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皓阳憋着笑说:“那你可真没少看电视。”他把金条从周庆兰手里拿走,仔细端详。“这就是金条。行啊,既然姐姐、姐夫买了你们就收着,以后好留给您孙子。”
周庆兰从他手里把金条拿回来。“留也是留给安安,这是人家爸妈买的。你家想要,你们自己买。”
“见着有份,给一条也行啊。”徐皓阳倒是不贪心。
“一条也没有,多大了还没正形。你这当舅舅的大过年的不表示一下吗?”
“当然有,你说巧不巧,咱给大外甥买的是一个金饭碗。以后就让这小子天天捧着金饭碗吃饭。你们一等,我回我屋拿去。”
周庆兰倒是对她这儿子刮目相看了。“这小子是长大了不少。他买这个连我都不知道。”
徐静秋感叹着:“这是没少赚钱啊。”
周庆兰估摸着也是这样。“年前,还给你爸三万块钱,让帮忙装修。过了年自己还打算去买辆车。”
“他有驾照吗?就买车。”
“年前刚拿到证,咱也不知道到底赚了多少,这个花钱法跟你有的一拼。你们有钱就是不知道攒着。”
“我赞了啊,思成的工资,我都没动。”说着无心,听着有意,季思成心里多少有点失落。他媳妇赚的钱的确比他多。
周庆兰小声对徐静秋嘀咕着:“你回头帮我套套他的话,看看他到底赚了多少,够不够娶媳妇的。”
“哎吆,妈呀。他都能赚钱装修房子买车了,还能养不起媳妇啊。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
徐皓阳从卧室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手提袋。“来来来,安安,这是舅舅送你的,咱从小就有金饭碗,长大吃饭不用愁。”
徐国庆,打开手提袋,将金饭碗拿出递给安安。安安两只小手抓过金碗,抱着左瞧右瞧,最后还啃起来了。
徐国庆看着惊喜的说:“看,这小子天生就是捧金饭碗的人。”
午饭时间,徐静秋聊起来徐耀的婚事。“妈,你们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回去,正好参加我哥的婚礼”。
“不行,你舅舅说要给你姥爷办大寿,我得在家帮忙。可能临近了才能去。”
“我姥爷什么时候办大寿。”
“初八”。
“是吗?过大寿可是大事,季思成,要不我们晚回去两天,你那边时间能安排一下吗?”
“我尽量协调一下吧,应该差不多。”
听了徐静秋的提议,周庆兰不要太开心啊。“那太好了,你们结婚后,还没正儿八经跟你姥姥家人接触过呢。趁着这机会大家熟络一下也不错。正好大家也想见见安安。”
“妈,我怎么感觉你在挑我们理啊。我们也是身不由己,不是故意和舅舅姨妈他们疏远的。就是你们,我们一年到头,也见不上几面啊。”徐静秋可怜巴巴的说。
周庆兰哪能不理解他们的难处啊。“我没挑理,你们在外面多不容易我是知道的。我就是顺口说说。你们要是忙不过来,就早些回去吧。以后,有机会再聚。”
母女的对话,季思成听到了心里。细想这些年媳妇跟着他确实少有和家人相聚。他自幼出来求学就习惯了和家人的长时间分离,却从来没有在意媳妇的感受,这点是他做的不够好。特别是孩子出生以后,她媳妇情绪上的变化,更是让他反思了很多次。
“妈,我来安排时间,这次一定陪你们好好待几天,姥爷寿宴后,我们再回去。另外,我还想请大家去京城玩几天,麻烦你通知一下大家,请大家尽量安排几天时间,一起同行。”
“这感情好,不过,这钱不用你出,妈来拿,自当是妈给你姥爷的寿礼。”
徐静秋觉得季思成这个提议好极了。“妈,你就听思成的安排吧。这事,我们来安排。你就让大家把时间安排好。”
“二三十口子人呢,让你们小两口出钱不合适。”周庆兰心里约摸估计了一下,这些人吃喝拉撒的费用怎么不得一两万啊。
“妈,您放心吧。我们花不了多少钱,吃住都在军区招待所,就是个来回包车的费用,您不用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