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青云之路什么意思 > 第15章 京城风云再起(第2页)

第15章 京城风云再起(第2页)

薛逸风护送囚犯边走边战,凭借狭窄的地形阻挡敌人。他的剑法凌厉而果断,硬是挡住了追兵,为乡勇们赢得了宝贵的撤退时间。

最后一批囚犯被送出山洞时,山洞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大喊声:“有人闯进来了!抓住他们!”

薛逸风眼神一冷,举剑站在洞口,冷声道:“你们快走,我来挡住他们!”

囚犯和乡勇们见状,满脸犹豫,但在薛逸风坚定的目光下,他们咬牙转身,快速撤离。

薛逸风深吸一口气,握紧剑柄,迎着冲来的士兵飞身而上。他身形如风,剑光如电,每一剑都直指敌人的破绽。迎面冲来的士兵还未看清他的动作,便接连倒下。

一个领头的士兵大吼:“围住他!他一个人挡不了多久!”

更多士兵从四面八方涌来,薛逸风背靠洞壁,以狭窄的地形为掩护,将敌人逐一击退。他的剑法疾如狂风,招招凌厉,虽然寡不敌众,但却没有丝毫退缩。

与此同时,山洞外围,张福生正在调度乡勇。他大声吩咐道:“点火,放烟,混淆敌人的视线!”

几名乡勇迅速点燃事先准备好的草堆,滚滚浓烟瞬间升腾而起,将山间的视线完全遮挡。一些士兵被呛得咳嗽不止,阵型开始混乱。

“用石头封路!”张福生指挥另一队乡勇,将大块岩石滚下山坡,砸向敌人的后方,阻断了增援的士兵。

“快!抓紧时间!”张福生的声音在烟雾中显得格外清晰,乡勇们迅速行动,进一步制造混乱,为薛逸风争取时间。

薛逸风面对越来越多的敌人,已是满身汗水,呼吸也渐渐急促。他手中长剑不断挥动,将逼近的敌人击退,但肩膀却在一次疏忽中被刀刃划伤,血迹很快浸透了衣袖。

他咬紧牙关,将剑锋一转,借着敌人失衡的机会,将对方一剑挑翻。他冷冷地看着剩下的士兵,低声道:“想要活命的,最好退开。”

士兵们被他凌厉的气势震慑,不敢轻举妄动,场面一时僵持。就在此时,山洞外传来一声尖锐的哨声,这是张福生发出的信号,表示最后一批囚犯已安全撤离。

薛逸风不再恋战,飞身跃出洞口,顺着早已踩好的小路向山下撤退。

敌人迅速追了上来,但薛逸风身轻如燕,步伐灵活,始终保持与追兵的距离。他在山间灵巧穿梭,利用地形不断干扰敌人。

张福生和乡勇早已在山脚布下埋伏,一见薛逸风被追赶,立刻用弹弓和石块阻击敌人。敌人阵脚大乱,不得不放弃追击。

终于,薛逸风抵达了张福生的山庄。劫后余生的囚犯们聚集在庭院中,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和疲惫。他们看到薛逸风回来,无不感激地围上来。

那名老者颤抖着上前,握住薛逸风的手,哽咽着说道:“薛少侠,若不是您,我们这些人怕是再无生还的机会。”

薛逸风扶住他,声音坚定:“你们能平安就好。接下来,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张福生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薛少侠,这次多亏你了。物资账目和囚犯都已安全送出,接下来只需将证据送到京城,刘世安的罪行便无处遁形。”

薛逸风点点头,看着手中染血的剑,目光中充满了坚定:“这是一个开始,等到真相大白,刘世安和张维平都将为他们的罪行付出代价!”

京城风云再起。

翰林院的一日始于清晨。书案上堆积如山的古籍和厚厚的竹简,赵青云挑灯夜读的疲惫还未完全消散,但他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节奏。

这一天,阳光透过雕花窗格洒在书案上,他正用心誊抄一篇古礼文,笔尖在纸上游走,字迹工整,笔画间蕴含着一丝隐忍的坚定。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地传了过来。紧接着,只听得“吱呀”一声响,门被轻轻地推开了,同僚许文端满脸焦虑之色,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他一进门便迫不及待地反手将门关好,然后快步走到赵青云面前,放低声音急切地说道:“赵兄啊,不知您今日可有听到朝堂之上的最新消息?”

正在案前奋笔疾书的赵青云闻声抬起头来,手中的笔也随之停在了半空之中。他看向许文端,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之色,开口问道:“朝堂之上能有何事发生?我这整日埋头于这些公文当中,倒是未曾留意。”

许文端赶忙又向前凑了凑,刻意压低了自己的嗓音,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深深的无奈:“唉!赵兄有所不知,那张大人近些日子竟然在朝堂之上公然提出要扩建咱们这皇宫呐!而且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皇上听后不但没有丝毫反对之意,反而是龙颜大悦,当场就表示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不仅如此,皇上还当即责令礼部和工部必须尽快呈报出此次扩建工程所需的预算费用,并要求他们即刻着手筹备相关事宜呢!”

赵青云眉头一皱,将手中的毛笔轻轻搁下,沉思片刻道:“百姓困苦,边疆不宁,赋税本已沉重,这种提议如何能过?国事危殆,却大兴土木,如此劳民伤财,于国于民有何益?”

许文端叹了一口气,靠着书案坐下,摇头说道:“张维平一党势力庞大,言辞极具煽动性。朝中能直言反对者寥寥无几,沈正华尚书虽力陈此事不妥,但恐怕又会被压下。”

赵青云眼中闪过一抹冷光,低声说道:“张维平把持朝政多年,朝廷内外已经被他势力渗透。此人野心勃勃,毫无廉耻,必须防范。此事不可不察,我近日已有些关于张党的发现,或许可以与沈尚书合谋,逐步瓦解他们的势力。”

两人交谈间,翰林院外的钟声响起,这是每日例会前的最后召集。赵青云与许文端相视一眼,起身整整衣冠,朝会议厅走去。

在宽敞的会议厅内,几十名翰林官员分列两侧,正中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主考官。他环视众人后缓缓开口:“今日之事以整理古籍为主,各司其职,不得怠慢。”

赵青云默默点头,却难掩内心的波澜。他知道,翰林院的表面平静只是假象,真正的朝堂风云正在悄然酝酿。

夜色深沉,月光如水。赵青云回到自己的小院,片刻后,一封信笺悄然送至他的书桌上。信中仅有寥寥数语,却明确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张维平正在加紧调动工部与礼部,确保扩建工程的顺利推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