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46、修养的真正目的与意义
46、修养的真正目的与意义
一位朋友问:老师:每天都当自己是新生的自己,发现自己的心念不正就赶快改正。看见不好的事情自己无法改变就发善念祈祷祝福他人和其他生命,心念随喜美好的事物,忏悔自己不好的心态并乐观地总结改正。每天都总结一天来的得失,好的精进,不好的乐观改变,绝不言弃。就这样很自然的在生活中成长,提高自利利他的能力和善心行。这样就符合老师您说的修养的目的与意义了吧?
以下仅供参考。这种行为属于“不可思议变易生死”的行为(参见博文《心境的变易生死与轻安》。修养的目的与意义除了使自己解脱、身心轻安,自利自度外,还应该进一步地利他度他。
善的心行是从“我”出发的,是为了自己的解脱与身心轻安的,是自利自度;善的心行是从“他”出发的,是为了他人的解脱与身心轻安的,是利他度他。《佛光大辞典》:“【自利利他】……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
我们的修养应该是融利己于利他之中的,称为自利利他、自度度他。《发菩提心经论&;#8226;卷上》就六度之行解释了自利、他利的意义:“(一)修行布施,能流布善名,随所生之处而财宝丰盈,此为自利;能令众生得心满足,教化调伏其悭吝,此为利他。(二)修行持戒,能远离一切诸恶过患,常生善处,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不犯恶业,此为利他。(三)修行忍辱,能远离众恶,达于身心安乐之境,此为自利;能化导众生趋于和顺,此为利他。(四)修行精进,能得世间、出世间之上妙善法,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勤修正法,此为利他。(五)修行禅定,能不受众恶而心常悦乐,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修习正念,此为利他。(六)修行智慧,能远离无明,断除烦恼障、智慧障,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皆得调伏,此为利他。”
大意是说:(一)修行布施,能得到善名福报,是自利;能使众生心得到满足,教化他调伏吝啬自私的习气,是利他;(二)修行持戒,能远离过失,常处善处,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严于律己,遵守各种行为规范,生活安定而不受到惩罚,此为利他。(三)修行忍辱,能远离众恶,身心安乐,此为自利;能化导众生趋于和顺,此为利他。(四)修行精进,能得世间与出世间的上妙善法、克服烦恼的方法,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勤修正法,此为利他。(五)修行禅定,能不受众恶侵扰而心常喜悦,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修习正念,此为利他。(六)修行智慧,能远离无明,断除烦恼障、智慧障,此为自利;能恩威并重,教化众生,调伏其恶行,引起向善,此为利他。
所以我们修养的真正目的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而不仅仅是自利自度。
2007年7月2日发布于新浪博客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47、佛是否也有十地?
47、佛是否也有十地?
一位朋友的留言:斑竹:谢谢您的答复。还有疑问请教:菩萨有初地菩萨一直到十地,那佛呢?
以下仅供参考。除了菩萨具有十地外,佛也有十地。
据《大乘同性经&;#8226;卷下》,佛也有十地,称为佛乘十地,即:
一、甚深难知广明智慧地。克除微细习气,处于诸法中而自在。
二、清净自分成严不思议明德地。宣扬、传播真正的佛法(正法),显其深奥义理而自在。
三、善明日幢实相海藏地。开说三乘佛学差别之法而自在。
四、精妙金光功诸神通智德地。说种种佛法,降伏种种魔障而自在。
五、大轮威藏明德地。摧破邪法,调伏恶行而自在。
六、虚空内清净无垢炎光开相地。于无常事中得自在。
七、广胜法界藏明界地。为诸菩萨行者显现觉悟(菩提)而自在。
八、普觉智藏能净无垢边无碍智通地。为诸菩萨行者授记别(莂)而自在。
九、无边德庄严回向能照明地。为诸菩萨行者示现方便而自在。
十、毗(pí)卢舍那智海藏地。能为诸菩萨行者说法而自在。
那么,这是否说明佛的境界有高低大小之分呢?实际上,佛的十地只是说明佛所共同拥有的功德,而不是指佛的功德有大小之别。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四乘十地】……问佛地有十地,岂非于果佛不平等乎?答:此经之意从佛德之别而论十地,非言初地为劣乃至第十地胜于前佛,是皆诸佛之境界,非诸菩萨二乘之所行。”大意是说,问:佛地有十地,难道对于佛果也有大小不等之分吗?答:《大乘同性经》是从佛德的种类谈论佛的十地的,而不是按照境界高低次序谈论那个佛高,那个佛低。这些都是佛共同的境界,也不是菩萨、声闻和缘觉的境界。
2007年7月2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48、偶像佛与自性佛
48、偶像佛与自性佛
近日有以下两个留言:
1、在《文偃为什么骂佛》中,一位朋友留言:哦,这个问题我也很困惑,社会上那些学净土的,好像真是很形式化的,请问斑竹,为啥现在的佛教会变成这样的形式化呢?那些佛教界的高僧大德为啥要这样弘传佛法呢?这样弘传有啥好处呢?
2、在《佛到底有没有大小之分》中,一位朋友留言:《金刚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我有一个疑问,就是庙里的出家人也好,还是很多在家信佛的人也好,都是身对佛像,口念佛经或佛号,那么他(她)们是不是也在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在行邪道呢?
以下仅供参考。
1、修行和弘传佛法的形式化是佛教发展的必然,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成、住、坏、空的过程。《佛光大辞典》:“【斗诤坚固】佛陀入灭后二千五百年间,佛教之实践修行渐次形式化,乃至于隐没不彰。” 这二千五百年间分为“五五百年”。《大集月藏经&;#8226;十》:“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大意是说,佛灭度后第一个五百年名为“解脱坚固”,又称学慧坚固,这时期智慧高、证解脱果的人多,故名。第二个五百年名为“禅定坚固”,又称学定坚固,修定的人多,故名。第三个五百年名为“多闻坚固”,修学多闻读诵的人多,故名。第四个五百年名为“塔寺坚固”,时人多修造建塔寺的善根,故名。第五个五百年名为“斗诤坚固”,佛法隐没,是非论争多,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