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内,自从传出哥舒翰率大军进攻吐蕃,因为李林甫案压抑了几个月的长安城顿时沸腾了起来,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消息满天飞,让人不好辨知真假。
但是唯一能确定的是,大唐对吐蕃再次用兵了,自从大唐军队柱石王忠嗣死后,大唐已经很久没有正式对吐蕃开战了,导致吐蕃屡屡犯边,边境的民众苦不堪言。
而有识之士一直在上书,希望大唐能够对吐蕃开战,收复被吐蕃侵占的领土,可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回复,没想到这一次突然大唐就被吐蕃开战了。
然而,更劲爆的消息随后从宫中传出,此次大唐对吐蕃用兵,不仅仅是哥舒翰一路节度使的事情,而是集结了安西,河西,陇右三个节度使同时出兵征战吐蕃。
这一消息传出并得到确认后,整个长安城瞬间再次沸腾了起来,毕竟自认天下中心的大唐,一直被认为是蛮夷的吐蕃所袭扰而没有回应,这让人高傲的唐人无法接受。
甚至民间还传出了一些不好的言论,说是李隆基老了没有了曾经的锐气,只顾着自己安逸享乐骄奢淫逸,不管边境民众的死活。
而当前,因为李林甫案件的牵扯,很多人都认为事态还将扩大的时候,坐在深宫之中的李隆基再一次展现出了雄主之姿,真正让天下人认识到了什么叫做雷厉风行。
不动则已,动则全力出击,毕竟三路节度使同时征战吐蕃,这简直就是朝着灭国而去,毕竟以前对吐蕃开战也仅仅是一路节度使,就足以让吐蕃全力应对。
而这一次,直接就是三路节度使同时出击,不得不让人联想翩翩,毕竟,当大唐开动起战争机器的时候,周边的任何国家绝对要抖三抖,生怕大唐的军队顺手把自己给灭了。
而此刻,最为着急的则是驻扎在大唐长安城里的吐蕃使者,之前还看着大唐朝廷因为李林甫的死而产生动荡,还在沾沾自喜。
认为唐人,只会窝里斗不顾大局的吐蕃使者,当听到大唐三路节度使同时出兵征战吐蕃的时候,瞬间吓得亡魂大冒。
由于长时间驻扎在大唐帝国的中心长安城,亲眼见识了大唐的繁华以及强大,虽然平时嫉妒超过了羡慕,但是也深刻的见识到了大唐的强大,天下的中心可不是说说而已。
正是因为见识了大唐的强大,平时吐蕃时不时的犯边或者掠夺,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引起大唐全力反击,虽然占了不少的好处,也导致了吐蕃军中一些将领认为大唐也不过如此。
而驻扎在大唐长安城的吐蕃使者,则是一直写信告诉他们的赞普,要警惕大唐的反扑,占点便宜就可以了,千万不要真的惹怒了大唐,不然招来的绝对是灭国之灾。
虽然平时仗着李隆基不理朝政事务安逸享乐的时机,吐蕃军队时不时的占一点便宜还可以,但是真的把大唐这头猛虎给招惹毛了,那绝对是够吐蕃喝一壶的。
而这一次,从皇宫内传出来消息,说是三路节度使同时征战吐蕃,立马让吐蕃使者慌了神,立马想要进宫求见李隆基,然而,递上去的外交照会纷纷石沉大海,没有一点消息反馈回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眼见情况越来越危急,吐蕃使者不得不亲自前往皇宫门外求见李隆基,结果结果刚到宫门口,就被御林军给拦住了。
见此情况吐蕃使者心急如焚,在宫门外大声叫嚷着一定要面见圣上。而守卫们不为所动,只说没有接到召见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闯宫门,否则立杀无赦。
面对强硬的御林军,吐蕃使者无奈只能跪在宫门前苦苦哀求,这时一位大臣路过,看到吐蕃使者这般狼狈模样,心中暗笑,没想到对方也有今天。
以前,这位吐蕃使者可是趾高气昂,甚至在一些场合大放厥词,丝毫不把大唐放在眼里,在很多场合他都要宣扬吐蕃如何的强大,没想到当大唐认真起来,对方也只是纸老虎而已。
吐蕃使者赶忙拉住大臣的衣角,求他帮忙通传,还许诺事后必有重谢。而大臣轻蔑地看了他一眼说道:“昔日你们吐蕃屡屡犯我大唐边境之时,可曾想到今日?”说完便甩袖而去,丝毫不理会徒步使者的苦苦哀求。
就这样,吐蕃使者在宫门外徘徊了三天,见到进宫或者出宫的大臣,不管有用没用,都上前苦苦哀求一番,并许诺下各种利益,但是都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