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可莹哭丧个脸,有气无力地说道:“娘,我没胃口,不想吃。”
可馨见状,对朱氏说道:“母亲,我和姐姐单独说会话可以吗?”
朱氏一见,欣慰地点点头,“好啊,有你劝劝你姐姐也好。”
说完,朱氏看了可莹一眼,走到了外间。
可馨喝退仆人,走到可莹身边坐下,低声对她说道:“姐姐,你这么不吃不喝有用吗?你这么伤害自己,只会让母亲难过,只会让关心你的人为你担忧,其它的一点用处都没有;别说他不知道,就是知道了,又能怎样?他可对你说过要娶你?别说他没有,即使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的话起不了任何作用。姐姐,天涯何处无芳草?你是晋国公府堂堂正正的五小姐,是母亲的宝贝女儿,将来的亲事自然不会差的,何苦为了他作践自己?”
听她这么说,叶可莹马上激动起来,说话的声音比可馨高了好几度:“妹妹,刚刚你听没听见三婶婶的话?咱们姐妹的爹,可是庶子,那些世族大家哪会看上咱们这样出身的?你没看见吗?连侧妃都得紧着大伯的庶女。我这个嫡女还不如个庶女,将来哪还会有什么好亲事?”
可馨这下明白了,合着这孩子不单单是为了失恋而难过,还因为徐睿博订婚和罗氏的辱骂,产生了极度的自卑,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了信心,怕嫁不到世族大家去。
可馨不由哭笑不得,拉着她的手笑道:“姐姐,要像你这么说,妹妹我岂不得一头撞死?庶出的庶出,将来除了低贱的商户或是小门小户,或是小妾,我还能有什么好出路?可我却不这么悲观,世族大家确实是名声好听,可女儿家嫁人,可不是为了名声而嫁,而是为了嫁一个情投意合、真心对待自己的夫君。世子爷是好,可就因为太好了,你是不是得事事依着他,委屈自己?到时他一个个的妾氏娶进门,你不得跟着闹心?”
可馨说道这,停下来看了一眼可莹,见她若有所思,知道她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于是接着说道:“你看看父亲还不明白?你说,母亲她这一生幸福吗?父亲只是晋国公府的庶子,而世子爷可是诚郡王府唯一的嫡子,将来还不知得纳多少位姨娘呢,于其给他做侧妃,看那正妃的脸色,要依我看,还不如嫁给那些有钱的商户之家做正妻,最起码吃穿不愁,公婆、夫君还得因为你的出身,而高看你一眼,不敢让你受委屈。姐姐,人这一生,忙忙碌碌,不就是为了穿衣吃饭、过得舒心吗?要那些个虚名,能当银子花吗?你想想看,是不是这个理?”
☆、第二十四章 劝 可 莹(二)☆
可馨不知道,她和可馨在里边说悄悄话,朱氏和叶宇琪站在外间门口,把她俩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
两人先是被雷的目瞪口呆、外焦里嫩,后越听越吃惊,最后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母子两惊的是叶可莹真的是对徐世子动了心思,而这事可馨竟然知道。
再就是可馨劝说可莹说的这番话,他们万万没想到,一个十二岁不到的孩子会看的这么透彻,有些方面,怕是连他们都没想到;刚刚听来,他们还不以为然,可越听,越觉得可馨说的有道理。
特别是朱氏,她的体会可是太深了!当初要不是因为叶承安是老晋国公的儿子,她也不会听信了姨娘的话,舍弃了青梅竹马,对她一往情深的姨表哥,而嫁给了叶承安这个花花公子。
正如可馨说的那样,她这一辈子,很不幸福,为了叶承安数不清的女人,她流了多少眼泪,只有她自己清楚。
后来孩子大一点了,她甚至想过,与其有这样不着调的丈夫,还不如守寡。
要是当初,不是因为瞧不起表哥是个商人而嫁给他的话,自己是不是会很幸福?
朱氏想着想着,一时间百感交集。
就在这时,叶可莹走出来,满含歉意地说道:“母亲,哥哥,对不起!莹儿不懂事,让你们担忧了。不过,请娘亲放心,从今天起,女儿不会再胡思乱想,不会再让娘亲操心了。”
朱氏心痛地看着她,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叶可莹已经笑着对叶宇琪说道:“哥哥,你来的正好了,八妹今晚亲自下厨做了好吃的,我们来一起尝尝吧。”
“好。”叶宇琪见她放下了心结,高兴地笑了,同时,赞许地看了站在她身后的可馨一眼。
朱氏一看女儿虽然眼睛红肿,可目光闪亮,神情轻松,显然已经放下了自己的心事。
朱氏欣慰地笑了,拉着她的手,含泪点点头,随即又一手拉住可馨说道:“馨姐儿也懂事了,不但学会做饭,还知道劝解姐姐,替我分忧了。今晚母亲很高兴!馨姐儿,你放心,等你大一点,母亲一定为你定一门好亲事,为你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断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可馨没想到,自己今晚只是做了一顿晚饭,帮叶可莹打开了心结,朱氏就给了她这样的承诺。
看来人还是要多做好事哦。可馨心里高兴,对朱氏越发亲热,挽着她的胳膊大大方方地说道:“女儿当然放心,娘说的话自然会算数的,娘,以后我会和哥哥姐姐一起孝敬您的。”
这话她说的很真诚,她这个人就是这样,人敬她一尺,她敬人一丈。
朱氏对她不错,她真把朱氏当着亲娘孝敬,怕也没有什么坏处,毕竟她在这一世没有了亲身母亲,便宜老爹对她又不管不问,多一个朱氏,外加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疼她,有什么不好?
这一番话说完,别说是朱氏,连可莹和叶宇琪都高兴地笑了。
于是四个人坐到桌前,边享用着可馨做的美食,边唠起了家常,一改往日食不语寝不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