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居士喊来两个年轻人,介绍道:“这是我的门客,一个叫长风,一个叫朔冰,他俩十二岁时便跟着我,人品历练有成,让他们代替我给你们互相通报交易金额可好?”
乔宁自然没有不同意的:“这是应该的。”
薛二娘狐疑地上下打量两个年轻人,终究没再说什么,点头应下。
长风和朔冰领下任务,效率非常高地一个去了聚商街,一个去了德馨书院。
从他们守在商铺的那一刻起,文具店和笔具阁的较量就开始了。
第36章
“笔具阁,卖出紫檀砚台一方,进账五两白银。”
“笔具阁,卖出徽州墨宝一条,进账二两白银。”
“文具店,卖出铅笔二十支,进账一两白银。”
“文具店,卖出铅笔三十支,进账一两零八钱。”
“文具店,卖出四十支铅笔,进账二两白银。”
“……”
长风和朔冰穿梭在江德县城中,犹如两条行走的信息传递光缆。
长风蹲在笔具阁,朔冰守着文具店,分别记录两家店铺一整日来的每一笔交易,和进账,等两家店铺打烊谢客,他们便把当日的有效进账传递给另一家,让对手心中时刻有个谱。
入夜,朔冰带着消息传到笔具阁时,笔具阁还没关门。
薛二娘守在铺子中强撑着困意等待,头一磕一磕地打瞌睡,文具店都还没关门,她才不能认输,一定要比文具店营业得更晚,这样客人在文具店买不到笔具,就会来笔具阁买。
可都这么晚了,谁会来买笔具啊?白白等待的时辰里根本没有顾客上门。
长风也困了,这几日他每每比朔冰休息晚,原因很简单,因为笔具阁每日都比文具店打烊晚。
薛二娘见到朔冰来,一下子就不困了,打起精神问道:“文具店打烊了?买了多少铅笔?进账多少?”
朔冰拱拱手,十分知礼道:“文具店今日成交了十七次交易,卖出四十支铅笔,铅笔进账二两银子。”
这已经是赌约开始的第三日了,薛二娘琢磨着,文具店每日的交易次数都在十多次,虽然铅笔便宜,进账不算多,可这交易次数真够惊人的。
要知道她这笔具阁整整三日才成交两次交易,卖了一方砚台,一条徽墨,便再没有别的。
好在总进账十分丰裕,光是一方砚台的进账,就比文具店三日来卖的铅笔总额多了。
长风见朔冰来很欢喜,意味着他今日总算可以离开笔具阁了。
说来当真难受,这薛二娘跟乔小娘子一点都不一样,听朔冰说,他不仅可以待在温暖的火炉旁,有椅子坐,有瓜子磕,还有烤蜜瓜吃,只需要在客人上门时把交易记录下来即可。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