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壮年纪太小,但对于打仗所造成的后果还是有深刻体会的。要知道,当年日本兵在中国的土地上四处横行,而华夏的抗日队伍和日军之间的各种大大小小的战役,壮壮虽然没有亲眼见到,但其后果在胡家庄及后来的逃荒路上也是有亲身体验的。
“姐,我们是不是又要离开现在呆的地方了?”壮壮一脸了然的问。
“暂时不用!但迟早会走!你和娘心里做好准备就行!还有,练武每天都要坚持,如果万一有什么事,也能保护好自已!”小菊认真的叮嘱道。
“姐,你放心!我会努力的!到时不但保护好自已,还要保护娘和阿姐!”壮壮一脸坚定的承诺。
“你这小屁孩!”小菊见到壮壮那一脸老成的神色,有些好笑的敲了下他的额头,立马让壮壮抱头大叫,“姐,你又敲我的头!迟早被你敲傻了!”
“好了!你们两姐弟就别闹了,先吃饭吧!等明天小菊回部队上班时,找人打听一下,是不是真的要和**打!”小菊娘看着眼前这双可爱的儿女,眼里透着股担忧,但随即又变得坚定起来。
第二天,小菊一来到部队驻地,就感觉到和平时有所不同。一路上碰到的军人,都少了几分从容,多了几分行色匆匆。当小菊来到外科办公室时,涂主任通知大家今天上午所有人都必须去大会堂开会。
等小菊跟着医院的同事一起来到驻地的大会堂时,才知道这是一场由最高军领导粟裕、谭震林组织的战前动员大会。在大会上,粟裕、谭震林给大家说了下目前国内的形势,
同时在大会上,粟裕很气愤的道:“同志们,老蒋于六月二十九日,悍然不顾国共之间的‘停战协议’还没到期,**的代表团还在南京和谈,就派国民党郑州绥署主任刘峙挟12个整编师,一个骑兵旅,以及汉口、西安两地之空军,向宣化店猛扑,企图把我中原解放军压迫至桐柏、大洪山区,一举歼灭。
但中原解放军在**中央的决策果断下,在**、郑位三、王震、王树声等领导下,在抗击了**进攻之后,除留下的一部在原地坚持游击战争以外,其余的人都成功突围。
而由皮定钧率领的战士们,在经过二十多天的苦斗,终于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数道封锁线,经黄安、麻城,过霍山、寿县,跨越津浦铁路,进入了我们苏北解放区。
在这里,大家要热烈地欢迎着胜利突围来苏北的中原战友,要向他们学习,粉碎老蒋想消灭**的阴谋!”
粟裕司令的这段话,把在场所有的战士及将领的愤怒之心成功的点燃,接着
粟裕、谭震林在会上又把全国**和**之间的情形给大家说了后,很快话头就转向了苏北解放区的情况。
小菊这才知道,历史的进程没有丝毫的改变,老蒋依然是以进攻中原解放军作为他发动内战的的。
他在进攻中原解放区后,又发布了向各个解放区进攻的命令。而小菊所在的进攻苏皖解放区,此时正被**的31个旅27万余人的兵力包围着,而小菊却知道她所在的华中野战军只有三万人。
三万人对二十七万人!这兵力数量上差距是如此的悬殊!还有武器装备的差距!**的武器就是小米加步枪,而**的装备不是美国政府提供的,就是接收侵华日军的武装在内的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小菊虽然知道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但想想两军之间的差距,其过程的惨烈就可想而知。
当所有的华中野战军听了粟裕、谭震林说的老蒋翻脸,正全面进攻**所建的各处解放区后,不但气愤,而且同仇敌凯。会上‘打倒蒋介石!’‘粉碎蒋介石的阴谋!’……等等口号响彻云天。
而小菊站在激愤的战友群中,看着身边那一张张激昂愤怒的年轻面孔,心却绞缩成了一团。她害怕,害怕身边这些已经熟悉的战友同事会在这一场战争中失去生命。
但小菊知道,内战是不可避免了。最初**就是不想内战,所以才在日本投降后,和老蒋和谈,但国共此时不管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更何况**还有美国的支持,他怎么能忍受**提出的‘和平民主’和建立‘联合政府’?
此时老蒋要求的是**完全的解除武装,把解放区根据地恭手相让,你**就那么点兵力,想和他平起平坐,想得美!所以无论是桌上谈判,还是私下会晤,抑或是美国人调处,老蒋都毫不让步。既使不知道历史的人,也可以猜知老蒋是迟早会翻脸的。
“小菊,你在想什么?”站在小菊身边的周立民用手肘轻轻捅了下小菊。他才来苏北根据地,对于**还没有完全的归属,他是听人说红色根据地的人在灾年也能吃饱饭,并且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很平等,这才跟过来的。
“我们的工作很快也会重起来了!”小菊叹了口气。
“都是华夏人,为什么要相残呢?”周立民也叹口气道。
“别乱说话!老蒋都不想给我们生存空间,我们自然就得反击!”小菊担心周立民在这敏感的时机,胡乱说话,闯了祸都不自知,忙瞪他一眼,解释道。
“这点我赞同!只是觉得**不应该挑起内战的!难道就不能和平解决两党之间的争议吗?”周立民有些不解和心烦的嘀咕道。他不喜欢战争,特别是这种内斗的战争,到时受苦的还是平民百姓。
〖
正文 第二百三十二章 根据地生活(二十一)
散会后,各团各队各部门都把自已的人组织回去继续开小会,而小菊她们外科全体人员也按涂主任的要求,一散会就全集中到外科大办公室,对即将到来的战争说说各人的想法以及对工作上的打算。
绝大部分人的情绪都是激昂的,都表着决心,要和老蒋奋战到底。同时都要求能进入战地医疗队,要求分配到最艰苦的前线去,甚到有人当场还写起来血书,来以表决心。
小菊被众多战友同事的这种毫无个人私利的热血深深的打动了,她也不由自主的把心中的畏难、害怕等自私的情绪屏弃掉,更何况**在苏北战役上,历史上虽然记载着是失利的,但是部队却是撤到了东北一带。到时让娘和壮壮跟着大部队安全撤到东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想通这一切的小菊很快也溶入了这种气氛之中。连对内战颇有微词的周立民,在周围的人都对老蒋满腔的愤恨及一腔热血的备战的情绪的影响下,也陷入了一种跟随的狂热。小菊见周立民跟在众人身后大声的要求去医疗队,上前线的模样,第一次感觉到了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怪不得古代的孟母,为了儿女有个好的生活环境,竟然对其住处三迁呢!
开完科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