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闵下值回家,带着一堆赏赐,又听闻他升了官,二夫人当时就落了泪。
两个儿子的前程都已经成了她的心病了,如今能看到儿子如此出息,心中感慨万千,忍不住喜极而泣。
晚膳时,大夫人特意备下一桌好菜好饭,给轩辕闵庆祝一番。
轩辕城过后叮嘱了一番,轩辕闵一一领命。
回到院子,轩辕闵将绢布送了两匹给轩辕珏,感谢她曾经为他说好话。又给家中的几位长辈一人一匹,二夫人在丈夫面前又红了一回眼睛。
轩辕清曛安慰了妻子一番,之后感叹道,“你说软软是不是咱家的福星?经她指点,如今封儿和闵儿都有了各自的前程,解决了你我的难题。”
二夫人道,“可不是,软软就是命中有福的,听说闵儿还送了两匹绢布去清客斋,我都觉得礼薄了,要不我再送去些,前儿我娘家刚给我送来几匹时新料子,正适合软软。”
“夫人也不用太过刻意,反而不美,这是他们兄妹之间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处理罢,咱们啊,如常就好。”轩辕清曛道。
二夫人一想也是如此,便也罢了。
轩辕珏在用完晚膳,去找轩辕封一趟,提醒他,若是朝廷吸引民间资本,发展印刷厂,定要抢先投资,即便挣不了太多,但却是扬名的好机会。
造纸术、活字印刷术都已经有了成绩,扩大规模势在必行,毕竟超挺难过前期投入的成本也不少,国库这几年边疆不断动兵,军队消耗颇巨,若是不找途径补充库银,国库恐怕就要空了。
如轩辕珏所料,没过多久,圣上就提出要建印刷厂,户部就开始哭穷。赵稷安早就预料会是如此,便顺势提出了吸纳民间商户力量,建厂所得收益可分红,朝廷出技术,占技术股。换句话说,朝廷分文不花,还能分钱。
户部一听不用国库拿钱,直接点头,恨不得双手赞成。其他大臣自然也没有异议,然后顺利地通过了。
朝廷的行动很快,颁布诏令,民间集资办厂,头三年可不用缴纳赋税,朝廷占成,商户按照投入银钱的多少分红。三年之后,除赋税之外的红利,按约定分红。
轩辕封听闻这个消息,感叹堂妹的料事如神,在诸位商户观望之时,率先投了十万两,这几年轩辕封赚了不少,这一点对他来说,不过九牛一毛。
诸位商户本来还不敢随意出手,毕竟这是第一见到此种政令,现下一听轩辕家的公子都投了,定然不会差,开始抢着投资。
最终募集银两超过一千万两,便是多建几处都是够的,远远超出预期。
户部在早朝禀报所筹银两数额,圣上大悦,在早朝的时候,还特别赞扬了第一个投钱的轩辕封,这下轩辕封的名气彻底传扬出去,有了圣上的赞扬,想要和轩辕封合作的人也开始增多,弄得轩辕封忙得时常见不着人影。
话说回来,轩辕城在朝上依旧演着深沉,下值回家之后还是叫来轩辕封。
轩辕封听闻祖父叫他,不敢耽搁,再加上来到轩辕城的书房,轩辕清昀三兄弟都在,脑袋里立刻转得飞快,自省了一番,并未想起最近有何不妥,忐忑进来行礼问安。
轩辕清曛直接问道,“封儿,为父听闻,你投了朝廷的印刷厂?”
轩辕封不知晓为何问这件事,心中更是惶恐,道“是,儿子投了十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