宁对陈凡无语,但心底还是有些高兴,以至于她得知他两没在一个班的时候,失落了许久。但这种失落,很快因为阿笙的出现而烟消云散。
☆、我可以叫你阿笙吗?
开学的第一天,攸宁就认识了她的同桌,于笙。
那时候的于笙还没开始发育,个子矮矮的,瘦瘦的黑黑的。跟一般五年级的男孩一样,于笙很调皮。
中心小学是两年换一次班级,一共才4个班,因此,到了五年级,大家都彼此熟识了。
“沈攸宁,你不是我们学校的吧?”
“对啊,我是转学生。”
“怪不得之前没有见过你。你好,我叫于笙。”
小学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跟别人打成一片,男生们打篮球、交换小浣熊里面的英雄卡、开始玩单机游戏,而女孩子们最喜欢跳皮筋、编制手链以及坐在一起谈论谁喜欢谁的话题。情窦初开的年纪,八卦开始的年纪。
攸宁天资聪慧,幼儿园的时候就会九九乘法表,就可以做一些加减乘除的算法,而且作文写得特别好,经常参加作文比赛。因此,即使是从比较差劲的小学转入人才辈出的中心小学,攸宁的成绩在班上还是前三。于笙的数学成绩很好,因此,攸宁和于笙还参加了学校的奥数班。
参加奥数班的同学只要上语数外计算机课就行,其他时间都得去专门的教室上奥数课。在奥数班,攸宁的不足就凸显出来了,原来大家都那么强啊,我要好好努力了。虽然攸宁这么想,但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她太贪玩了,也不愿意花心思学习,所幸奥数成绩也没有差到全班垫底,因此也不至于被赶出奥数班。在奥数班,攸宁和阿笙还是同桌,不懂的题攸宁都是问阿笙的,但作为回报,阿笙会抄攸宁的语文作业。
“你为什么叫于笙啊?”下课的时候,攸宁问道。
“不知道,父母取的。”于笙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觉得名字就是名字,还要什么寓意吗?
“比如我叫攸宁,是取自《诗经小雅》: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什么意思?”这句话很多成年人都不懂,何况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呢。
“大概就是‘庭院宽阔平而正,屋柱笔直高又挺,白天光线多明亮,夜晚昏暗真幽静,君子住着心安定。’”
“哦。”于笙还是不懂,但内心觉得攸宁好厉害,会这么深奥的古文。
“我可以叫你阿笙吗?”对于朋友,攸宁很喜欢省略掉姓氏,觉得没有姓氏叫起来更亲切。
“恩,可是大家都叫我于笙啊。”
“阿笙,阿笙,我不管,就叫你阿笙。”攸宁不管不顾,从此,阿笙就成了攸宁的专用词汇。
有次写作文,写我的同学XXX,阿笙写的就是攸宁,那次阿笙写得特别好,老师在全班面前表扬了阿笙,并读了阿笙的作文。阿笙笔下的攸宁特别美好,聪明、活泼、善良……有些连攸宁都不知道的细节,阿笙都一一写下来了。因为作文被老师表扬了,阿笙洋洋得意,但攸宁的心底,却泛起了涟漪。
攸宁的粉笔字写得很好,阿笙很会画画,所以两个人经常要搭档出黑板报。放学之后,两个人留在班级里,他画一棵树,她抄一段话,经常弄到很晚才回家。阿笙贪玩,经常让攸宁帮忙上颜色,攸宁也很乐意,反正攸宁喜欢和阿笙呆在一起,只要跟阿笙在一起,做什么攸宁都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