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封高氏为贤妃的诏书,当晚就随着官家一同来到凝和殿。
在当时的后宫里,原来的越王妃王氏理所当然成为皇后。
至于贵、淑、德、贤四夫人的位置,除了辽国送来和亲的公主耶律氏被封为淑妃之外,其余三个名位都还是空着的。
耶律氏膝下犹虚,以后纵使诞下龙裔,有着敌国血统的皇子,再优异也是不作储君之选。
而高氏却是皇长子的生母,若是再有贤妃的名分……
这封诏书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此事不但在后宫,甚至在朝堂也是翻起了惊涛巨浪。
王邈表面默许,却暗中指使一众门生、属下奏表反对。
高辅武亲自上场据理力争。
赵忨继续缺席早朝。
其余的官员或投机于高家,或押宝在王家,都纷纷表态。
一时间,朝堂上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喧哗吵闹得如同置身东市一般。
官家看向庞籍,希望他出言相助。
庞籍罔若未睹。
昨天,他已经向官家展示了自己的能耐与权威。
今日,该轮到官家接受他的考验了。
官家看到庞籍与自己对视了一瞬,便别过眼去,默然不语,自然猜到他的意思。
“此乃朕的家事,众卿家并无立场置喙。”
众臣听了这话,渐渐静了下来。
可庞籍依旧没有声援。
他不满意。
这个答案他不满意。
果然,片刻之后,兵部尚书巫萼秋反驳道:“官家此言差矣,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此事关乎储君,臣等岂能置身事外?”
官家闻言,顿时眉目肃然,语气隐忍中带有严厉:“此事容后再议,众卿家若无别的事,那便退朝吧。”
庞籍眯了眯眼,嘴角若有似无地翘起。
那是一个讽刺的微笑。
……
“丞相,你怎么看?”
下朝后,官家再次把庞籍单独留了下来。
“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