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两路倭寇遭到秦泰的守军激烈的阻拦,他们寸步难进。中间一路倭寇,依仗自己人多势众,攻了进去。不但杀死了所有的阻拦者,更是夺取了不少秦泰大明士兵的弩箭。
田中一郎不愧是一个大头领,没有自己顾自己杀进莆田城,而是分出人马去帮助其他两路人马。当时士兵们不知道中间一路已经被倭寇攻破,所以没想到倭寇会内外夹击。当城内发出撤退命令的时候,城外的人已经死伤严重。而传递消息的老人,却因为怕死自己躲进了城里。这才导致城外近一万的士兵和百姓死伤大半。
退守莆田城的大家,马上关上刚修好的城门。在城楼上和倭寇对战的大家,也被这么多的倭寇吓到了。大家初略估计了一下,倭寇人数怎么的也有两三万,大大超过了之前估算的人数总和。
传递消息的老人终于得到了报应,因为他的胆小,没有及时通知到左右两边,导致老人的大儿子死在了倭寇手上。老人的二儿子也对自己的父亲很鄙视,说要和这个老人家脱离关系。老人家第一次觉得自己错了。
田中一郎真的带来了大型攻城工具,云梯、攻城车、石炮等等。
秦泰知道城门毕竟刚建造,还不够牢固,估计坚持不了多久了。所以冒险下令放弃城门,退到内城和倭寇进行最激烈的巷战。一房一楼,一街一地的和倭寇开展斗争。这时候弩箭的威力就能发挥了。
田中一郎以为城门攻破以后,大明军队算失败了。所以没有预留预备队的下令,全部进城杀光所有的男人。这时候田中一郎的人数是二万人左右,秦泰的实际战斗人员加上所有妇女不过两万五千人左右。
秦泰亲自带一队弩箭手把守一个区域,展小小带着一群敢死队队员近距离和倭寇发生肉搏战。弓箭手在一边找机会就放箭。最后的妇女也人人手里拿着武器,准备随时冲出来和倭寇决战。
秦泰的弩箭队发挥了重大的牵制作用,近两万的倭寇,秦泰的弩箭队一共消灭了近万人,几乎消灭了一半。展小小的敢死队几乎全体阵亡,只留下了展小小和三个戚家军的老兵,四人也伤势严重倒在血泊之中。是后来在情理的时候,才发现他们还活着的。
当敢死队员全部倒下之后,妇女队动手了。她们这群妇女们,几乎是两三个人围住一个倭寇,不要命的和倭寇对杀。倭寇用倭刀砍妇女,妇女用自己手上的武器捅倭寇。事后清理现场的时候,多数妇女和倭寇几乎是缠在了一起。大家想分开他们,却只好砍断倭寇的手脚、身体才能分离出来。好些妇女是抱着倭寇,用自己的牙齿死死的咬住倭寇的咽喉或者其他部位而死的。
后来妇女队死光了,老人们纷纷拿着所有可以用的武器冲向倭寇。一个老人用手里的秤坨子砸死了一个倭寇,却被另外一个倭寇从背后用倭刀砍死了。一个老太太,用手里的一把菜刀砍死了一个倭寇,已经没力气拔出菜刀,倒在了倭寇身边。
田中一郎最后被“马三刀”和其他两个戚家军的老兵包围了。这时候田中三郎和竹内太郎已经被大明士兵杀了。“马三刀”亲手杀了田中三郎之后,过来围住田中一郎。田中一郎知道大势已去,所以不再纠缠,准备带着不多的手下逃回大本营。只要他们不死,总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田中一郎带人杀出莆田城,这时候在一边的秦泰,马上翻上上马,追赶田中一郎。“马三刀”不放心秦泰,也连忙骑马追上去。在两个人的夹击下,田中一郎的所有手下全部击落被杀。田中一郎企图用钱买通秦泰,秦泰二话不说直接用手里的弩箭射杀了田中一郎。除去了这个危害福建多年的倭寇头子。总算为福建杀了一个杀人魔王。
得知田中一郎被杀之后,城里大家总算得到了一些安慰。可是亲人的死伤更加令他们哀伤。不但五千士兵只剩下不到一千人,而且一万多的青壮年几乎全部阵亡。一万五千多的妇女,剩下不到三千人。老人也几乎死伤过半。唯一的没有受到伤害的就是孩子们,他们没有一个伤亡。
战后,秦泰大力救助伤者,尽力保护伤者恢复。因为田中一郎被消灭,其他倭寇不敢再侵犯莆田。秦泰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更多的百姓前来投靠秦泰。秦泰利用新来的百姓,征兵补充兵源的同时,将莆田大力发展开来。逐渐以莆田为中心,渐渐在福建发展起来。
第二十二回 白兔戴冠二十二
秦泰带着大家重建莆田县的时候,俞大猷始终没有露面。不管是在秦泰新到福建的时候也好,还是选定莆田城作为根据地也好,还是在田中一郎进攻莆田前后也一样,这个名义上的福建最高军事长官,手里有大量军队的俞大猷,就是不露面。
事后秦泰和一些戚家军的老兵分析,原因有这么几点:第一,俞大猷和戚继光一样,都是江南总督胡宗宪大力提拔起来的将领,他们对于胡宗宪的提拔之恩不敢忘记。胡宗宪和秦泰的不对路,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所以俞大猷不好意思和秦泰走得太接近。第二,秦泰此次带着福建本地士兵来福建,名义上是安抚福建百姓,其实有点“越权”的嫌疑。就连一般的士兵也以为秦泰在和俞大猷分福建的军权。虽然秦泰不过小小六品官员,但是秦泰身后有裕王,手里不但有兵而且有粮有银子,这样一来就比什么都没有的俞大猷强上许多。历来都是文官管武将,六品文官压制或者制衡一二品武将的事情在大明不是没有过。如今的戚继光身边不是有一个谭纶吗?所以俞大猷不得不提放秦泰。第三,秦泰带来的士兵不但都是福建本地人,而且有一些曾经还是戚继光的手下精兵。俞大猷怕戚继光“捞过界”,有了将来占领福建的可能性。第四,任何一支军队都不希望身边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所以俞大猷宁可坐视秦泰的军队被田中一郎消灭,也不愿意和秦泰合兵一处。
虽然俞大猷不管不顾秦泰,但是秦泰用自己的实力和百姓们的众志成城,打赢了田中一郎。这样一来秦泰的名声大振的同时,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拥护。越来越多的百姓赶到莆田,请求加入到秦泰麾下的地盘。
这时候秦泰却不在莆田城里,而是出现在莆田城外不远的一座古刹里。身边只带了展小小和小灵子两个随从,他是应邀前来品茶论道的。
邀请秦泰的人,是这里寺院里的主持小山大师。陪同在一边的还有一个秦泰的老熟人,秦泰名义上的师傅。就是那个曾经一心想求秦泰成为出家人的山西平遥寺庙中的大长老。
秦泰喝着福建特有的乌龙茶,和两位大师坐下谈论着佛法和佛教历史。
说起这座寺庙,不得不提起另外一座古刹和几个高僧大德。这座古刹就是位于河南中岳嵩山少室山上的少林寺。这座古刹始建于两晋时期,属于中国第一批的古刹之一,虽然年代没有河南洛阳白马寺那么久远,但是名声一点不亚于白马寺。原因是因为少林寺不但是禅宗祖庭更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和传承地。
南北朝的时候,从天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来了一个叫菩提达摩的高僧。他曾经是天竺国的王子,有机会继承父亲的王位,但是他遇上了他的师傅,在师傅的点拨下出家为僧。他的师傅圆寂【出家人称呼离世为圆寂】之前告诉达摩,三十年之后东去天心传教弘法。这个“天心”就是指中国内地。达摩遵从师傅的遗命,在他一百零八岁的时候出发,走了近五年才来到中国。一路上不但领略了中国的风土人情,更创造了一些奇迹。例如“一苇过江”、“单人过沙漠”等等。后来达摩选在少林寺落脚,面壁修炼数年之久。在中国开创禅宗,广收弟子门人。后人称达摩为“禅宗祖师”,建立起中国佛教第一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