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钮祜禄氏的 > 第17章 天子垂青玉振金声(第1页)

第17章 天子垂青玉振金声(第1页)

秋风凛冽,枯叶在青石路上簌簌作响,昭示着时间的流逝。三年的教养岁月如指间沙般逝去,毓安、毓荣茵与众多皇子贵女们在紫禁城的讲读处日复一日地接受着严苛的教育与宫廷礼仪。如今,决定他们仕途命运的考核终于来临。面对这场权力的初次较量,兄妹二人已蓄势待发。

清晨,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早秋的宁静,宫内气氛较往常显得更加肃穆。今日的宫内气氛与往常大不相同,太后、康熙帝、佟佳皇后亲自到场,见证这些贵子贵女的才学考核。这不仅是知识的检验,更是对他们在宫廷之中心智与权谋的试炼。

毓安一袭玄色锦袍,眉目如画,气质冷峻。他步伐从容,目光扫过周围的贵子贵女们,发现不少人神情紧张,双手紧握,隐隐颤抖。他心中暗自一笑:“看来这场考核,对许多人而言,早已成为心头重担。”

毓荣茵身着青丝缎衣,眉目含笑,步履间自有一股从容之气。她望向身旁的毓安,低声道:“哥哥,今日之考,除了学识之外,更是一次彼此之间的较量。那些视我们为竞争者的人,恐怕不会轻易服气。”

毓安淡然一笑,声音低沉:“他们若不服,那便让他们无话可说。”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丝冷冽:“这次的考核,是给皇上与太后看的,更是给那些窥探我们的人看的。”

两人言谈间,朝瑰公主已走到近前,笑意盈盈地道:“茵姐姐,安哥哥,今日你们定要一展风采,我可是很期待呢!”

毓荣茵微微一笑,目光柔和:“朝瑰,你今日也需好好表现,皇上与太后对你寄予厚望。”她话虽柔和,却不失谨慎之意,毕竟这场考核关乎每个人的命运,容不得半点失误。

毓安目光沉静如水,扫视着周围的贵子们。虽然表面上人人镇定自若,然而他已从他们微颤的手指与额上的汗珠中察觉到了隐藏的紧张。毓荣茵则如同一朵静待绽放的牡丹,眉眼间透着几分自信,深知兄妹二人早已在宫中树立了不可撼动的地位。

就在二人刚到考场时,前方的议论声传入耳中:“这次太后、皇上和皇后齐至,怕是要设下重重考验。”其中一人冷笑道:“但最终花落谁家,怕还是那对钮祜禄兄妹。三年来,他们屡屡得到皇上青眼相加,想必今日也将脱颖而出。”

这话不禁让其他贵子们若有所思。三年来,毓安和毓荣茵的表现早已为宫中人熟知。兄妹二人的智慧与沉稳在每一次宫中的事务中都展露无遗,他们的冷静与出众才干,让不少朝臣与嫔妃暗暗敬服。

毓安微微挑眉,淡淡一笑。这些议论虽入耳,却在他的心底激不起半点波澜。权谋之道,历来风云变幻,他的胜利从来不会寄托于旁人的议论。

考场设在太和殿前,殿前的金色地毯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几十张桌案整齐排列,笔墨纸砚早已备好。贵子贵女们依次就位,面色凝重,气氛肃然。

讲读官肃然宣读考题:“此次考核共分为四部分,分别是笔试、策论、才艺展示与心智考验。皇上与太后将亲自监督,诸位公子、小姐务必全力以赴。”

康熙帝端坐在高位,目光锐利,威严四射。太后则神色从容,眼中流露出对众人的期待与关切,而佟佳皇后温柔端庄,眉目间带着慈爱。三人静静观望着,等待这些未来的大清栋梁展现出他们的才学与能力。

笔试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考察的是各位贵子贵女对诗书礼仪、历史地理以及朝政大事的了解。这不仅要求他们有扎实的基础,还要能够在短时间内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复杂问题。

毓安提笔,扫过卷面的考题。他的心中暗自冷笑:“不过是《资治通鉴》的论述,意图借历史兴衰之理,以此考察我们的治世之才。”他心中有数,落笔如飞,迅速在卷面上写道:“治国之道,务在防微杜渐,若君王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臣下必逐渐懈怠,权臣乘机而起,外族趁势而入,终至国破山河倾。”字迹刚劲有力,文辞严谨,仿佛他心中所设想的未来也是如此明晰。

毓荣茵则在考题中融入了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她引经据典,巧妙地在《论语》《礼记》中摘取句子,辅以自身的见解,言辞间透着一种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她心中自有一番计较:“皇上与太后此题,意在测试我们的见识与胸襟。我若能从君王之道与臣子的责任切入,必能合他们的心意。”

笔试结束,众人纷纷交卷。康熙帝目光锐利,扫过一张张试卷,看到兄妹二人的答卷时,他唇角微扬,对太后低声道:“安儿与茵儿果然不负朕望,所写之言皆极为精辟。”

太后微微点头,面上露出一丝满意之色:“二人心思缜密,才学过人,的确不凡。”

然而在一旁的董鄂·宸瑜与赫舍里·墨廷却并未因这赞许而显得轻松。赫舍里·墨廷微微皱眉,暗道:“毓安果然是我最大的对手,他的笔锋如此锐利,怕是将来朝中争斗,定有一番难缠。”

策论是这场考核的重中之重,它不仅考察众人对朝政大事的了解,更是对其心智与分析能力的检验。考题极具挑战,要求众人结合当前的边城动乱,提出稳妥对策。这不仅是对朝政大事的考量,更是对个人战略眼光的检验。这对年仅十二岁的贵子贵女们而言,是极为艰难的考验。

毓安率先起身,目光坚定,他不疾不徐地说道:“皇上,臣子以为,边城地势险峻,敌军据险而守,正面攻伐不智。我军若能先守而不攻,待敌军疲惫,再择机进攻,则可大大减少损失。再者,边城的军粮调度尤为关键,唯有保障充足的后勤支持,方可在战局中占据主动。”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思路清晰,建议精准到位。

康熙帝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许:“毓安的策略稳妥,果然是深思熟虑。”随即对身旁的太后轻声道:“此子虽年幼,见解却极为老练。”

然而,董鄂·宸瑜不甘示弱,他随即站起,语气略显激昂:“皇上,微臣以为,战机稍纵即逝,若我们长时间按兵不动,敌军或许会借机增强防御。因此,应派奇兵夜袭其后勤补给,配合正面进攻,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董鄂·宸瑜的发言引来一片低语,康熙帝皱眉思索,显然在斟酌其可行性。

毓荣茵却在此时出声,她面带微笑,语调温和却坚定:“董鄂兄的策略固然精妙,但夜袭风险颇高,若稍有不慎,便会导致兵力损失过大。臣女以为,兄长所言守势为主之策最为妥当。”

毓荣茵随后接着发言,她的思维敏捷、分析透彻,迅速指出了边城防务中的一些隐患,并提出了加强内线防御的策略。

毓荣茵的话语带有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令在场之人不由自主地点头称是。董鄂·宸瑜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却也只能按捺下来。

毓荣茵的策论不仅从战术角度切入,更结合了后宫与朝堂之间的权力平衡,让康熙与太后深感惊叹。康熙帝见此情形,朗声笑道:“安儿、茵儿果然心思缜密,今日之策,朕甚是满意。”他不动声色地望了一眼董鄂·宸瑜,意味深长。

才艺展示环节,各位贵子贵女纷纷上前展示自己的技艺,有人弹琴,有人舞剑,有人泼墨作画,各显其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