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跟马云学创业理念书籍 > 第六章 组建精英团队造就创业传奇(第2页)

第六章 组建精英团队造就创业传奇(第2页)

马云善于思考,但是对电脑技术一窍不通,作为阿里巴巴这样一家被定位为技术型互联网公司的老板,马云表示毫无压力。有媒体也曾这样戏称他:“他,是一个不懂IT的IT精英;他,是一个不懂网络的网络英雄。”

一日,一位记者受邀在马云的办公室与他聊天,也许是当时双方讨论话题的需要,马云就准备从他的电脑里打开某个资料。可是记者等了大半天还是不见马云找到这份资料,无奈之下,马云只好打电话叫秘书进来帮忙。

记者朋友以为马云遇到了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于是就在一旁耐心地等秘书解决。可是秘书三下五除二就把资料给调了出来,前后不到10秒钟的时间。这时候这位记者凑到电脑跟前一看,才发现原来马云要找的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word文档。

不知马云真面目的记者朋友顿时目瞪口呆,这个连刚学电脑的农村老大爷都能解决的电脑问题,马云居然不会?记者朋友直呼“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可事实就是如此,“既不I也不T”正是对马云这位互联网精英最为准确的描述。

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随便一个IT行业的技术人士都是身怀绝技的,连最菜鸟级的IT人士都能够解决普通人无法解决的电脑难题。可是互联网骄子马云却只会干两件与网络相关的事情,用他本人的话来说就是“一是浏览网页;二是收发电子邮件。其他的一窍不通,我连如何在电脑上看VCD都不会弄”。

然而这些并没能阻挡马云带领他的团队创造奇迹,因为,在马云看来,“打造一个明星团队比拥有一个明星领导人更重要”。这正如一艘在大海中行进的船舶一样,仅仅有一名经验丰富且技术过硬的船长远远不够,还需要一支优秀的船员队伍。

拿破仑·希尔曾经说:“领导才能就是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能力。”这就是说,一个管理者能够把理想转化为现实,还必须加上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其他人。一个领导者不但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且通过别人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自以为自己是领导者,但是自己却没有追随者,这不过是他的空想。

真正的领导者是能够影响别人,使别人追随自己的人物,他能够使别人参加到自己的机构或事业中来,跟着他一起干。他鼓舞周围的人协助他朝着自己的理想,朝着他既定的人生目标和成就前进,是他给予了别人成功的力量。

钢铁大王卡内基拥有的巨大财富,实际上是集体的智慧和结晶。虽然卡内基拥有为世人所称道的财富,但他绝非一个孤独的、独裁式的大财阀。他喜欢与人共同创造财富,共同分享财富。他能够使人们跟随着他为了他既定的目标和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前进。

作为一个原本毫不出名,而且对钢铁生产知之甚少的小工,当历史将卡内基推向钢铁事业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命运的挑战。他坚信事在人为,坚信世界上那些专门知道比自己丰富得多的人物,只要把他们网罗到自己的麾下,就一定能够成就自己伟大的事业。于是,卡内基四处网罗人才,用将近50名专家组成了一个智囊团,这些人与卡内基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将钢铁事业推广。在卡内基的创业过程中,正是经由无数专家的出色谋划,才解决了生产经营中的众多疑难问题;正是无与伦比的心灵力量融洽的凝聚,产生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财团”。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可以一辈子做“孤胆英雄”,每一个领导者都需要依靠下属的支持和拥护、依靠团队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使命。一个出色的团队或企业领导者总能够使别人紧密地团结在自己周围、并使大家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也越来越要求团队合作能力。作为领导者,若真的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发扬合作精神。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如果你能够使别人乐意和你合作,不论做任何事情,你都可以无往不胜。”合作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唯有善于与人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力量,争取更大的成功。

对团队伙伴给予充分的信任

在一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想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首先要相互信任,信任是合作的基石!信任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更是一种巨大的动力!

一天,就职于英国某大公司的福克斯先生接到了一法庭法官打来的电话,称福克斯先生由于涉嫌在某超市书店盗窃了两本书籍,被他人告到了法院,并通知福克斯先生到法庭进行调查。

由于福克斯先生工作出色,在公司即将获得升职。因此,福克斯怀疑是有人故意在打压自己。而且,近两个月时间,福克斯先生基本没有到过超市。在法庭,福克斯先生见到了起诉自己的那位自己并不认识的青年。第一天,法庭辩论毫无结果。回到公司,心情沮丧的福克斯先生发现在自己推门走进办公室的一刹那,办公室里的同事们一下子都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自己。尽管目光极其的短暂,但是,福克斯先生还是从众多的目光中读出了“不信任”三个字。

莫名其妙的官司纠缠,同事们怀疑的目光,让福克斯先生内心倍感压力,情绪也坏到了极点。快下班的时候,身心疲惫的福克斯先生走进了老板的办公室,递上了辞呈。

老板看了看福克斯先生,说:“这样吧,你明天到我办公室来,再确定是否辞职。”第二天,福克斯先生刚走到办公室门口,正“碰巧”遇到了老板。老板笑了笑,同福克斯先生聊起了家常。轻松的话题很快使福克斯先生的情绪有了好转,笑容又回到了脸上。于是,老板和福克斯一起,走进了办公室,在会客室靠近门口的地方,两人愉快地聊着轻松的话题,并不时发出愉悦的笑声。老板的态度,也影响着员工们的态度。福克斯先生随后发现,同事们不再用怀疑的目光看着自己,交往中充满了对自己的信任。自信,又重新回到了福克斯先生身上。带着同事和老板的这份信任,自信的福克斯先生在第二次庭审中,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赢得了胜利。

老板和同事的信任让福克斯找回自信,并赢得了胜诉。信任,对于福克斯先生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团队及团队成员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信任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没有信任,就不可能存在有效的沟通,没有良好的沟通,就无法委派和承担工作,最后也就达成不了良好的业绩。一个团队只有在信任的氛围中才可能有效地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领导者代表着一个团队或组织,领导者的不信任,在员工的眼里就是团队或组织的不信任,在一个不信任的环境里,员工很难找到归属感,就谈不上对团队或组织产生忠诚。对员工的信任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勉强做出来的,因为对员工是否信任,是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各种具体的事件感觉和判断出来的,领导者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无不体现出对员工的信任与否。所以,只要领导者充分信任员工,营造一个信任的团队氛围,就可能取信于人,获得员工的拥护。

马云很懂得团队管理的艺术,马云团队创办的阿里巴巴能够成为我国最大的网络公司,除了大家的共同努力外,还因为马云对团队成员的信任。

关明生生于香港,先后就读于英国剑桥工业学院和伦敦商学院,2001年,加入阿里巴巴,并被马云任命为“阿里巴巴首席运营官”。

传说,关明生是一个经常在办公室打盹儿的人,看起来就像吃白饭的。很多人都弄不明白,马云为什么会把“阿里巴巴首席运营官”这么重要的职位授予他。然而,马云坚信自己的选择。

关明生初入阿里杭州总部时,有一次,他在公司里遇见了一个老外,两人聊得特别投机。关明生回到办公室,立即查阅了对方的档案及薪资,随即把他叫进办公室,对他说道:“Youarefired!”不仅表扬了他,还将他的薪水提高了好几倍,他的薪水足可以养活10个中国员工。

大家对关明生的做法非常不解,但马云却坚信关明生既然那么做了,就一定有他的道理。因此,他反而大力支持关明生的做法。

马云授权给关明生是一种适当放权的做法,他不仅相信关明生,而且还大力支持他的做法。这就是马云,一个懂得懂得放权,更懂得信任的领导。可以说,阿里巴巴的成功离不开他的领导。

当今社会,不再需要孤胆英雄,而是需要大家的帮助与合作,需要大家团结在一起,而信任是前提,没有了信任,就会产生猜忌,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团结和良好的合作。

赢得他人信任是团队合作的前提,如果团队成员对彼此的个人品质产生怀疑,很难想象他们能为了某个团队的共同目标而毫无猜忌的竭诚合作,他们也势必不敢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合作的事业上。

因此,在团队合作中,我们要建立相互高度的信任,也就是说,团队中每一个人都坚信各自的正直、个性特点和工作能力,要信任自己和周围的同事。只有大家都保持开放的心态——坦率地解决问题,乐于分享相关的信息,并信守自己的承诺,才会建立起团队的信任,减少内耗,让团队变得优秀、敏捷,共同紧张高效地工作,迸发出惊人的巨大力量。

范增是项羽得力谋士,许多次,刘邦的计谋都被他识破,刘邦要打败项羽,首先想到的就是除掉范增,在陈平的协助下,刘邦导演了一次反间计。当楚汉两军在荥阳相持不下时,项羽为了打几刘邦,便借议和为名,遣使入汉,顺便探察汉军的虚实。陈平听说楚使要来,正中下怀,便和刘邦布好圈套,专等楚使上钩。

楚使进入荥阳城后,陈平将楚使导入会馆,留他午宴。两人静坐片刻,一班仆役将美酒佳肴摆好。陈平问道:“范亚父(范增)可好!是否带有亚父手书?”楚使一愣,突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正色道:“我是受楚王之命,前来议和的,并非布亚父所派遣。”

陈平听了,故意装作十分惊慌的样子,立即掩饰说:“刚才说的是戏言,原来是项王使臣!”说完,起身外出,楚使正想用餐,不料一班仆役进来,将满案的美食全部抬出,换上了一桌粗食淡饭,楚使见了,不由怒气上冲,当即拍案而起,不辞而别。

一到楚营,楚使立即去见项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添油加醋地告诉了项羽,并特别提醒项王,范增私通汉王,要时刻注意提防。

其实,陈平的反间计并不高明,如果稍微考虑一下,就不难找出其中的破绽,只是项羽寡断多疑,加之性格刚愎自用,自然也就不会想到这些。

项羽听后,怨道:“前日我已听到关于他的传闻,今日看来,这老匹夫果然私通刘邦。”当即就想派人将范增拿来问罪,还是左右替范增劝解,项羽这才暂时忍住,但对范增已不再信任。

范增一直对项羽忠心耿耿,他心无二用,对此事一无所知,一心协助项羽打败刘邦。他见项羽为了议和,又放松了攻城,便找到项羽,劝他加紧攻城。项羽不禁怒道:“你叫我迅速攻破荥阳,恐怕荥阳未下,我的头颅就要搬家了!”范增见项羽无端发怒,一时摸不着头脑,但他知道项羽生性多疑而刚愎,不知又听到了什么流言,对自己也产生了戒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