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认真思考了一番,他居然觉得真特么有道理?
虽然从亲情方面来看是为不仁不孝,但是这种行为,正是明君的体现。
看来,是朕格局小了。
等等,格局又是什么意思?
李治重新恢复严厉的表情,他瞪了一眼刘仁轨:“你还不快记录下来?”
刘仁轨惊呆了,还能这么搞?不过小命倒是保住了,不算坏事。
后来,《旧唐书·高宗本纪》记载。
【仪凤元年,冬腊月丙辰,高宗复撰史册,修正玄武门事迹如实,大怒,左仆射宋真力劝,道:“于亲忤逆,于情合理。”,帝曰:“朕蒙蔽先祖,实为不孝,指皂为白,却为不仁。”遂尊崇古今,以励后人。】
。。。。。。
一周后,宋真没有见到刘应道,于是询问他去了哪里。
“回左仆射,刘少监请了丧假。”
“丧假?”
“是的,他的岳母郑观音昨日刚于长乐门外离世。”
其实大家都知道刘应道娶了谁,就是那个隐太子李建成之女嘛,只是大家都是有素质的人,就没有在背后嚼舌根。
郑观音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她的父亲郑继伯与高僧智越深有交往,看得出来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她当时嫁给李建成的时候才十六岁,还在隋炀帝大业十年。
原本应该拥有平静的一生,但是没想到公公李渊自立为帝了,她被册封为太子妃。
更没想到,有一天二弟会发动“玄武门之变”。
郑观音从万人仰仗的太子妃,一夜之间成为了罪妇。
丈夫死后,她终日悼念亡夫,独自一人将五个女儿拉扯长大,孀居五十年。
郑观音的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令人唏嘘。
她的去世,知道的人不算多,就这样无声无息的离开了。
宋真没有去参加葬礼,不打扰就是最好的祝福。
郑观音的尸体从最小的女儿归德县主家里出殡,与夫君李建成葬在一起。
至此,与“玄武门之变”有过牵扯的故人,杳无音讯。
如果不是有史书记载,兴许还记得此事的人,无存一二。
。。。。。。
在宫中关于章怀太子的流言越来越多了,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
李贤终日惶恐不安,因为别人说,他是武后的姐姐韩国夫人武顺与陛下的儿子,并非武后亲生。
又因为别人说得有理有据,不管他信不信,反正是有人信了。
再结合武媚娘如今的悲惨处境,更加落实了他并非武后亲生的事实。
都说母凭子贵,反之亦然,没理由冷落母亲,提携她的儿子。
不过,李贤在宋真的心理辅导下,没有那么郁闷。
但是他心中始终藏着一个疑问,自己到底是不是武后亲生?
当说的人多了,自然而然就不会认为是流言。
于是,在这天,李贤偷偷前往武媚娘被囚禁的殿中,迫切的想要知道真相。
武媚娘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送了两本书。
一本是《少阳政范》,另一本则是《孝子传》。
这个举动没有问题,要是其他人,就会放宽心,这两本书是责备他不懂事。
可是李贤却越发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