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南北朝混乱 > 第十三章 黑獭定关中(第1页)

第十三章 黑獭定关中(第1页)

高欢入河北、平中原之际,关中土地上冉冉升起一颗新星,宇文泰孤身一人、单枪匹马在异域他乡复兴了宇文家族,使关中打上内蒙的烙印,把华戎杂居的荒凉之地变成众志成城的独立王国,进而与萧衍、高欢南北双雄三分天下。

双雄会

宇文泰不是一个人,他是一个部落,一个家族,一个兵团。宇文泰祖先出自匈奴,后自称鲜卑,宇文部落列东部鲜卑三大部之一。三部争霸辽东,慕容部一枝独秀,宇文部落花流水。此后一百八十多年宇文部默默无闻,北魏建六镇,宇文家族居武川五代。六镇起义,宇文家兵败唐河,父子兄弟五人死了三个。葛荣滏口大败,尔朱荣杀宇文泰三哥宇文洛生,宇文家族只剩下宇文泰一个已经长大的孩子。作为武川人,宇文泰只身随武川兵团入关中。

公元533年,高欢荡平中原之日,宇文泰26岁,贺拔岳帐下一将。武川兵团将星荟萃,黑小伙能在群星之中脱颖而出,全靠谋略。宇文泰三出奇计,奠定他在关中的地位、人望和地盘。他的第一计帮助贺拔岳消灭关中地区的尔朱家族势力。

西征军平定关中之后,分兵驻扎,尔朱天光坐镇长安,左都督贺拔岳镇守岐州,右都督侯莫陈悦驻守秦州。尔朱家族与高欢大决战,尔朱天光留下弟弟尔朱显寿守长安,带兵出关攻打高欢,同时征召侯莫陈悦一同出征。远在岐州的贺拔岳朝中有耳目。大哥贺拔允朝中任职,二哥贺拔胜身兼双重身份,不仅是军中的高级军官,还是反对尔朱家族的密谋分子。贺拔岳比尔朱天光更清楚尔朱家族与高欢战争的走向。高欢人心所向,尔朱家族必定兵败,这是贺拔岳得到的消息。乱世之中强者为王。贺拔岳打算拿下长安,怕兵力不足,想留下侯莫陈悦一块对付尔朱显寿,却又拿不准能不能说服侯莫陈悦。如果侯莫陈悦不听,反倒向尔朱天光告密,那可引火烧身。

宇文泰说话了:“一个人拿不准,一群人拿得准。侯莫陈悦手下将领那么多,总有不愿意去的,我们做他部下的工作。侯莫陈悦不是那种说一不二、雷厉风行的主将。将士们不愿意打仗,这个人有事,那个人有事,他就会犹豫,一犹豫误了行期。军情紧急,尔朱天光不会等他。误军期有罪,这个时候我们再去劝,定能成功。”

贺拔岳一听,好主意,派宇文泰去侯莫陈悦军中依计行事。宇文泰果然说服侯莫陈悦共同发兵偷袭长安。侯莫陈悦的军队离长安不远,宇文泰一副故作神秘的表情对侯莫陈悦说:“如果给我一支轻骑做前锋,一战可下长安城。”

贺拔岳和侯莫陈悦均为北魏国名将,他们尚且害怕尔朱显寿长安城中众多的兵力,宇文泰敢于说此大话,真真初生牛犊不怕虎。侯莫陈悦果真派宇文泰为前锋,兵发长安,派人通知贺拔岳从岐州出兵。宇文泰带领军队大张旗鼓向长安缓缓开进。军官们困惑不解,问道:“长安城池坚固,我们兵少,出奇兵快速偷袭或许可以得手,这么大摇大摆去了,拿不下长安立不了头功。”宇文泰呵呵一笑:“尔朱显寿那厮听得关中诸军一起拿他,肯定拎衣服跑路。我们去得快了,反而会有一场激战。”宇文泰用了狐假虎威的计策,尔朱显寿不会怕他,而是害怕他身后贺拔岳与侯莫陈悦的联军。尔朱显寿抛下长安城向关外仓惶逃命。这个家伙可以换官帽,不能丢掉,宇文泰率轻骑穷追不舍,在华阴将他拿下。

韩陵山大捷,高欢击败尔朱家族入主洛阳。贺拔岳的赌注下对,向高欢报喜,高欢封贺拔岳为关西大行台。宇文泰帮领导升官,贺拔岳自然忘不掉,提拔宇文泰做行台左丞、府司马。于是,宇文泰从武川军众多军官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仅次于贺拔岳的第二把手。

高欢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主儿。贺拔岳没高兴几天,朝廷下旨,征调贺拔岳去河北担任冀州刺史。冀州刺史属河北大州,不亚于雍州,但那是高欢的势力范围,你能带着兵去吗?摆明卸掉你的兵权。贺拔岳的政治能力显然与卓越的军事才干不相般配,畏惧高欢的实力,留下军队,独自牵过骏马,神情落寞地望了一眼长安,上马欲走。

宇文泰默默注视贺拔岳的离去不动声色,偏偏谋士薛孝通挡在马前拦住贺拔岳不让走:“高欢用几千鲜卑兵打败朱家族百万军队,其锋诚不可挡,但是,他现在内忧外患,没有功夫与您争夺关中,给人家做奴才,何如自个做主人。”

薛孝通的分析入木三分,当今天下群雄割据,皇族势力虽被削弱但影响力仍在,高欢凭借六镇鲜卑人武力把持朝政,内忧外患,处理起来必有先后、轻重、缓急,先尔朱家族后割据军阀、先朝廷后地方、先关外后关内。所以,贺拔岳大可安心,一时半会儿,高欢的屠刀举不到他头上,趁此时间,一边观望局势,一边发展势力,等形势明朗再采取行动为时不晚。

贺拔岳不走了,留在长安等机会,等来一个人,皇帝身边的大红人王思政。王思政向他透露一则令人震惊的计划,皇帝密谋除掉高欢。又一个尔朱荣,贺拔岳一声叹息。

高欢有心理准备,打败尔朱兆之后没有返回洛阳,也未去邺城,而是留在晋阳,修建大丞相府,效仿尔朱荣在晋阳办公,太原霸府宣告成立。高欢不肯入京都,建幕府于晋阳,背倚塞北六镇,手握鲜卑雄兵,显然对洛阳亲皇族的势力不放心,不希望与他们过早发生冲突。

孝武帝元修年轻气盛,对高欢的韬晦退让并不领情,反而步步紧逼,扩充禁卫军,委任贺拔胜担任荆州刺史、总督三荆七州诸军事,屯兵南阳地区作为外援。派出亲信结交各地实力派人物,王思政因此来到长安。

功高震主,古今一理。既然皇帝捅破窗户纸,贺拔岳必须做出选择,支持皇帝还是支持高欢。

贺拔岳的使者冯景来到晋阳拜会高欢,高欢喜出望外,拉着冯景的手笑容可掬:“贺拔公想念我高欢啦!”说罢,设宴盛情款待,与冯景歃血为盟,千里之外,遥与贺拔岳结为异姓兄弟。

高欢这回表演得过火,贺拔岳和高欢本无交情,一个鲜卑豪家,一个吃软饭的破落户,何况想当年贺拔岳劝尔朱荣杀过高欢。高欢现在以堂堂大丞相、亲王身份上赶子与地方大员结为兄弟,人家还不在场。谦恭过分,让人觉得有点虚伪。其实高欢就是这么一个人,不记仇。他做邮差那会儿,上司麻祥抽他屁股四十鞭子。韩陵山大捷之后,高欢在邺城见到时任汤阴县令的麻祥,还亲切称呼“麻都”。叫得麻大人好不自在,卷铺盖跑路了。

高欢身为大功臣,服侍皇帝极为恭敬,“事无大小必以闻。”皇帝坐车进香,他手捧香炉跟在车后步行,“鞠躬屏气,承望颜色。”终其一生,什么假黄钺,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这些权臣大多会有的权力,高欢没尝

冯景回到关中,给了高欢一句评语:“奸诈有余,不可信也。”看来,人不能太谦虚,多少人指责孔子虚伪呢。

贺拔岳仍然拿不定主意,高欢对待大哥贺拔允倒是非常之好,否则大哥怎么可能当上太师呢?这时宇文泰站出来,对贺拔岳道:“我去一趟晋阳,替明公观察一下高欢。”

宇文泰的心机可了不得,他怎么不劝贺拔岳不要去洛阳呢。贺拔岳没有去,最失望的莫过于宇文泰。

宇文泰去晋阳给高欢相面,面相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面相是会变化的。

宇文泰单马赴晋阳,当世两大英雄相会,可惜此时的高欢未能充分重视宇文泰。曹操与刘备之间有一段难得的“煮酒论英雄”的典故,曹操指刘备与自己并为“天下英雄”。那时刘备“鞭督邮、讨董卓、据徐州、征袁术”,为一镇诸侯,大有英雄之名,此时的宇文泰不过贺拔岳帐下一将。

与其说宇文泰为贺拔岳观察高欢,莫如说他极想与名震天下的高欢一会。从贺拔岳欲单马回洛阳的那一刻起,宇文泰意识到贺拔岳难成王霸之业,他必须对未来的最大对手有一个具体观感。

宇文泰和高欢曾在尔朱荣帐下当差,两人各有自己的小团体,一个武川帮,一个怀朔帮,破葛荣之后,高欢一直在东方作战,先击羊侃,后败邢杲,等他回到洛阳,宇文泰已随尔朱天光西征关中,两人无缘相见。

相貌和命运的关系,如同声音和回响,有什么样的相貌有什么样的命运。相术之道,源远流长,是我中国文化精髓所在,古代相书颇多。根据面貌、五观、骨骼、手纹相人都有定数,我辈中人必须多学多记,这些都是死的,是成法。

值得注意的是,相人不能死相,要活相,何谓活相?相面的同时,须观察人的精神,声音、谈吐、举止以及此人做过的事情。容貌不易变,精神常变,随着知识、阅历、地位、修养的变化,人的精气神随之发生变动,所以说,看相是流动的。“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纵使以前认识某人,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从前的他未必是他。

宇文泰观察高欢容易,高欢观察宇文泰困难。因为高欢的功业、手段摆在那里,再亲密接触一下,八九不离十。宇文泰无名小辈,纯靠相术,看得不那么真切,但高欢还是从神态中看出宇文泰的不凡,对人评道:“此儿视瞻非常。”

高欢时年37岁,大宇文泰十一岁,称其为晚辈不过分。既然是可用之才,那就要留下来。宇文泰不肯留下,执意回关中复命,奉命办事岂能半途而废,转投他人更是不忠不义。高欢找不到强留的理由,只得放宇文泰回去。

宇文泰前脚刚走,高欢后悔了,遣快马急追,追到潼关不见踪迹,潼关以西不是高欢地盘,追者悻悻而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