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哼,要是他看不上你,你就从电视台挑些年轻漂亮、充满朝气的女孩来。”
祁同伟眼神中透露出几分阴鸷,紧紧盯着女人,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
“不管用什么办法,必须抓住李达康的把柄,让他有所忌惮。
否则,只要他愿意,随时都能将那些要命的视频散播出去,到那时,我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后半辈子就全毁了。”
“我明白了。”
女人听着祁同伟这一番充满威胁与警告意味的话语,脸上的不情愿瞬间被凝重和担忧所取代。
她心里清楚,这件事已经关乎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一旦祁同伟真的因为此事倒台,自己也必然会受到牵连,在这京海市恐怕再无立足之地。
想到这里,她尽管满心的不安和恐惧,但也知道此刻已没有退路,只能咬咬牙应承下来,只是那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泄露了她内心的紧张。
。。。。。。。
市委办内,此刻的气氛显得有些微妙。
程铭本以为精心筹备的那场饭局能够按照他的计划,成功地孤立张庆峰,从而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为秘书长祁同伟赢得关键的一局。
然而,事与愿违,他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这顿饭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各科的负责人都陷入了沉思,开始重新审慎地考量自己与张庆峰之间的关系。
其实原因并不晦涩难懂,关键就在于李达康的态度。
在那场暗流涌动的饭局上,李达康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张庆峰的支持。
在官场这个错综复杂、充满变数的大舞台上,或许有人曾对李达康的工作能力持有保留意见。
但此时此刻,却没有人敢轻视他那被命运眷顾的运气。
毕竟,他经历了领导的倒台风波,却依然能够稳稳地保住自己的位置,毫发无损地继续前行,这样的经历本身就足够引人注目。
因此,他所做出的选择,自然而然地被众人视为一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风向标。
大家都心底暗自猜测,李达康如此坚定地站在张庆峰这一边,是不是他凭借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察觉到了一些被其他人忽略的关键信息?
于是,在张庆峰的办公室门前,出现了一幕颇为引人注目的景象——各科科长自觉地排起了长队,等待着向张庆峰汇报工作。
他们的脸上带着殷勤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急切与讨好,都希望借此机会向张庆峰展示自己的忠诚和能力,从而在这场权力的重新洗牌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然而,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唯独缺少了李达康的身影。
原来,李达康还未踏入单位的大门,就接到了一个来自京海市电视台副台长冯晓芸的电话。
冯晓芸在电话中客气而又带着几分期待地询问李达康,是否考虑为沙瑞金安排一次专访。
她详细地阐述了此次专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称这将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能够让沙瑞金以市委书记这一全新的身份,正式地在公众面前亮相,从而迅速地提升他在民众心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他后续的施政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李达康在电话这头听着,这件事的决策权远远超出了自己的职权范围。
所以,一到上班时间,他便马不停蹄地直奔沙瑞金的办公室,第一时间向他请示关于专访的事宜。
沙瑞金坐在办公桌前,微微抬起头,沉思片刻后,轻轻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接受专访。
毕竟,在京海市的官场传统中,一把手在上任之后,接受市电视台的专访已经成为一种惯例。
回顾过去的几任市委书记,包括高育良在内,无一例外都曾在市电视台的演播大厅中,面对镜头和全市民众,阐述自己的执政理念、工作规划以及对京海市未来发展的展望。
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拉近了与市民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市民对市委市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沙瑞金初来乍到,也深知遵循惯例、顺应民意的重要性,自然不想在这个时候打破这个传承已久的传统做法。
于是,他便委派李达康前往市电视台,与他们就专访的具体细节进行深入的沟通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