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等孙乾回答,刘辟已策马奔到东城门下,大声喝道:“我是刘辟,快开城门,放下吊桥!”
………………
片刻后,汝南东城门外。
刘辟将守卫东门的4、500名士兵收入自己军中后,策马来到孙乾面前,问道:“公佑先生,下面该往哪里去?”
孙乾略一思索,说道:“只能往寿春投奔三将军了!刘将军,你派几个人去打探一下主公和关将军他们的下落。”
“好!赶快上路……”刘辟语音未落,就听到城内传来的一阵阵沉重的马蹄声。
追兵来了!
刘辟面色先是一惊,随即迅速地平复下来,昂声对关平、孙乾等人说道:“关少将军、公佑先生,你们尽快离开,由我来挡住追兵!”
“刘将军,你不能……”看着刘辟的神情,孙乾明白——刘辟是准备舍生掩护他们离开了!
“公佑先生,主公将守城重任交托于我,但是我……却有负厚望。况且叛反献城的朱康、范疆、张达都来自我的帐下,我实在是对不起主公!现在我能做的,就是让你们能够平安离开!”刘辟微微垂下头颅,沉痛歉疚地说道。
“留下500人随我抵挡追兵,其余人随关少将军护送主公家眷和各位先生离开!”
见到刘辟态度坚决,关平、孙乾等人无奈之下,只能向他深施一礼后,匆匆离开。
刘辟收回自己目光,深吸一口气,厉声喝道:“众军士!随我死守城门,一定要挡住敌人追兵!”
……………………………………
“孙先生,刘将军寡不敌众,是挡不住多久的!”关平沉声对孙乾说道。
“少将军的意思是……”孙乾疑惑地问道。
“曹军追兵都是骑兵,以我们的行军速度,继续向东走,一定会被他们追上。”
孙乾点头问道:“那依少将军之见,我们该往哪里走?”
“现在天色已暗,敌人无法很好地追踪我们的行迹。我们只需先转向往南,走上一段后再折向东,应该可以避开追兵!”
“恩……少将军所言甚是,就照你说的做吧!”
……………………………………。。
桓侯再生(167)
“哎!”张辽勒马望着茫茫的夜色,轻叹了一口气。一直往东追赶了5、6里路,连个人影都没追到。看来刘备的家眷一行人没有径直向东逃离,走的是其他的路。现在这样的天色,继续追赶已经不可能,只能放弃追击了。
如果不是在城门口被阻拦了一段不短的时间,原本是可以追上的。没想到——那刘辟竟然能如此悍不畏死,在身披数创的情况下仍然率军死战,直到最后死在自己刀下时,已直直把自己的骑军拖在城门口小半个时辰。这样的人值得佩服,相形之下,那朱康…………简直不值一提!
“众军士,停止追击,随我——返回汝南!”
………………………………。。
深夜,天黑如墨染,只见寥寥星辰,一座略显光秃的荒土山上,几十团篝火在透骨的冬夜寒风中摇曳闪动。每团篝火旁都围挤着百十名士兵,白日里近两个时辰的激战让士兵们心力皆疲,许多人已酣然入睡。寂寥的夜空里不时响起几声因疼痛而发出的哀号声。
刘备在关羽的陪同下,在山上仔细巡视了一番,心情沉重地回到了一堆篝火旁,坐了下来。低头思索了片刻后,沉声说道:“二弟,把子龙、元俭他们都叫过来,我们好好商议一下军情!”
“恩!大哥!”关羽应声而去。
不多时,龚都、赵云、廖化、周仓、裴元绍等将校都随着关羽来到篝火旁。
“都坐下吧!”刘备放缓自己的语气说道。
看到众人都在篝火旁寻了个地方坐下,刘备说道:“如今战局可说相当不利,今日之战总共折损近8000人,余下的士卒还有不少人负伤在身。而山下包围的曹军人马不少于三万,数倍于我。更为困难的是,此次出战几乎未带粮草,士卒们只带两餐口粮,即使据山死守恐怕也