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皇后一语中的,李家三个王后,中宫王后是黛玉,她的孩子生下来就是郡王,承继亲王府;薛宝钗的是嫡长子,兰芳乃至乐浪都是那个宝的。
可这两个孩子,没一个能给圣上效力的。
唯有妙玉将来的孩子可陪在君王身侧,在皇家人眼中,妙玉的孩子才是可信能用的人,也是可以扶持起来制衡李穹这个亲王府的人。
这不是什么秘密,谁都懂,也都明白。
正因为如此,妙玉才不肯怀呢,凭甚我的孩子要这么受苦,还要与他的两个哥哥闹生分呢。
所以才用荤话搪塞皇后,没想到皇后是真不把她们当外人,干脆说出了天家的所想。
“不是要你们的孩子真去闹生分。”皇后叹了口气,望着自己的孩子说道:“我也总得给我的孩儿着想吧,总得有个他知心知底的幼时玩伴一同的长大,将来好能有人帮衬他。”
转头与黛玉言:“莫怪本宫说的直白,你的孩儿将来是要做勋贵之首的,必得要与天家争;薛家那个又在海外,肯定不会轻易回来;说来说去,还得有一个与天家亲近的在,如此李家才能长盛不衰,便是要做个世家,也得与天家有瓜葛才好。”
黛玉与妙玉蹲身见礼,真是受教了,这些事她们朦胧的想过,但没有皇后说的这么通彻,一句话便给李家指了一条世家的路。
既要占了海外,又要占了勋贵,最后还要与未来的皇上结成同盟,这样一个的李家,不要争什么权势滔天,本身就有的东西,再争反而不美。
如此一来,李家要做的便是走上世家之路,这条路不比坐龙位简单,一旦走的通了,任凭皇朝更迭,李家始终不倒,谁做了天下,都要求李家出仕为官,以示天下皇位正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也就是因为黛玉遵守诺言愿以李家保皇后平安,皇后才肯说出了真谛。
她的孩子必将是下一位帝王,李家要帮这个孩子,作为交换,皇后推着李家走向世家。
所以黛玉和妙玉对皇后道谢。
那一旁听呆了邢夫人,也听傻了王熙凤。
贾家用了四代人都没有做成的事,李家才刚有一个半孩子就能做成了?
王熙凤算了算女儿巧姐的年岁,深深的在心中叹了口气,要是宝钗愿意,给她家小子做童养媳不是不行的。
至于黛玉肚子的那个,她是不敢想了,若是个女儿,又是一个小黛玉,若是男儿,怕是一个李穹,这两个模板,哪个都不好,自己家还是敬而远之吧。
邢夫人则想的是迎春,不求宝钗家的,也不求黛玉家的,给将来的皇上做青梅竹马,比什么不好。
二姑娘吔,你赶紧生个姑娘吧,小子下一胎再生也不迟,生了我来养,都喝司棋的奶长大,这缘分,谁还能比得过她。
要不说女人家在一起,就别想着能有正事,京城都要告急了,也不耽误她们思量孩子的婚事。
邢忠早就等在外面候旨,皇后亲够了孩子,才换了身常服,去正殿中见了他。
问清楚也是将门之后时,略微松松心,袖子里揣着金牌一直在摩挲,半晌才问邢忠,有何军略可防卫京师。
“臣有兵。”
“哦?何处的兵?又有多少?”
“八王家共有亲兵者五千,八公十二侯家有族人家丁者共计一万,再加上留守京师的仇都尉五千人马,还有顺天府一千的衙役,臣能有两万余人。”
皇后吃了一惊:“你要调各家的家丁?他们可愿否?”
邢忠躬身在下不敢抬头,但却一字一句说的有力:“由不得他们愿不愿,臣有亲王令箭,若再有圣上的令牌,京师内所有人等皆可为兵,因为外族一旦攻入京城,他们降无可降,妻儿家产也不保。不效死力,谁也活不成。”
皇后紧紧攥住椅子的把手:“好!本宫实在嫉恨李雨农,似你这等有胆有谋的人才,怎地就不能为君所用,非要等到京师危亡际,才显出本领呢!”
邢忠坦然而回:“君王用人自与亲王不同,臣本为小吏,是亲王一路检拔又多加提携,才有了臣今日亲王府的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