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里头绘着百鸟飞舞,云雾缭绕,群山围拢,七仙女手持竹篮采那已经千百年的熟仙桃,正是瑶池王母娘娘的极乐仙境。边框上有不知名木头所雕成的游龙攀沿爪附,其势或奔、或腾、或张、或怒、或啸、或起,气势不凡。下座与上一体,看来是株三人合抱的大木头一体雕成,屏风木部上下内外用桐漆漆上数层以防虫,看得出来这屏风做工精细,价值不菲。
和无极子走遍各地,他自然看得出这屏风雕功细腻,必是出自不凡师父之手。
他再往旁边观察,这家店原来就是一家标榜纯中国风的古董店,墙上挂的是古画,地上立的是手工大屏风,太师椅、铜钟、扇子、墨宝、衣着甚至连古中国的兵器,都一应俱全。
不只如此,魏凌君甚至看见几样极为眼熟的对象,那是……当年几个著名大侠手上的兵器。走到一座大木柜前,上头放着几把剑,看得出来这些剑都经过良好的照顾,外表一尘不染。
最令魏凌君注意的是一把刀,这刀很特殊,首先,它的刀柄很长,足以让成人两手尽握而还有余长。另外,它的刀鞘并不是全部覆盖刀身,大约只罩住刀锋部位的三分之二。
而令魏凌君最注意的便是露出来的刀身,也就是在刀鞘外的刀身上有七个大小不等的圆洞。那洞最大大概可以穿过两根拇指粗细,而最小的一个洞大概只有小指的三分之一大小。
有那么一瞬间,他发觉自己无法正确的对焦在这把刀上,乍看之下会觉得这把刀带着古朴的“雅质”,晃了一眼,又会觉得它其实带着令人难以转过头去的“精气”。
这把刀的旁边有一小段的文字叙述。
“此刀无名,来历不明,公元一九二四年于甘肃古墓出土,刀重四十七斤八两八,全长两尺七分六,刀身七圆洞,大小不等,作用不明,身染异图,疑与道家符箓有关。”
解说只有短短六十三字,除重量、刀长、出处以外,其实什么都没说。
“先生,有兴趣吗?”
走道的那一头,一个大约二十来岁的男子走了过来。
魏凌君专心的看着眼前这把独特的刀,刀鞘看得出来是后代另外加上去的,手工虽然精致,但是却让刀失去了朴质味道。
这刀……魏凌君思考着,他可以确定自己绝对没有见过这把刀,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却觉得好熟。
大刀……七个洞……
从事古董买卖这一行,像魏凌君这种看到古董就痴去的人太多了,史坦力毫不在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古董店就是靠这种痴人过活的。
虽然眼前这男子看起来年龄不大,不过,美国是个奇怪的地方,你永远不知道眼前会出现什么样的怪人、什么样的异事,所以,面对这种人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随机应变。
“这把刀……”史坦力轻咳一声,露出专业的口吻。
“这是‘太天’!”魏凌君大梦初醒般突然叫了出来。
他猛然记起无极子曾经提过,很久以前曾经有位铸造兵器的大师名叫严同。
※※※※
“很少人真正见过这位铸器大师,传说中,他和别人最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所铸造出来的兵器上头都还雕有符咒。”
“他雕下的符咒都相当特殊,如果没有配合固定的法咒使用,根本无法发挥作用,据说如果配合上适当的法咒,兵器的威力甚至可以高上好几倍。据说,他最大的特色是会在刀柄的位置雕下‘符胆’,而法咒则是雕在刀身洞上。”
“师父,刀身的洞不是空的,怎么能雕上法咒呢?”魏凌君一下子就发觉矛盾的地方。
“因为我没看过,所以也无法验证,反正是个传说。”
无极子手持一段树枝,在地上写下几件他印象中曾经听过严同所制的兵器。
而其中一把刀的名字就是“太天”。
※※※※
史坦力愣了一下,这人在搞什么鬼,该不是来闹事的吧?
“先生……”史坦力侧步往前,稍微让自己的影子正好挡住大刀。
如果不是史坦力身体这么一挡,魏凌君几乎就要伸手去取刀来看看刀柄的部位是不是真有符胆。
每一个修炼符咒的茅山术士都知道,符咒里头,体符、符胆、法咒三者缺一不可,失去了任何一方,这符就没有用。
如果不是这次亲眼看见,魏凌君几乎都忘记无极子曾经跟自己提过这件事。
“先生对这把刀有兴趣?”史坦力伸出双手从架上吃力的取下大刀。
这把大刀的重量的确不轻,普通人要单手拿起来都很难。
魏凌君单手接过,反转手掌,整把刀横在胸前,正是个“横刀览月”式。
史坦力自然不认识这清朝时期,江湖人浏览兵器时常用的手势,只觉得魏凌君这人怪。
这时,一位女孩子从走道那一头走了过来,说:“史坦力,柜台那里有个意大利佬在看印度毯,你去搞定他。”
史坦力朝着她点头,往柜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