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洒在茅草屋上,为那简单的屋檐和歪斜的墙壁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小屋内,李金龙躺在草席上,闭着眼睛,似乎在养神,但眉头微皱,显然并未真正放松。
桌上放着一个陶碗和几枚干瘪的红薯。墙角堆着些许柴火和刚从山上采回的草药,空气中弥漫着药草的清香和木头的陈旧气息。光线昏暗,唯一的光源是墙上一扇破旧的窗纸,风吹过时,窗纸微微鼓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李青云推门而入,将竹篓靠在墙边,顺手点燃了一盏油灯。昏黄的灯光驱散了屋内的暗影,映照出他面上难掩的兴奋神情。
“李兄,我遇到一个人!”李青云边忙着取出草药准备熬汤,边迫不及待地开口,“山上的周凌风,村民口中的‘狂风剑’,我今天见到他了!”
李青云放下手中的药草,坐到矮桌旁,神情既兴奋又感慨:“我在采药时,听到了剑声,就好奇地走过去看。没想到他就在山间练剑!李兄,他的剑法太厉害了,动作快得像风一样,我从未见过那样的身手。”
“然后呢?”李金龙支撑着身子坐起,语气略显急促,“你冒然闯入他的地盘,可别惹恼了他。”
李青云点点头,又摇了摇头:“是我不小心踩到了枯枝,他发现了我……一开始他的语气很冷,问我为何在那里。我就老实告诉了他我的来历,还说了我想学剑的事。”
“你告诉了他你的来历?”李金龙眉头一皱,眼中多了一分担忧,“青云,这世道险恶,隐士未必就无私心。他若与朝廷有旧,岂不是引来新的麻烦?”
李青云愣了一下,沉思片刻后摇头:“他对朝廷似乎颇为不屑,还说什么‘真相是最廉价的东西’。我觉得,他和朝廷那些人不一样。”
李金龙的眉头略微舒展了些,声音低沉:“这倒像是狂风剑的性格。他年轻时在江湖上是个桀骜之人,才华横溢,却从不依附权贵。若不是那场决斗,他现在或许已是江湖一方霸主。”
李青云听后目光一亮,问道:“李兄,你对他了解得比我想象的多?那他真的像村民说的那样,因为误杀好友才退隐的吗?”
李金龙微微颔首,叹了口气:“确实如此。周凌风年轻时锋芒太盛,剑术虽然出类拔萃,却也招来不少敌人。那场决斗是他一生的败笔,也是他的心结。他的好友是个性情中人,为了化解江湖的纷争主动与他比剑。谁料一时失手,反倒酿成大祸。”
“原来如此……”李青云低声喃喃,眼中露出几分复杂的神色,“他虽然隐居多年,但他的剑法还是如此厉害。他说明天巳时让我去找他,看样子,他愿意教我!”
“愿意教你?”李金龙略显惊讶地看着他,随即摇了摇头,“青云,我知道你想学剑,也知道你对未来充满渴望。但学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周凌风,他的剑道看似飘逸实则凌厉,学剑的人心性若有偏差,很容易被剑气反噬。”
李青云抬起头,目光坚定地与李金龙对视:“李兄,我明白您的担忧。但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软弱下去。我想保护身边的人,想为父亲洗清冤屈,我必须强大起来!”
李金龙凝视着他许久,目光中流露出复杂的情绪,似欣慰,又似忧虑。他轻叹一声:“既然如此,那你就去试试吧。不过记住,学剑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守护。周凌风看重的,恐怕也不是你的勇气,而是你的信念。”
“李兄,谢谢您的提醒。我会记住,不管这条路多难,我都不会辜负自己。”
说罢,李青云轻轻拉开屋内的木桌椅,站起身来,将从山上采回的草药和简单的食材一一取出。他的动作有些麻利,尽管一整天在山林间奔波,身体略感疲惫,但他依然全神贯注地准备着晚餐。他小心地拿起一根木勺,掂量着锅里的米,将清水倒入锅中,慢慢加热。
火堆旁的柴木开始咔嚓作响,李青云往锅里加了一些新鲜的野菜和几颗干瘪的红薯,心中想着李金龙的伤势。他知道金龙这几日因失血过多和疲劳,身体难以恢复,必须要补充营养才能加快痊愈。他从竹篓里取出一些剩余的干粮,并且拿了几块昨日上山打到的野兔吃剩的一点兔肉,轻轻放进锅中,听着锅里水泡发出的轻微响声,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气。
锅里的食物渐渐开始冒起白色的蒸汽,香气弥漫开来。李青云忍不住再次回头看了一眼李金龙,见他靠在床头,微微闭着眼睛,眼角眉梢都带着疲惫,心里不免一阵酸楚。他深吸一口气,重新集中注意力,将锅中的食材翻动,让其均匀煮熟。
“李兄,吃点东西吧。”李青云放下木勺,走到床前,轻轻扶起李金龙。看着李金龙仍然面色苍白,眼中流露出些许关切,李青云轻轻地将他托起,用枕头支撑他的背,让他能够稍微坐起来。
李金龙虚弱地抬起一只手,握住李青云递来的碗,声音带着疲惫:“谢谢你,青云,没想到我这么废物,连吃饭都得靠你。”
李青云微微一笑,自己也端起了一碗汤,轻轻放在李金龙手中:“您不是废物。要不是您,我早就没命了。只要您早日康复,这些琐事自然就由我来做。”
李金龙低头看了看碗中的汤,沉默片刻,终于举起碗喝了一口,汤汁温暖顺滑,带着草药和肉香的气息,瞬间让他体内暖洋洋的,疲惫感稍有缓解。“嗯……这味道还行,不亏是你做的,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