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大家一般也就用煤油灯,或是点蜡烛,条件好的有手电筒。
至于家里拉上电灯,放眼四九城也是不多。
刘光齐倒是希望家里拉个电灯,但刘海中两口子却不同意。
不仅是拉个电灯要不少钱,关键还是电费有点吓人。
用二大妈的话来说,煤油灯和蜡烛也不比电灯差多少。
由于刘光齐给家里提了不少建议,例如再买个自行车,还有拉个电灯之类,刘海中也觉得他有点不会过日子。
尽管刘光齐在家里有些话语权,但这个家还不是他说了算。
当然,刘光齐也是希望日子好过一点。
然而,生活中却有着很多无奈。
在这年代,无奈的多了,就要学会适应。
刘海中两口子的文化水平有限,思想又局限这个年代,很多想法和刘光齐存在分歧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很多事也是刘光齐欠考虑了,就是刘海中两口子事事听他的,很多事也会引起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
一旦‘出格’,少不了就有人说三道四。
骑着自行车,一路从什刹海回到了南锣鼓巷。
推着车走入巷子。
当走进了大院就看到三大妈在倒洗脚水。
“光齐,你这收获不小啊!”三大妈双眼就落在了刘光齐挂在自行车的麻袋上。
尽管袋口扎着,但也能看出袋子比较沉。
“钓了几条鱼,又遇上了个朋友,再买了点,三大爷今儿个的收获也不小吧!”刘光齐笑了笑。
“还好。”三大妈笑着说。
三大爷今晚钓到了1条大鱼,差不多有1斤了。
当三大爷提着鱼回家,三大妈也是笑容满面。
不过,看着刘光齐这自行车上挂着的破麻袋,三大妈就不无羡慕。
简单聊了几句,刘光齐推着车回后院。
到了中院时,一大爷,贾张氏,傻柱……,好几个人和刘光齐打招呼。
“好家伙,这怕是有20斤吧!”傻柱仔细看了眼刘光齐自行车上挂着的袋子,就说道。
不得不说,傻柱这眼力够好的,直接就被他说中了。
贾张氏一双三角眼都直了。
20斤?
我个乖乖!(⊙o⊙)
眼一转,贾张氏琢磨了起来。
刘家一下子这么多条鱼,匀一点给街坊邻里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