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后新醅午后茶,静看远山落晚霞。『文┡ΔΩ学迷WwW.WenXUEMi.COM
这天午后,也是来王夫子……不,应是王先生的家中呢。
柴琛边打量王安石,边心中庆幸。
王安石并不比他年长许多,只是刚好而立之龄。
这几次见到他,都是衣裳肮脏、须纷乱,总之就是仪表邋遢的样子。
倘若不是“阿琳”执意说这位王先生有惊艳文武的大才,他是断断不会一而再、再而三,不辞劳苦地登门拜访的。
“古有刘玄德三顾茅庐,才博得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一次拜访吃了闭门羹之时,乐琅一边打量着王安石的居所,一边这般对柴琛道:“这木屋,怎么着也比诸葛孔明的茅庐要光鲜许多,城郊离皇宫不过数十里的路距,再来一趟不难。”
柴琛不置可否:“嗯……”
乐琅又劝:“三殿下何必愁眉苦脸?”
待得二人走远了许多路程,柴琛才怅然道:“这王安石若有诸葛孔明的大才,莫说是‘三顾茅庐’,即便是‘三百顾茅庐’、‘三万顾茅庐’又何妨?”
乐琅侧目望着柴琛,嘴角扬起一个近似嘲讽的笑容,他道:“你何出此言?”
柴琛并不在“乐琳”面前掩饰自己的成见:“你看他的穿着打扮……哪还有半点文人的风骨?”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撇嘴道:“你细想想他穿的那身衣衫、那衣领子上的茶渍菜渍!那上面还粘了半干的米饭粒呢!”
乐琅但笑不语。
柴琛叹息,说道:“你是对我说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么?”
乐琅摇头,不顾柴琛的反应,一双手悠哉地交错于身后,径自在渺无人迹的积雪中的小路里踱步而行。
柴琛连忙快步上前,与“她”并肩,追问道:“那你想说什么?”
乐琅闻言,停下了脚步。
柴珏刹步不及,反走到了“乐琳”的身前,他回茫然地看着“她”,百思不得其解。
他既不解为何“她”如此执着要自己去会面这名不见经传的“王安石”,更不解“她”此刻胸有成竹的笑容。
似乎,只要“她”把接下来的话说了出来,自己就一定会被说服一般。
顷刻,二人各有心事,都不言语。
竟是过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乐琅才淡然问道:“刘玄德尚有个汉室正统的名头,你有什么?”
果不其然,柴琛对此话无法有一丝的反驳。
蓦地,他怔了一下,短促而痉挛地呼了一口气,像生根似地站住,一动也不动。
脑海里却是百转千回。
是的。
如“乐琳”所言,刘玄德尚有个汉室正统的名头,他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