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相从队列中缓步而出,众人目光落在他身上,不过十几岁的孩子,身量瘦弱,身上衣着不过是粗糙的棉布衣衫,在锦衣华服的世家子中神色坦然,面对众多目光依旧八面不动。
“季文相一甲第一名,赐双翅冲天冠服。”
大臣窃窃私语,有人道,“此子大才,当真是英雄出少年。”
不过也有人不同意,便如士族出身之人。
“且慢!”曹侍郎出列道“圣上,臣有异议。”
“爱卿有何异议?”
“启禀圣上,季文相不过十二岁,年纪尚轻,岂能位列状元,如何能让天下才子服气?”曹侍郎一脸沉痛,好似死了爹娘一般。
大学士出来道,“圣上,季文相虽是年少,有志不在年高,便是观此子答卷便可知,此子大才,如何不能状元及第?”
曹侍郎道“便是大才,十二岁尚为稚童,便是出仕,可堪大任?”
大学士道,“能任何职,自然又圣上定夺,你操什么心?哦,我知道了,你是知道这孩子的文章,句句针对氏族,你出身氏族,便心生不满,有意打压,是也不是?”
“你,你,你胡说。”曹侍郎被看穿了想法,面色通红。
赵稷安站出来,道,“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稷安,你有话但说无妨。”圣上一改威严,面对幼子满目慈爱。
赵稷安道,“启禀父皇,儿臣认为季文相是大晋难得一遇的天才,若是因年纪小便心存偏见,对于与季文相一般的天才,又何尝不是不公平?”
“吾儿所言有理。”圣上道“季文相。”
“学生在。”季文相拱手行礼。
“你提出改进造纸工艺,自古以来制造困难,所以纸价高昂,你可有解决之法?”
“回禀圣上,学生知一法,不过尚未实践,如实成功可用竹子、芦苇这些材料便可以制作,其纸质远比麻制纸好得多。现今大晋书籍多为手抄,速度慢,亦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成本,学生想可大量制作大小相同的印章,使用时,排版刷墨,书籍的出版速度也会快上许多。书籍的成本下降,对于贫苦之家来讲也能减轻家中的负担。”
“好,季文相,朕当真是没看错你,哈哈,季文相听旨。”圣上大悦。
季文相,“学生在。”
“季文相年少有为,才学兼备,今命你为翰林院编撰,着工部设镌墨司,太子监理,工部尚书任主司使,季文相兼任副司使。”圣上一语定乾坤。
“儿臣遵旨。”
“臣遵旨。”
“微臣遵旨,微臣定不负圣上隆恩。”季文相叩首。
“嗯,工部尚书,新设镌墨司需要的人手,你要协助季爱卿,各部也要从中协助,不得有误。”圣上敲打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