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忍经原文及翻译 > 第七章 旷达之忍(第1页)

第七章 旷达之忍(第1页)

旷达之忍是一种与世无争、天生乐天派之忍,多为文人雅士所忍。所谓小隐隐山林,大隐隐于世。旷达之忍,既隐于山林,又隐于世,这种忍实际是一种自我修养的精神境界。

魏晋风度也是忍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斗争风云变幻,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如果要想在这一时期保持自己高洁的人格,那就更加困难了。然而恰恰有一群名士,如阮籍、刘伶、王羲之等人,保持着优雅高洁的”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也是忍,忍得旷达,忍得浪漫,它有自己特定的人格模式,自由、狂放、洒脱不羁而又纯真自然,表现出了对人的本真生命的强烈向往和追求,是人的青春生命的一次艳丽的迸发。

阮籍逃避政治

曹操的子孙从刘氏宗族的手里夺来的皇权,没有几年就保不住了O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策划政变,诛灭曹爽三族,后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干脆就篡夺了曹魏的政权,建立了晋朝。

在这期间,司马氏集团在思想上的控制是非常严格的,他对当时有名的知识分子采取的是又拉又打的方法。当时著名的”竹林七贤“,开始时都不与司马氏集团合作,但由于司马氏集团的分化瓦解,没有经过多长的时间,”竹林七贤“就有的投靠了司马氏集团,有的被找个借口残酷地杀害了。?

阮籍是”竹林七贤“中的著名人物,也是当时的人望所在,他当然看不惯司马氏集团的所作所为,不想与他们合作。他志气宏达豪放,性格傲岸孤高,从小就有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在当时人人惴惴不安的恐怖气氛下,他采取的策略只能是”至慎“,”口不臧否人物“,所以,司马氏集团一直没有找到什么借口来对他实施什么措施。

曹爽专权时,阮籍曾被召为参军,但他以病推辞,隐居乡间。一年多后,曹爽被诛,人们都佩服他的远见。他忘情于山水之间,对朝廷的征聘,他不予理昧。后来司马氏掌权,他慑于其高压政策,为了逃避当权者的迫害,才岀任小官。但他”居官无官之意“,做官实在是有些胡闹。实际上,他这样做是为了韬光养晦,为了让司马氏集团以为他只是徒有虚名而无实学的人,不被猜忌。

阮籍好酒是出了名的。当他遇到难题时,常常用醉酒不醒来躲避是非。但越是这样,他的名声就越大。司马昭看到阮籍很有声望,极力要把他拉到自己的营垒来,于是就派人到阮籍那儿,为他的儿子司马炎向阮籍提亲。如果二人做了亲家,那阮籍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阮籍听说后,十分惶恐。他不愿和司马氏联姻,但是若要一口拒绝婚事,恐怕就会有性命之虞。于是,他又故技重施,听说司马昭派的媒人来了,就拼命饮酒,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等提亲的官员来到,只见他呼呼大睡,怎么推他、喊他,都醒不了,什么话也讲不成。只好第二天再来,但他依然大醉不醒。后来司马昭亲自来提亲,他仍是如此。接连许多次,都是如此。弄得司马昭一直没有机会开口,婚事只好作罢。

阮籍这次醉酒,整整醉了60天,终于避开了这个难题。但还是有

许多人想陷害他。钟会心怀叵测,好几次去找阮籍,提出一些问题来问他,想从他的口里找出破绽。阮籍看出他的用意,等他一来,就请他喝酒,自己也喝酒,边喝边聊,一喝就醉醺醺的,似乎什么正经话都说不了,搞得钟会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尽管多次摆设圈套,却不能抓到一点把柄。阮籍因此避免了遭受陷害。

一次,阮籍听说步兵兵营的厨师善于酿酒,还存有三百斛酒。他就主动请求去做步兵校尉,后人因此称他为阮步兵。其实,他恐怕并不只是为了贪杯,这也是为了逃避当时残酷的政治斗争。

然而,在政治斗争的旋涡里是无法自全和自保的。后来,司马昭即位,因为阮籍在当时的文才最好,名气最大,如果他写了即位的诏书,对天下的士人很有号召力,于是,司马昭要他写即位诏书。他一拖再拖,但官员不断地前来催逼,最后还是无法逃脱,还是写了。在他干完了这件最不愿意干的事之后,就郁郁而死。

刘伶醉酒”死便埋“

当然,在”竹林七贤“中,最以饮酒著称的还是刘伶。由于他既善于写诗,又着意饮酒,并专门写过一篇歌颂饮酒的《酒德颂》,所以,后人往往把他看作文人中的酒仙。

刘伶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他性格落落寡合,不随便和人交往,只有阮籍、嵇康等朋友,他经常与其携手同游竹林。刘伶性情旷达,而不以家产有无为念,平生所好,似乎只有饮酒,他的生命与酒已经完全融为一体。他常常坐着鹿车,随身带着一壶酒,让童子着一把铲跟在车子的后面,嘱咐他说:“如果我喝酒死了,你就随地把我埋掉算了,千万不要拘泥于世俗的礼节。”

与“竹林七贤”的其他成员一样,他是非常蔑视世俗的,他的表达方式甚至比“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嵇康还要激烈得多。他放浪形骸到了这个地步,纵酒任性,毫无拘束。有时在家里喝得高兴了,便脱去衣服,赤身裸体,一个人狂呼乱舞。一次,他正跳跃得高兴,正好

有人进来,看见他光着身子,便讥笑他不成体统。他不仅不感到不好意思,反而嘲弄那人说:“天地是我的房屋,房屋是我的衣服裤子,你们这些人竟然钻到我的裤子里来了,干什么啊?”结果,弄得那人狼狈逃窜。

刘伶饮酒无度,损坏了自己的健康,害了酒病,口渴得很厉害,便又向妻子要酒喝。他妻子把酒倒掉,把酒器也全毁坏,哭着求他说:“你喝酒喝得太多了啊,这不是养生之道啊,你还是把酒戒了吧!”刘伶听后说:“对啊!我应该戒酒啊!”他的妻子不相信,一定要他对鬼神发誓才可。刘伶对他的妻子说:“好吧!你赶快去准备酒肉吧,好让我向鬼神祷告厂妻子听了他的话,信以为真,赶紧把酒肉备办好,让刘伶来发誓。刘伶跪下褥告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说完,就拿起妻子准备的酒肉,又喝了个酩酊大醉。

刘伶和“竹林七贤”都不是普通的酒徒,他们或是借酒来逃避现实中残酷的政治斗争;或是以饮酒的疏狂来表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或是以酒来消解无以抒发的悲剧意识,总之,酒在他们那里已经和他们的内在生命融为一体,他们也赋予了酒以圣明的品格。因此,用酒香熏陶出了的魏晋风度一直成为后代文人向往不已的人格楷模。

王羲之父子寄情书法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也是魏晋名士。他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被后人尊为“书圣

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而王家是东晋最有名望的士族。当时,太尉郁鉴有一个才貌都十分出众的女儿,就想趁此机会和王家结亲。他派门客去王导家去挑选女婿,王导家有资格的候选者早就听说了鄒{1621

鉴女儿的芳名,于是就都早早地来到这里,希望能够入选。王导就带着鄱鉴的门客到东厢房一个一个地相看他的子侄。王家的年轻人本来正在各干各的事,看见王导陪着陌生人进来,都好奇地看着陌生人,开始并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后来听说是太尉的门客来为太尉挑选女婿的,又都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地让客人观看,并诚惶诚恐地回答客人的问话。只有一人和别人不一样,他毫不在乎有客人进来,似乎不知道挑女婿这回事,依然坐在东床上,敞着怀吃着东西,并显出一脸怡然自得的样子。

门客回去后,向郡鉴报告说:“王家的年轻人,个个都不错。不过听说我是来为您挑女婿的,都变得矜持拘谨起来。只有一个人还在东床袒腹而食。”郁鉴听了高兴地说:“这个小伙子正是我要选的好女婿啊!”一打听,原来东床袒腹的,就是王羲之,郁鉴十分高兴,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王羲之步入仕途后,勤政爱民,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后因不容于上司,便称病去职,并立誓不再做官。从此寄情山水,既是名±,又是隐士,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他去世后朝廷赠衔金紫光禄大夫。但按照他早已立下的遗嘱,不予接受。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为人与乃父有相似之处,性格豪放,志向高远,处事镇定从容。王羲之和谢安是好友,也是通家之好。有一次,王献之同他的哥哥徽之、操之一起去拜访谢安。谢见过礼,两位哥哥和谢安以及他们家的客人,侃侃而谈,但所说的大都是生活琐事,而王献之觉得谈这一类的话题没有什么意思,只不过寒暄几句,然后便

不动声色地坐在那里听大家说话。

等王家三兄弟走后,客人们和谢安一起评论他们的优劣高下。有

的说徽之卓尔不群,有的说操之一表人才,谢安却认为年岁小的献之

最好,这使得客人们大惑不解。谢安解释说:“吉人往往寡言少,因为

他说话很少,所以他将来一定很有出息。”果然,后来只有王献之的成就可以与父亲相提并论。

厂?’‘―0,’C?VP59净P争~p亨申,pXP‘B审4序~~^,净-00:申戏

魏晋风度历来是人们所向往的,这不但是学术之大成,同时j也是大忍,也可以说是忍才使得他们在学术上取得了成就。嵇康、f刘伶、王羲之、王献之等人本是大才,就是看不愦黑暗污浊的官}场,所以致力于学术研究终成大器,但后人想要效法,又谈何容,易。毕竟,人是万物之灵长。人还是有追求的,从某种意义上讲』f它总可以为人做一人生坐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