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乃是元宵佳节,举天同庆、合家欢乐之日,不如,我们就以元宵为题,如何?”
倒背双手,眉头微皱,高山装模作样的在原地转了两圈,思索片刻之后,这才提议说道。
“没问题。”
微微点头,雷霄淡淡的说道。
“哎呀,坏了。”
“哎,不好,那个小孩上当了。”
“不错,那小孩还是阅历少了,上了大当了,元宵这个题目,肯定是早已经准备好的。”
……
雷霄与高山间的一问一答,速度可极快,片刻之间,便已完结,而周围围观的众人,此时却如炸开了锅一般,纷纷摇头叹息。
“那好,题目确定,我们就先抛砖引玉,赋诗一首,让各位品鉴一番,你可赞同?”
雷霄的同意,让高山心中大喜,暗道得计,至于众多围观者的议论,他听而不闻,急急说道。
“那就你先吧。”
无所谓的瘪瘪嘴,雷霄不以为意地说。
“二哥,看你的了。”
一拍高岳的肩膀,高山郑重地说。
“放心。”
一看高岳,就是一个少言寡语的,而此时,他微一点头,随意的言语承诺,却自有一股滔天自信。
“我们三兄弟之中,属我二哥的文采最佳,此回作诗,也是我二哥来,你可听好了,也长长见识。”
得了高岳的保证,高丘也放下了心来,好似已然胜券在握,冲着雷霄傲然地说。
“我要开始了。”
淡淡地说了一句,高岳来回走上两步,略微一思索之下,便朗声吟道:“正月十五是元宵。”
“嗯,这一句倒也端正。”
第一句吟出,围观的人群之中,有略懂诗词歌赋的,在咀嚼一番之后,给出了一个比较恰当的评价。
“家家都把春来闹。”
语速不停,高岳继续吟道。
“对仗工整,尾音押韵,尚可。”
第二句道出,有懂诗的人将前两句合在一起,品鉴一番,给出的评价有所提升。
“条条大道挂花灯。”
略微一停顿,高岳的吟诵再次响起。
“以诗写景,不错。”
第三句诵出,连起来品味一会儿后,不少人都觉得写的着实不错,赞赏的声音不绝。
转过身来,向回走出两步,随着最后一步的落下,高岳终于将最后一句念了出来,吟诵道:“映得城中一片景。”
“正月十五是元宵,家家都把春来闹。
条条大道挂花灯,映得城中一片景。
好,好诗啊,虽言语简单,却通俗易懂,对仗工整,也合辙押韵,将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基本都描写出了,尤其,这诗还是由一名少年作出的,已经甚为难得了。”
高岳的四句诗一出,在场的众人品味片刻之后,纷纷点头称赞,更有比较懂诗的,还做出了一番点评,也是多有赞赏之语。
“不错,这诗作的着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