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南泥湾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了,可这精神文化生活,却还是一片“荒漠”。
每天除了劳动还是劳动,除了开会还是开会,时间一长,大伙儿都觉得有点儿“憋得慌”。
“哎,这日子过得也太单调了,除了干活还是干活!”
“是啊,这每天累得腰酸背痛的,也没个啥娱乐活动,真是没劲!”
“要是能听听音乐、唱唱歌就好了!”
“音乐?唱歌?这年头,上哪儿去找音乐、找歌曲啊?”一个老乡说道,“这南泥湾,除了黄土就是黄土,哪来的音乐啊?”
“这可不一定,咱们可以自己创造音乐嘛!咱们可以用自己的乐器,演奏出咱们自己的音乐!”
这话传到了吴龙的耳朵里,吴龙心想,“这个主意不错,得想个办法,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想到这里,吴龙立刻动身,去找李位和赵连长。
“两位同志,我有个想法,咱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些乐器,这样大家就可以在劳动之余,演奏音乐,放松身心,丰富文化生活,你们觉得怎么样?”
“自己做乐器?这想法不错,我支持你!”李位当即拍板下来。
在李位和赵连长的支持下,一场“自制乐器”的行动在南泥湾拉开了序幕。
制作乐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材料问题。
“这制作乐器的材料,咱们可以就地取材。竹子、木头、芦苇、甚至野果壳,都可以用来制作乐器!”
一个对乐器颇有研究的老乡,耐心的向战士们讲解着,“这竹子可以做笛子、箫,这木头可以做琴板,这芦苇可以做哨子……”
于是,战士们和老乡们开始四处寻找可以用来制作乐器的材料。
他们有的到山上去砍伐竹子,有的到林子里寻找合适的木材,还有的到河边采集芦苇,甚至还有人捡来一些野果壳,准备制作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
“这竹子要选那种粗细适中、竹节较长的,这样做出来的笛子音色才好。”
“这木头要选那种质地坚硬、纹理细腻的,这样做出来的乐器才更耐用。”
经过一番努力,制作乐器的材料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制作工作了。
“这制作乐器,可是一门技术活儿啊!”一个老乡说道,“这不同的乐器,制作方法也不同,需要不同的技巧。”
“是啊,这制作乐器,不仅要动手能力强,还要懂一些乐理知识呢!”
在一些懂乐器的战士和老乡的指导下,大家伙儿开始动手制作乐器。
“咱们先来试试做竹笛吧!”吴龙说道,“这竹笛的制作相对简单一些,咱们可以先练练手。”
于是,一些战士和老乡开始动手制作竹笛。他们把竹子锯成合适的长度,然后用烧红的铁丝在竹子上烫出笛孔。
“这笛孔的位置和大小,可是有讲究的呢!”一个老乡一边烫笛孔,一边说道,“这笛孔的位置决定了音高,大小影响音色,一定要掌握好。”
“是啊,这制作竹笛,可是一门精细活儿啊!”
经过一番努力,一支支简易的竹笛就制作完成了。这些竹笛虽然看起来有些粗糙,但却能吹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哈哈,这竹笛真好听,像百灵鸟的叫声一样!”一个战士吹着新制作的竹笛,高兴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