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之前,你必须明确而清楚,你擅长什么,只有这样,你才会在众多的目标当中,找出自己真正的目标,才能找出自己的最佳位置,最终成为一个幸运的人。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如果抱着自己的弱项不放,那就荒废了自己的强项。人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对强项和弱项的抉择。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才能做出好的成绩。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一直奉行“只改进,不发明"的原则,专门针对公司买进的电器专利,以及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改进。松下先生认为,这种做法与发明相比较有几个好处:一是节省时间,二是降低费用,三是保证效益。比如,他们曾经成功地改进了索尼公司的"贝塔马克斯”录像机。虽然索尼公司的录像机先行进入市场,但是,因为松下改进后的录像机容量大,体积小,性能可靠,且价格低,最后还是松下赚了大钱。
创造的关键有时候并不是从无到有,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才能发展壮大。
很多人,盲目追随别人,就如东施一样,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眉的样子好看,就去模仿,不但没有取得好的效果,而且失去了自己的本色,让自己变得更丑了。
在生活当中,我们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做事情,都要知道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句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真的当了元帅,你就能扛起元帅的大旗吗?当不了元帅,就安安心心地做士兵,一样能够在自己的位置上取得好的成果。
韩信为刘邦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刘邦任命韩信掌管军事大权,只要韩信愿意,或许他就有机会取而代之,但是为什么他没有这么做呢?可能是因为他对刘邦无限的忠贞,更是因为,他了解自己,他知道自己是个武夫,在战场上可以战无不胜,但是却不善于打理天下。只有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做适合自己的事情,才能将自己的才能完全地发挥出来。
卖辣椒的人,都会经常碰到这样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那就是不断会有买主问:“你这辣椒辣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答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怕辣的,立马走人;答不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喜欢吃辣的,生意还是做不成。当然有解决的办法,那就是把辣椒分成两堆,吃辣的与不吃辣的各取所需。
一家大型农贸市场里新搬进了一家卖辣椒的商贩。她的旁边是一个卖土豆的商贩。卖土豆的商贩趁着眼前没有买主,就自作聪明地跟卖辣椒的商贩说:“你把辣椒分成两堆吧。这样好卖一些。”没想到卖辣椒的商贩笑了笑,轻声说:"用不着!"
说着就来了一个买主,问的果然是那句老话:“辣椒辣吗?"
卖辣椒的商贩很肯定地告诉他:“颜色深的辣,颜色浅的不辣!"买主挑了一只,掰开一试,果然没错,挑好后满意地走了。也不知今天是怎么回事,大部分人都是买不辣的,不一会儿,颜色浅的辣椒就所剩无几了。卖土豆的商贩于是又说:“把剩下的辣椒分成两堆吧,不然就不好卖了!"然而,卖辣椒的商贩仍是笑着摇摇头,说:"用不着!"
又一个买主来了。卖辣椒的商贩看了一眼自己的辣椒,答道:“长的辣,短的不辣!"买主依照她说的挑起来。这一轮的结果是,长辣椒很快告罄。
看着剩下的都是深颜色的短辣椒,卖土豆的商贩没有再说话,心里想,这回看你还有什么说法。没想到,当又一个买主问时,卖辣椒的商贩信心十足地回答:"硬皮的辣,软皮的不辣!"卖土豆的商贩暗暗佩服,可不是嘛,被太阳晒了半天,确实有很多辣椒因失去水分而变得软绵绵的了。
卖辣椒的商贩卖完辣椒,临走时对卖土豆的商贩说:“你说的那个办法卖辣椒的人都知道,而我的办法只有我自己知道!"
人潜在的智力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着无穷的价值。我们能够创造的方法也是无尽无穷的。对问题来讲,永远没有标准答案,永远有更好的方法等着我们去发现。
有时候我们解决问题找不到答案,却可以从相关的答案中找到对策,这就是举一反三的能力。举一反三的意思是: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应用到解决问题当中来,更通俗的解释是:掌握一种方法能够适当地去认识相近的几种方法,或能够去解决几个类似情形的“案例”。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针对同一种问题使用,而且还可以跨问题使用。
如果不能像太阳那样照耀大地,那么就要如繁星般点缀夜空;如果不能像参天大树那样傲然挺立,那么就要如小草般为大地增添一抹绿;如果不能像海洋那样澎湃汹涌,那么就要如水滴般滋润万物;如果不能在所有工作领域中有所建树,那么就要在适合自己的工作中做出斐然的成绩。相信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有时候职位的高低并不是衡量个人工作能力的唯一标准,比起一味地追求高薪高职,认清自身价值,找准目标与方向,定位好自己,做好本职工作,成为不可替代的那个人显得更为重要。在很多的时候,人们总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看似美好的事物,却往往忽略了它是不是真的适第日童…兰会建一的才是。曇好的
合自己,也许曾经苦苦追求的东西,到头来发现那只是一场浮华。做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喜欢自己的工作,才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不要认为做更高一层的工作就会收获更多,木匠做不了打铁的活,找到适合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找准“螺母”的价值
一个人在某一位置没有价值并不意味他在所有位置没有价值。所以,一个人在选择了某一职业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但是毫无成果,就要认真考虑一下:自己在这个位置上是否是个“不合格的螺母。”
如果你不审视自我,当你在自己的职位上失去价值时,你还意识不到自己成了“不合格的螺母此时,你已面临着失业的危机。突然有一天,你被“无情”地解雇了。你却认为自己工作很努力——不知道自己做的都是无用功,从心理上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将会对你造成很大的打击。
衡量一个人在某一位子上是否有价值,不在于他做了多少工作,而在于老板对他所做的工作接受了多少,也就是说他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相当多的人所付出的努力本来足以取得显赫的成就,但是由于他们所做的都是无用功,他们的含辛茹苦就像边建设边破坏一样,最后的结果仍然是支离破碎的一堆。他们的能力不可谓不够,时间不可谓不多——这些都是事业成功的经纬线条——但是,由于他们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他们用力推来推去的只是个空无一物的纺织机,真正的工作之网上一根线都没有挂上,就注定了难以出人头地。
一个朋友曾经讲述了一次亲身经历:临下班时,一个男孩找到他,说是机器上的一个螺母掉了。他随口应着,然后拿着扳手、钳子等工具和一大铁盒新旧不一、型号各异的螺母去了男孩所在的操作间。刚要动手时,下班铃声骤然响起。由于机器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只不过是换一个螺母而已,他不想只为了换一个螺母而把手弄脏,所以打算明天上班时再换。
次日刚上班,他便带着所有的工具去那个男孩的操作间,哪知,他看到那个男孩的机器旁边正站着公司的老板。
“你必须在两分钟之内让机器恢复运转。”老板发怒道。
他心想:“两分钟换一个螺母,还不是小菜一碟,其实连一分钟都用不了。”却不料,一盒子的螺母竟没有一个是与螺钉的尺寸、型号搭配得当的,他陷入了尴尬的沉默之中。最后老板一字一顿地说:“对于这台机器而言,只有那个与螺钉吻合得天衣无缝的,才能叫做螺母,其他的叫做废铁,现在你盒子里的全是一块一块的废铁,没有一个螺母工厂就好比这台机器,工人就如同一个简单而不可或缺的螺母。"
这位老板的话说得很有道理,螺母只有在与螺钉相吻合时,才能体现螺母的价值,这时螺母才能真正称为螺母。反之,不能与螺钉吻合的螺母则毫无价值可言,只能称之为废铁。尤其是最后一句话,其言外之意是:如果把工厂比做一台机器,把员工比做螺母的话,员工只有在自己的位置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才能称为构成工厂这台机器的螺母;如果作为一名员工,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能给老板创造价值,或者说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时,则只能叫“废铁
当我们面临职位的选择时,不要考虑自己拥有了某个职位后会获得多少收入,也不要在乎自己会因此而获得多大的地位和名望。应该考虑的是,哪个职位能够让自己发挥出最大的才能,能够让自我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这样的职位才是你真正需要的;而且,只有在这样的职位上,你才能激发出自己的潜能,使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满怀壮志,做出一番成就。只有找准自己价值,你才是一个合适的“螺母”。
有一个名叫汤姆的年轻人独自到纽约闯天下,他一连找了三份体面的工作,但是没干多久就又失业了。汤姆备受打击,决定回家乡去务农。就在这时,他意外地得到了一份销售刷子的工作。在向客户推销刷子的过程中,汤姆的心里总是有一种兴奋、激动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他在做以前那三份工作时从来没有过的。在这份工作中,汤姆擅长交际的优点得到了发挥,他不仅能与客户友好地进行交谈,还同其中的大部分人成了好朋友。在这份工作中,汤姆不断地取得好业绩,也因此大受鼓舞,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后来,他自己创办了一家销售公司,成了知名的企业家。
汤姆的自我价值在工作中得到了实现,也让他获得了真正的成就感。收获这种事业成就感,比获得金钱和名望更重要,而且让自我价值得到实现,也比事业本身的价值更高。
如果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位,即使那个职位本身是平凡的,你也极有可能取得出色的成就;相反,如果你拥有一个在其他人眼中非常好,却并不适合你的职位,你也可能会让自己的职场人生变得一团糟,所以说,最佳职位不是最高职位,而是最适合你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