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御人有道是什么意思 > 第10章 礼在人先事在人为(第2页)

第10章 礼在人先事在人为(第2页)

正如你要烧香,应该去不大有人注意的冷庙,不要一味地往香火昌盛的热庙挤。热庙因为烧香人太多,菩萨注意力分散,你去烧香,也不过是香客之一,显不出你的诚意,引不起菩萨特别注意,也就是说菩萨对你不会产生特别的好感,一旦有事,你去求他,他也以众人相待,不会特别帮忙。

冷庙的菩萨就不然了,平时冷庙门庭冷落,无人礼敬,你却很虔诚地去烧香,菩萨对你当然特别注意,认为你是他的知己,印象之好,自不待言。你虽同样的烧一柱香,菩萨却认为是天大的人情,一旦有事,你去求他,他自然特别帮忙,即使将来风水转变,冷庙变热庙,菩萨对你,还是会另眼看待,认为你不是势利之辈。菩萨如此,人情未尝不然。

人情投资最忌讲近利,你想多占一些人情上的便宜,必须在平时往冷庙烧香。一般人认为冷庙的菩萨不一定灵,就因为菩萨不灵,所以成为冷庙。殊不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他给你一点点帮助或指点,足以改变你的命运。3痹送礼物给部下

只有尊敬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

——(苏)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

赠送礼物给部下,易获得深刻的好印象。

一般而言,送礼者经常以社会地位高低为标准,送给上位者高价物品,下位者普通物品,已成为一种风气。例如,送给上司是昂贵的洋酒,给部下却只是几条国产香烟,其间的差距着实不小。事实上,礼物的轻重与自己在对方的心目中的地位成正比,这是常有的事,因此接受礼品时,便难免要自我衡量一番。

所以,身为上司应设法打破送礼的程式,在送礼给属下时不妨大方一点,送给对方所需要且期望的礼物,必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同时,如果上下级的差距越大,感觉受重视的程度越高,受到的回报也相对提高。要知道,赠送超出对方期望以上的礼品时,不但将使对方觉得受重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你对他的评价,而没有什么比别人看重自己更会令人高兴的事了。这种提升自我的感觉,比物品金钱的价格更能满足自我的优越感,同时,对送礼者也必心存感激,极易产生好感。

相反地,若对方为上司,身为下属者一味的送高价的礼品,却很难收到这种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若要使上司收到礼品能够高兴,且期望能达到受重视的效果,最好选择与金钱价值无关的东西———如艺术品,或者是“我们乡下自己种的香瓜……”、“亲戚家自己养的鸡……”等反而往往能收意外之效。因为,对上司或社会地位高的人而言,送再贵的东西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并不会产生任何特殊效果。

御人重在御心,从根子上把人控制住。很少听说送礼给下属的,如果你能够反其道而行之,必能收到奇佳效果。正所谓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下属感激不尽的同时,自然对你更加忠心耿耿。4彼屠癫槐毓

处世之道,贵在礼尚往来。

——(美)爱默生(1803-1882)

礼品价值高低,取决于双方的地位和关系好坏。受到别人的照顾或恩惠时,必定为了表达谢意而送礼。然而,送礼却给许多人造成不少的困扰。有位朋友非常喜欢帮助别人,但却对那些受惠者送来的礼物深感尴尬,因为许多人的家庭并不富裕的人,却送来非常昂贵的礼品,自己只是举手之劳,常觉得受之有愧,他常常叹息地说:“其实可以不用勉强如此大礼。”

送礼是表达心意的一种形式。礼不在多,达意则灵;礼不在重,传情则行。双方都不要着重礼物本身的物质价值,而应视收到的是一份浓浓的情、厚厚的意。

礼物是一种友情的表示,中国早就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习俗。朋友之间或出远门旅游捎回一点当地特产,或年节佳辰,个人喜庆,赠送一点敬贺礼品,表现彼此间的一番情谊则是有必要的,这是一种诚挚的感情交流,是发自内心的赠予,是感情的物化。

常言说,送礼要送到心坎上。礼物是感情的传递物,是传送友谊的媒介。所以,我们在选择礼品时,应根据自己的感情和心理来挑选礼物,也就是说要千方百计将自己的情感心理通过特定的礼品表现出来,让对方在接受礼品时,能感受到你的一片深情厚意,即以物见情,以情感人。

只有做到这点,才能使你的送礼行为高尚、文雅、亲切、友好。比如,为生病住院的朋友送去一束美丽的鲜花,定会使他心情愉快,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为远方同学送去一帧昔日同窗好友相聚的照片,会唤起他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为爱好文学的朋友送去一套他现在手头还没有的文学名著,会使他欣喜若狂,爱不释手;为心上人送去一条美丽而精致的纱巾、漂亮的领带,会使对方感受到一份深深的爱的情意。

制人要巧,巧在制不可制之人。虽然说意志坚定的人很难受制于人,但天底下却有一种方法可以最有效地制其人攻其心,这就是满足心理需要。就礼物本身而言,它的价值不一定以值多少钱来衡量,而是由礼物本身的意义来体现的。如在选择礼品时,从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方面下点功夫,做到别出心裁,不落俗套,效果肯定是会好的。5毖┲兴吞渴す锦上添花

和你一起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黎)纪伯伦(1883-1931)

人在困难时,接受少量的资助会觉得格外感激。

有位目前很活跃的油画家,曾透露他在年轻时代过了一段非常困苦的生活,经常三餐不继。有一次,他把一幅连自己都没信心的画拿到画商那儿,画商看了半天,付给他一笔当时他认为很多的钱。就画家来说,画商并非买了这幅画,而是给了他前途。此后他终于成功地熬出了头。那笔金额是否很高呢?其实不见得,但直到今日,那位画家对这笔款项一定还觉得非常庞大。

人在困厄消沉中,有人向他伸出的援助之手,可以使人产生长久的感恩之情。对画家来说,画商的钱的确成就了他的前途,因此,这位现在已成名的画家若有满意的作品,一定会交给那位画商,并且以普通价钱成交。

人对金钱的标准,往往因状况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有意义。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担任自民党干事长时,一面忙着主持自民党选举事务,然而,他却不忘记派人将慰问金送到落选的议员家中,并且勉励他们不要气馁,下次重新再来。

对落选的议员来说,田中角荣的勉励已经使他们深受感动,而送慰问金,更加深了他们的感激之情。在此之后,拥戴田中的人越来越多,竟形成了一个“田中派”。如果田中在此时将相同的金额或礼品送至当选的议员家中,情况就不同了,那些礼品、礼金成了锦上添花,一点也不特殊,更不能取得效果。只有在别人困顿中伸出援手,才能得到真正的友谊。田中角荣毕竟是真正吃过苦头的人,才能了解人类微妙的心理。在别人的婚礼上或荣升宴会上大肆破费,不如在人病痛或朋友有难时,伸出援手。

“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样才能获得一个好义的名声。因为在对方落难,别人避之惟恐不及的时候,你却向他抛出最及时的一根救命稻草,无疑是给对方最大的面子。对方有了面子,还愁将来他不给你面子吗?6备对方一个体面的理由

水清无鱼,人清无友。

——谚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