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谣言越传越多,士气也更加低落!尤其是王三更两人找来的新兵,大多是受了威胁才来,根本没有战斗意志!汉王见此状况,知道此时军心已动,不适合出征!汉王只好费尽唇舌,安抚众人,一天之内,不知许下多少富贵?
当夜,汉王听到乐安城外兵马喧嚣,战鼓震天,不知来了多少人马?站在城楼上守卫的士兵看到这种景象,有的人就已经吓得脚软!
汉王得报,立刻披甲登上城楼眺望,但见城外戈影如山、茅影成林,略略估算,至少也有十万人马以上!但只不知领兵者是谁?又过了一会儿,城外大军推出二、三十台矢弹车,从乐安四面,不断弹射进来许许多多大圆球!汉王原本以为,这些圆球乃是大石块,敌军正在攻城,连忙命手下积极备战,防止敌人攻城!没想到这些圆球一碰到屋梁砖瓦,立刻就散成一片,竟然是一封封捆扎好的书信!
汉王捡起一封观看,竟然是招降书!汉王连忙禁止众人阅读,命令将所有射进来的招降书集中起来!只不过城外的招降书仍然源源不断地进来,汉王就算想禁也禁不了!
更有许多看过的人,向没看过的转述其中内容!
这招降书上头写道:皇帝御驾亲征,现在正在城外!皇帝知道大多士兵,都是受了汉王的骗,才跟着造反!从现在起,只要投降,皇帝一定既往不咎!此外,若是有人能活抓汉王,献给朝廷,就可以封爵;杀了汉王,提首以进的,可以升为守备将军!汉王看见,有许多人读了信后,看他的眼神都十分奇特!汉王知道,他的脑袋现在值不少钱,赶紧躲进王府,让自己信任的心腹卫士守护!
隔天清晨,汉王走到城楼上观看,看见乐安城,早已被大军团团围住!城西的中军大帐,立起的,正是皇帝专用的九龙黄旗!汉王不禁叹了一口气!汉王费尽心机千算万算,但就没想到,宣宗居然敢御驾亲征!这对汉王这边的士气影响甚大,现在的情形几乎是不堪一战!
这时,宣宗的大军中走出一人,手提弓箭!众人只见他引弓一发,箭枝嗖的一声,快速无比,正对汉王而来!汉王一见大惊,幸好身旁两名侍卫连忙举起木盾,将箭拦下!
饶是如此,汉王依旧出了身冷汗!
侍卫将箭尾的书信呈给汉王,汉王一看,居然是宣宗写给他的,连忙展信阅读!只见上头写道:
“朕惟张熬失国,本诸贯高!淮南受诛,成于伍被!自古小人事藩国,率因之以身图富贵,而陷其主于不义,及事不成,则反噬主以图苟安,若此者多矣!
今六师压境,王能悔过,即擒倡谋者以献,朕与王削除前过,恩礼如初,善之善者也!
王如执迷不悟,大军既至,一战成擒,又或麾下以王为奇货,执王来献,王何面目见朕?虽欲保全,不可得也!王之转祸为福,一反掌间耳,其审图之!”
:
70019
第十九章 万里擒凶
汉王读完信后,只觉得心头沉甸甸的,不知该说些什么好!站在一旁的王斌和朱恒却都十分紧张,生怕汉王口中说出投降二字!王斌知道,汉王若是投降,他自己可能反而没事,而王斌等所谓的从龙之臣,却必然是死路一条!王斌现在唯一的生机,只有希望这一战汉王能得胜而已!
接着,汉王将计全师兄弟以及王斌等心腹找来,聚集在王府大厅商议!王斌和朱恒自然是力主决战,汉王思考良久后,也保证绝不会放弃众人投降,以安抚众人之心!于是汉王命令众人各自下去,整备部队,随时决战!众人离去后,汉王却留下计全和马大强两人,三人进到一处密室谈话!
只听汉王说道:“计兄!朱赡基御驾亲征,军威甚盛,我军实在难以力敌!依计兄之见,现在该当如何是好?”计全说道:“王爷!朱赡基那小子北京不待,老远跑来乐安,不见到王爷的面,绝不甘心!此际正是李代桃僵之时!若是此计能成,说不定我等还可乘乱求胜,挥军北上!至不济,也可以保住一命,另起炉灶!”
汉王说道:“这件事本王刚刚也想过,只不过这样一来,势必得牺牲马兄,本王心中实在难安!”这时,只听马大强说道:“王爷对我这粗人一向恩礼甚厚,我今天把命赔上也算是答谢王爷!”
汉王一听此言,立刻拱手客气说道:“那就麻烦马兄!”接着汉王拿起两杯酒,一杯给马大强,一杯自己拿着,然后说道:“马兄,咱们今日痛饮此杯!本王若得富贵,春秋祭享,必有马兄一份!”
两人饮酒之后,计全和马大强就去联络自己师兄弟等人,安排事情!临走前计全问道:“那王大人他们怎么办?”
汉王说道:“朱赡基那小子甚为精明,不留下他们恐怕他不会相信!事到如今,也只有忍痛牺牲了!”于是计全到城楼上,用箭射出一封回信,但他却对王斌等人说,这是明日大战的战书!王斌等虽有怀疑,但也无话可说!信送到宣宗面前,宣宗打开一看,上头竟然说:汉王愿意在今夜戌时初,出城投降,但为避免乐安大乱,造成不必要伤亡,此事只能秘密进行!宣宗见信大喜,将信交给众人传阅!
众多大臣却都劝宣宗提防有诈,老将张辅却说道:“各位大人不必太过多心!现在有乐安数倍的兵马围住此地,我等只要不急不燥,稳稳的跟高煦耗着,十天半个月后,他的粮草用完,我等的补给却在后头源源不绝,高煦也是非投降不可!打不出胜仗,他就算再怎么变,也变不出什么花样!”现在的情势确如张辅所说,朝廷早已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宣宗认为,汉王投降这件事,应该没什么问题!
南宫少秋刚听到汉王要投降,心中直觉这件事一定有问题!但他这回只是冷眼旁观,不再言语,只想在必要时,略尽心力就行了!南宫少秋知道,他在北京大发议论,定下战略,虽然宣宗照单全收,但有许多武将,却对他十分不满!这次平乱,南宫少秋所用的战略,就像下围棋一样,先将敌人的外气堵住,再利用安排好的内应,点破敌人眼位,使敌人做不出两眼自尽!
所以汉王初起事时,虽然声势甚大,然而却只在登、莱二州稍有斩获,其他地方竟然连一场小战役都没有,就被朝廷大军困在乐安!
然而,对众武将而言,领军作战,正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但是南宫少秋定下的战略,却让他们欲求一战而不得,心中当然十分讨厌南宫少秋!
中国自古以来计算战功,皆以“首功”为准!所谓首功,并不是功劳最大之意,而是指斩下多少敌人首级,所以才叫首功!原本首功的计算,是要看到人头才算数,但因人头太大,不好携带,这才改以左耳为凭!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