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青云之路百度百科 > 第28章 朝堂的暗潮涌动(第2页)

第28章 朝堂的暗潮涌动(第2页)

张维平得知锦衣卫未能得手后,心中隐隐不安。他唤来心腹,冷声道:“既然证据已不在赵青云手中,那便从沈正华身上下手。他在朝堂多年,必有不为人知的旧事。”

谋士周鸿献策:“沈正华素来刚直清廉,但他的家族或许是突破口。不妨从他的亲友入手,制造事端,以乱其阵脚。”

张维平缓缓点头,阴冷地笑道:“好,这一盘棋,我倒要看看他们如何接招。”

张维平召集心腹密议,暗中制定了一系列计划。他命锦衣卫指挥使刘坤对赵青云、沈正华、以及太子的亲信进行更加严密的监视,同时制造一些栽赃陷害的机会,以削弱对方的力量。

“这场博弈,胜负只在毫厘之间,”张维平目光森冷,“他们太低估了我。”

深夜,张维平的府邸灯火通明。他的得力助手胡尚文正在汇报最新的情报。

“大人,赵青云暗中与太子有所接触,且沈正华近日多次拜访翰林院,疑有联络清流官员之意。”

张维平冷笑道:“这些书生还真是冥顽不灵,真以为自己能撼动我的地位?”

胡尚文低声问道:“大人,可要对赵青云下手?”

张维平摆手:“赵青云虽碍事,但他的名声还不足以威胁本官。反倒是太子,他站队太过明显,已经动了根本。现在要做的是让皇上对他产生疑虑。”

胡尚文眉头微皱:“可太子毕竟是储君,大人是否要慎重?”

张维平阴沉地说道:“正因为他是储君,更不能容他对我造成威胁。我已经安排了锦衣卫散布一些谣言,明日早朝时,皇上必会听闻。”

与此同时,太子在东宫中也察觉到异样。他的幕僚韩云恒匆匆进来,脸色凝重:“殿下,京中坊间传言,您最近频繁与一些清流官员往来,甚至有意结党营私。这分明是张维平在暗中操作。”

太子脸色一变,冷笑道:“张维平的手段不过如此。他想激怒父皇,以便让朕失去信任。”

韩云恒低声道:“殿下,事到如今,不如暂时按兵不动,免得落入他的圈套。”

太子却摇头:“不,这正是我动手的机会。张维平已经开始害怕,说明我们的策略奏效了。韩云恒,你去联系沈正华等人,准备下一步计划。”

翌日,沈正华府中聚集了一批反对张维平的官员。赵青云也在其中,他仔细观察每个人的表情,暗中评估这些人的态度。

沈正华开口道:“诸位,张维平的气焰已经太过嚣张,他的贪墨行径早已为民众所不齿。我们必须联合起来,将他的罪行呈报给皇上。”

一名年长的御史叹道:“沈尚书,您说得没错,可惜皇上似乎对张维平颇为信任,若没有确凿证据,只怕我们会被反咬一口。”

赵青云沉思片刻,道:“确凿证据并非没有。边疆的账目已然在我们手中,而薛逸风又在路上收集了更多关于刘世安的材料,只要这些证据能汇总到京城,便是击溃张维平的第一步。”

众人闻言,目光齐聚在赵青云身上,露出期待之色。

与此同时,锦衣卫也开始紧锣密鼓地行动。他们假借调查边疆的名义,对京城中与赵青云有关联的人展开逼问,甚至动用酷刑,试图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破绽。

刘坤站在一名被拷问的捕快面前,冷冷问道:“你可知道赵青云是否收到过边疆传来的任何情报?”

捕快浑身是血,却咬牙道:“赵大人清白得很,他……他从不做违背朝廷的事!”

刘坤冷笑,转身对手下道:“继续审,一刻也不能松懈。”

张维平府中,灯火彻夜未熄。他一边翻阅来自各方的情报,一边捏紧手中的茶盏,内心盘算着下一步的应对策略。沈正华联络太子的传言已经传入他的耳中,虽然尚无实证,但他深知这不是空穴来风。

“太子想要依靠这些所谓的清流扳倒我?未免太过天真!”张维平冷笑一声。

深夜,张维平召集了几名得力手下密议。

“刘坤,”张维平冷冷看向站在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太子最近与沈正华等人的接触可有确切证据?”

刘坤微微拱手,低声说道:“大人,目前尚未抓到他们往来的实据。但沈正华与赵青云频频接触,已有多名探子汇报。属下怀疑,边疆证据的流向或许就在赵青云手中。”

张维平目光一寒,冷声道:“立即加强监控,尤其是翰林院的动静。若有任何异动,立刻出手!”

一名心腹文士上前道:“大人,太子的行动已有些明目张胆,是否需要动用些手段给他点教训?”

张维平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太子身后虽无实权,但其身份特殊,一旦出手,难免招致非议。先将焦点放在清流派上,特别是沈正华和赵青云。扰乱他们的计划,我们才有转圜的余地。”

翌日,张维平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朝会上暗示赵青云“年轻气盛,办事不够稳重”。翰林院院长赵忠山虽对此心知肚明,却不得不施压赵青云,要求他“谨言慎行,不可妄议朝政”。

赵青云虽表面恭敬应答,但内心暗暗警惕。他将张维平的针对视为自身行动成效的证明,同时更加谨慎行事。

张维平另一个反扑的手段是安插线人。他命刘坤调动锦衣卫中最擅长伪装的人,混入沈正华的书房伪装成书童,试图套取情报。

线人很快发现,沈正华的书房中有一份密件,似乎记载了朝廷贪腐官员的名单。然而,书房戒备森严,任何稍显异常的举动都可能暴露。张维平决定按兵不动,以静制动。

与此同时,张维平指使礼部提议一项“兴修水利”的计划,意图以此转移朝廷注意力。他知晓此提议会激起沈正华等人的反对,但这正是他需要的——一场耗费清流派精力的持久战。

沈正华果然在朝堂上猛烈抨击兴修水利计划,理由是“目前国库空虚,百姓负担沉重,实不宜轻易举措”。张维平则反唇相讥:“沈大人可有更好的方案?若不为百姓谋利,岂不是尸位素餐?”

朝堂再度陷入争论,皇帝居中调停,却显得心不在焉。太子目睹此景,眉头微皱,暗中决定进一步加速与清流派的联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