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了口气,收起了英文杂志。
家门口聚集着一群人,刘光齐也没办法静下心来好好翻译了。
不过今天也翻译了不少,写字都让右手有点僵硬了。
放下笔,活动了下手指。
此时,街坊们看刘光齐的眼神和以往完全不一样了。
身上多了个低级翻译员的标签,还是比较让人敬畏的。
正在夸刘光齐的声音也是不小。
就是贾张氏嘴上也在夸,但心里却在质疑。
这也很正常,质疑归质疑,也不能当着面啊!就是刘光齐不在意,刘海中两口子可不乐意听到。
其实,贾张氏更多是嫉妒,如果她儿子贾东旭当了翻译员,她估计敲锣打鼓了。
“光齐这孩子打小就聪明。”三大爷笑呵呵的说。
一大爷也夸了几句。
几乎都说上几句好话,然后也开始散了,聋老太太也挺高兴的。
虽然看不上刘海中两口子,但老太太觉得刘光齐是好孩子。
最重要的是,四合院是个整体,讲究团结,出了个翻译员,大家走出去都光彩。
就像一人去当兵,全家光荣。
可不说各家关起门过自己的小日子,这年头邻里关系是要处好的,若是邻里关系不好,日子可就难过了。
打个比方,要是刘光齐和邻里关系处不好,传出去,别人也只会说是刘光齐的问题。
人言可畏,名声大过天。也有人对外文杂志好奇,但刘光齐并没有随便给人看。
胡文山可是把翻译员的不少规定和刘光齐说了。
身为一个低级翻译员,回家工作就不错了,可不能随便把要翻译的给人看。
虽说不是多么重要的杂志,但现在的刘光齐可不能坏了规定。
……
天色蒙蒙亮,刘光齐起了床。
洗漱之后,吃了早饭,刘光齐也就背上书包去上学。
英文杂志也放在了书包里,去学校还能翻译一点。
关于当了翻译员的事,刘光齐是不打算在学校里声张。
一大早的也看不到电车,就只能走着去学校,刚开始也是不习惯,但渐渐也就习惯了。
当无力改变,就要努力适应。
话说回来,红星中学有自行车的学生可没几个,基本上都是走路上下学。
有些学生的家离学校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