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这样做人最艺术英语 > 第9章 演讲中的幽默(第2页)

第9章 演讲中的幽默(第2页)

幽默故事常常是快乐的源泉,你可以利用它们为你的演讲增光添彩。比如,你可以拿一个笑话作为基本内容,然后以它为母体加以变通使之适合于任何一个指定的题目,或者发展它的某种可笑性,从而衍生出一系列笑料。

在演讲中,为了增强演讲效果,加深听众印象,可以穿插现成的幽默故事。穿插时要注意:穿插进来的内容一定要同话题有关,能起到说明、交代、补充的作用;穿插的内容务必适度,不可过多过滥,造成喧宾夺主,中心旁移;衔接务必自然得当,切不可让人觉得勉强或节外生枝。下面报告中教授穿插的歇后语就很恰当。

有一次,一个教授给学生作报告,接到一个条子,问:“有人认为思想工作者是五官科--摆官架子,口腔科--耍嘴皮子,小儿科--骗小孩子,你认为恰如其分吗?”这个问题颇有锋芒。教授妙语解答,回答说:“今天的思想工作者,我认为是理疗科--以理服人,潜移默化,增进健康。”

在演讲中插入风趣、幽默的谈笑,还有一个速度问题,太匆忙和太缓慢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要掌握好速度,把时间控制得恰到好处。

如果办得到,演讲者还可以就地取材话说幽默,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富有特点的人或事里注入幽默的因素,使之成为推进演讲时得心应手的材料,以博听众一笑。

丘吉尔某次登台后声称:“只有两件事比餐后的演讲更困难:一件是去爬一堵倒向你这一边的墙;另一件是去吻一个倒向另一边的女孩。”

还有一个故事:

哈罗德·杜怀特在一次宴会上发表了一场非常成功的演讲。他依次谈到围坐餐桌的每个人。说起初开课时,他是如何讲话的,现在进步了多少。他一一回忆各个同学做过的讲演,模仿其中一些同学,夸大他们的特点,逗得个个开怀大笑,皆大欢喜。

比较高明的演讲者还可以运用古今杂糅法,把古人的事,利用最时髦的现代语汇解说,或把现代的事,用古代成语描绘,这种异相拉近的幽默效果也很好。在演讲中可随时加以运用,如谈到消费的时代性时可来一句:“慈禧太后虽然骄奢淫逸,但她从来不吸万宝路,不喝雀巢咖啡,也不看外国大片。”讲到文凭、职称的问题时,可以说:“孔夫子一没文凭,二没职称,但他在杏坛办学习班,培养了不少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的高材生。”

更高明的演讲者还通过讲述自身经验中那些人人有同感的矛盾之处作为“楔子”。名作家吉卜林在向英国一个政治团体发表演说时,使用了下面的幽默,引起全场捧腹大笑:

“主席,各位女士先生们:我年轻时,曾在印度当记者,专门替一家报社报道犯罪新闻。这是一项很有趣的工作,因为它使我认识了一些骗子、拐骗公款者、谋杀犯以及一些极有进取精神的正人君子。(听众大笑)有时候,我在报道了他们被审的经过后,会去监狱看看这些正在服刑的老朋友们。(听众大笑)我记得有一个人,因为谋杀而被判无期徒刑。他是位聪明、说话温和有条理的家伙,他把他自称为他的‘生活的教训’告诉我。他说:‘以我本人作例子:一个人一旦做了不诚实的事,就难以自拔,一件接一件不诚实的事一直做下去。直到最后,他会发现,他必须把某人除掉,才能使自己恢复正直。’(听众大笑)哈,目前的内阁正是这种情况。”(听众欢呼。)

吉卜林没有平板地陈述记忆中的旧闻旧事,而是幽默地围绕准备进入的政治话题渲染了一些近乎怪诞的趣事,从而建立起自己和听众的沟通点。

可见,利用他人和自身的一些幽默故事,可以为自己的演讲增光添彩。

用幽默做开头。

演讲中的第一段话十分重要,你需要在第一段话中运用幽默,以便牢牢抓住你的听众,而不要等第二段、第三段……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它好像在音乐里给了全篇作品以音调,演讲者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它。”我们来看看高尔基是怎么做的。

1935年3月7日,高尔基应邀在苏联作协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当代表们听到高尔基的名字时,长时间热烈地鼓掌与欢呼,高尔基舍弃原来的开场白,即兴地开始他这样的讲话--如果把花在鼓掌上面的全部时间计算起来,时间就浪费得太多了。

这时,台下响起一片笑声。

这个开场白实在是好,它对演讲现场的情况轻松幽默地作了评价,使大家倍感亲切。而且这个开场白也体现出高尔基良好的修养,从而吸引听众听下去。

一个演讲者在个人的专场演讲中可能会很从容。而当众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合进行演讲(如演讲赛、竞职演讲、即兴发言等)时,由于受时间、地点、气氛及相同主题的制约,很容易发生“千人一腔”的现象。在此情形下,要想脱颖而出,顺利取胜,就需要有一种“大路拥挤走小路”的创新精神,创新和幽默有着相同的思维方式。

在某学校举行的纪念五四青年节即兴演讲比赛中,王彤就曾以此先声夺人。在她演讲之前已有七名同学进行了演讲,他们的称呼大多是“老师们、同学们”,王彤如果还用这个称呼,是很难吸引听众的。于是她采用了别人没有用过的称呼语:“未来的工程师、会计师、厂长、经理们,大家好!”

王彤所在的学校设有机械、铸造、会计、管理等专业,王彤通过这一符合实际情况又富有新意、充满希望的称呼,顿时像巨大磁石吸引了听众,说话声没有了,一千双眼睛都集中到她的身上,从而为她的演讲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定下了成功的基调。一个好的开场白确实能让听众牢牢地记住你。台湾著名艺人凌峰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擅长在演讲中运用开场白让听众记住他的人。

1990年中央电视台邀请台湾影视艺术家凌峰先生参加春节联欢晚会。当时,许多观众对他还很陌生,可是他说完那妙不可言的开场白后,一下子被观众认同并受到了热烈欢迎。他说:“在下凌峰,我和文章不同。虽然我们都获得过‘金钟奖’和最佳男歌星称号,但我以长相难看而出名……一般来说,女观众对我的印象不太好,她们认为我是人比黄花瘦,脸比煤炭黑。”这一番话戏而不谑,妙趣横生,令观众捧腹大笑。这段开场白给人们留下了非常坦诚、风趣、幽默的良好印象。不久,在“金话筒”之夜文艺晚会上,只见他满脸含笑地对观众说:“很高兴见到你们,很不幸又见到了我。”观众报以热烈掌声。

从这以后,凌峰的名字传遍祖国大地。休斯敦的一位演说家说:“据我了解,幽默的目的在于让听众喜欢上讲演的人。如果他们喜欢讲演的人,那么也必定喜欢他所讲的内容。”这就是说,运用幽默的力量去驾驭开场白,可以使你与听众建立成功的关系。

如果开始演讲情绪有些紧张,这时候开开自己的玩笑,也能使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神经得到放松。只要开了头,你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切入正题后会轻松自如。下面的这个开场白曾经广为流传。

一个身材高大的演讲者,五官也大得出奇。他说:“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已看到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我的耳朵很大,像贝多芬的耳朵。可是长大以后,我为这对耳朵感到害臊了。不过,现在我对它们已经习惯了。说到底,它对我站在这儿演讲并没有什么妨碍!”

对自己某些身体特征的幽默解说,很容易就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很快拉进了与听众的距离。这里还有一个在演讲中运用自嘲的幽默技巧做开场白的例子。

美国黑人领袖约翰·罗克在面对白人听众作关于解放黑人奴隶的演讲时说:

“女士们,先生们--我来到这里,与其说是发表讲话,还不如说是给这一场合增深了一点‘颜色’。”

这是一个自嘲式的开场白,引起听众哄堂大笑。笑声冲淡了由于种族差异而造成的心理隔阂,使沉重的话题变得轻松。

开场白除了可以采用曲折委婉的方式取得幽默效果外,还可以采用速成法,即在开场时立刻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这方面有时可以从听众的逆反心理入手,这也往往能造成一定的幽默效果。例如:

演讲者:“我只有10分钟的发言时间,先生们、女士们,我从什么地方讲起呢?”这时听众们肯定会说:“从第9分钟讲起。”

好的开场白只是整个演讲的开始,当你逐渐进入演讲的主题时,还必须继续努力,营造和开场时一样吸引听众的幽默效果。因为一般人的注意力不会持续很久,尤其是演讲人用单调的语言谈一个平淡的问题时,听众将会感到更加乏味。

与主持人幽默配合。

作为演讲者,你碰到的第一个难题通常是:当主持人向听众介绍你,并且称赞你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

胡教授有一次被邀请去一所大学作报告。至于怎样开讲,胡教授心里也没谱,最后决定按照常规的开讲:“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晚上好!很高兴见到你们……”主持人:“下面就请胡教授给大家作报告。”在听到主持人这样的介绍后,胡教授灵机一动,拿过话筒,接着主持人的话说道:“我不是来向诸君作报告的,我是来‘胡说’的。”话音未落,听众已经笑成一团。

胡教授的幽默在于巧借自己姓氏和主持人的介绍作题材,反其意而用之,“胡说”一词作为点睛之词,幽默效果自然而出。胡教授通过和主持人配合,作了一个绝妙的“一石三鸟”的开场白,既巧妙地介绍了自己,又体现了演讲者谦逊的修养,而且活跃了场上气氛,沟通了演讲者与听众的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